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 科学把握IPO再融资常态化)
图虫创意/供图 |
见习记者 郭博昊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从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稳投资促消费政策、保粮食能源安全政策、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政策、保基本民生政策等六方面部署33条细化措施。
《措施》提出,要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督促指导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
财政政策方面,《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力度,抓紧办理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留抵退税并加大帮扶力度。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并扩大支持范围。用好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深入落实中央财政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政策,计划安排30亿元资金,支持融资担保机构进一步扩大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规模,降低融资担保费率。
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措施》提出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继续新增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将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由1%提高至2%,即由人民银行按相关地方法人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包括通过延期还本付息形成的普惠小微贷款)的2%提供资金支持。指导金融机构和大型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应收账款质押等融资,抓紧修订制度将商业汇票承兑期限由1年缩短至6个月,并加大再贴现支持力度。
继续推动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在用好前期降准资金、扩大信贷投放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将存款利率下降效果传导至贷款端。
同时,提高资本市场融资效率。科学合理把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和再融资常态化。支持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依法依规推进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赴境外上市。督促指导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各基础设施全面梳理收费项目,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交易费用能免尽免,进一步释放支持民营企业的信号。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稳投资促消费方面,《措施》提出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措施,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前提下设立“红绿灯”,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以公平竞争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引导平台企业在疫情防控中做好防疫物资和重要民生商品保供“最后一公里”的线上线下联动。鼓励平台企业加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操作系统、处理器等领域技术研发突破。
此外,稳定和扩大民间投资,2022年新增支持500家左右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民间投资以城市基础设施等为重点,通过综合开发模式参与重点领域项目建设。同时,稳定增加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加快出台推动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政策文件,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营模式。
保粮食能源安全方面,《措施》提出健全完善粮食收益保障等政策,及时发放第二批100亿元农资补贴。加快推动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重点布局一批对电力系统安全保障作用强、对新能源规模化发展促进作用大、经济指标相对优越的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条件成熟项目开工建设。
保链稳链方面,《措施》提出优化企业复工达产政策。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要建立完善运行保障企业、防疫物资生产企业、连续生产运行企业、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重点外贸外资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重点企业复工达产“白名单”制度,及时总结推广“点对点”运输、不见面交接、绿色通道等经验做法,细化实化服务“白名单”企业措施,推动部省联动和区域互认,协同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企业复工达产。企业所在地政府要做好疫情防控指导,加强企业员工返岗、物流保障、上下游衔接等方面服务,尽量减少疫情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影响。
保民生方面,《措施》提出,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中央财政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奖励资金安排400亿元,推动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中央财政下拨的1547亿元救助补助资金,通过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及时足额发放到需要帮扶救助的群众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