(原标题:信用消费账单薄了还是厚了?)
证券时报记者 段久惠
受疫情影响的当下,大家的信用消费账单,变薄了还是变厚了?
近日,一则消息引发业内关注。经济学家林采宜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因为居住在上海,最近一个月的招商银行信用卡账单交易金额只有11.4元,也因为消费金额的“不寻常”,而接到了招行私行客户经理的电话问询。记者向多位身在上海的人士了解到,这种账单变“薄”现象并不少见,因为“没地方要刷卡”。但是大家也反映,“并没少花钱”,所以更常见的情况是,一边是月均信用卡账单数千元陡然降至个位数的案例有不少,另一边是不少人通过各种社交团购平台在线购买蔬果食品等物资,花销了数千元甚至万余元。
面对近期外部环境短期急剧变化中用户的诉求,不少银行信用卡中心及蚂蚁“花呗”等信用消费产品推出了贴息补贴、延期还款等惠民政策,初衷是和持卡人或者产品用户先一起共渡难关。不过,从信用消费账单厚度变化来看,这至少提醒我们,信用消费的风险管理、风险化解,可能远远比当下的贴息延期更复杂。
2020年三、四季度,受疫情影响,彼时不少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不良率有明显抬升。与之相应,过去两年,一些银行信用卡中心采取了一系列风险管控措施,比如,提高信用卡客户准入标准,调优初始额度策略;优化风险识别和计量模型,加强高共债客户管控;强化催收合规管理,逐步化解潜在风险等,从发卡审批、贷中管理、贷后催收等环节发力应对。从年报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末,银行信用卡不良压降明显,但行业整体发卡量、交易金额增速明显放缓。
这些更加说明,如果拉长时间看过去3年人们的信用消费账单大数据的话,会发现不少人的消费行为和风险偏好发生明显变化。一直以来,很多人看好疫情缓释、社会经济复苏之际,社会消费也会快速反弹甚至出现“报复性消费”。但正如部分业内人士看来,这或许只出现在“头部的超白领人群”身上,这部分人大量的消费需求被压缩掉之后出现短期明显增长,而更多人转向对自己信用消费账单作“精细化管理”。
过去10年,是我国消费信贷快速发展的增长期,2012年消费金融公司在中国还只是试点,而到2022年初,全国已开业消费金融公司达到30家,合计资产规模超7000亿元。而银行信用卡经历黄金年代卡量井喷,截至2021年底,累计发卡量突破亿张的俱乐部成员已达7家。信贷的收益持续增长,风险也在累积,事实上,多因素作用下,过去3年多,各类消费金融机构面向存量用户的精细化经营、优化资产结构,也一直是热门课题。
面对这一课题,两种尝试路径值得关注。一种基于互联网运营切入用户账单管理,比如蚂蚁花呗去年9月上线“账单助手”,目前覆盖了1.7亿用户,通过预算管理、花超提醒、还款建议等设计,引导用户自己去查账、管账,从规划还款安排来导向资金使用时的理性消费;另一种是更多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尝试,以消费增长、服务新市民等为契机,提升年轻消费型客群和“新市民”客群结构占比,同时着力金融消费场景的细分、拓建,带动信用卡数字化转型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