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预定目标快到了!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2-06-07 08:33:4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预定目标快到了!)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一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呈现单边震荡上行态势,创业板指领涨。中午前已涨近4%。午后,指数维持高位强势震荡直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大涨1.28%、2.66%、3.92%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87家,显示市场情绪偏高;个股涨跌比3693:866,个股平均涨幅1.76%,赚钱效应明显,两市成交额11123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24.76%。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112亿。

大盘又涨了,而且又创见底以来新高了,而且还是大涨,走势似乎越来越强。估计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认定是反转行情了,或者开始畅想3500、4000点了。其实不光是普通投资者,连券商机构也普遍开始乐观起来了,周末某头部券商在其周策略中声称中期行情将持续数月,昨天更是有位某券商电子分析师在其朋友圈表示:“我应该是全网第一个喊4000点的人,相信相信的力量”。这不禁让人想起一个段子,在一次指数拍卖会上,机构:3400,主力:3600,外资:3800点,券商:4000,股民怒吼:4500,接着机构落锤:归你了!

其实站在当下展望全年行情,锐叔也是比较乐观的,认为下半年到3500还是比较有机会的。因为今年的大政方针是“以稳为主”,政策目标是争取让宏观经济回归正常轨道,在这一背景下,市场既不太可能出现熊市,也不太可能出现牛市,震荡市的判断更为合理。震荡区间的下沿基本上可以确定了,就是4月下旬的低点,而上沿应该不会超过去年的高点。而现在就是见到震荡区间下沿后,在往上沿走的过程当中。但是,这一过程不会一蹴而就,尤其是在当下更是需要注意节奏,不能让操作跟着情绪走。

在昨天的早评中,锐叔抛出了行情的两段论,认为第一阶段行情的推动力来自于疫情逐渐消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逐步推进带来的“经济底”预期,以及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对市场情绪的修复。第二阶段则对应上市公司“盈利底”出现后,上市公司业绩的增长推动公司股价的抬升。如果我们将受疫情冲击最大的4月作为“经济底”的话,按照以往“盈利底”往往滞后“经济底”约1-9个月,平均下来至少在一个季度以上,背后的逻辑是大多数时候,宏观基本面领先于中观基本面,即以PMI代表的经济底领先于企业盈利/库存底代表的盈利底。由此看来,当前行情显然属于第一阶段,而且很可能是尾声时段。

因为第一阶段行情中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稳增长政策不断落地对市场情绪的修复效应,有减弱的迹象。前段时间相关政策几乎是一天一个,非常密集。但这个端午节假期,却没看到。锐叔预期未来一段时间,会逐步进入一个政策效果的观察期。如果前期政策效果不理想,那就可能再次发力;如果前期政策效果达到预期目标,那就没必要进一步加力了。对行情已进入第一阶段尾声的判断,还基于技术上的压力。锐叔早在5月中上旬就将阶段性目标定在了3260左右,原因是这里有一个筹码堆积峰值位,对应3月中旬到4月中旬的震荡区间,当时堆积的套牢筹码会对后期指数形成一定的压力。此外,去年12月以来的下降趋势线,以及中期牛熊分界点89日均线,目前也都汇集于此。这里随便提一下,之前锐叔曾提到过,基于资金面的一些类似,今年的行情会有点像2016年那样的“耐克勾”,而2016年大盘在2月底2600多点见底后,先是涨到4月中旬近3100点位置,在此处就是遇到89日均线并受阻,之后就出现了一段跌到2800左右的波段调整,然后再重启升势的。

因此,尽管最近行情似乎越来越强,但锐叔不会“这山望着那山高”,仍然坚持3260左右的阶段性目标不变,给大家的操作策略也是按既定方针来。当然,由于昨天大涨后,指数离目标越来越近了,细节上也需要及时做些调整,其中对重仓者的建议,就是现在起可以开始考虑逐步兑现并控制仓位了。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半导体、建材、煤炭等涨幅居前,综合类、交通设施、船舶等逆势收跌。题材方面,按涨停个股数量排序,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最为活跃。·

最近,在促消费政策及上海复工复产的推动下,汽车产业链持续上行,昨天进一步发酵到锂电池板块,其中的锂矿题材表现最牛,板块指数居然涨超7%。驱动上,一是汽车促销费政策+上海汽车产业链复工复产+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下,新能源车销量增长预期带来锂电池上游锂矿的续需求预期,二是当地时间6月1日,阿根廷设定碳酸锂出口参考价,出口设定每公斤53美元的参考价,大概对应近锂40万元人民币/吨含税价,反映阿根廷政府对锂价高位长期持续性的预期和信心。近期,随着新增产能的释放叠加盐湖产量的季节性修复,锂价在45万/吨左右震荡。目前来看锂盐厂/贸易商/中游的锂盐库存普遍很低,因此后续锂价有望在需求逐步恢复的拉动下重新回归上涨趋势。本轮行业由于海外资源开发速度相对较慢,锂电需求占比大幅抬升,叠加成本曲线陡峭且韧性十足,较大幅度地抬升了锂价中枢水平。锂矿作为周期成长板块,当前或更多反映普通周期股的估值。但是,锂价的长期中枢或已发生根本性改变,来到15-20万/吨的区间,而即便是在15万/吨的保守锂盐价格下,当前锂矿板块权益资产估值也普遍较低。作为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速超过40%的成长型板块(部分公司有望达到50-60%),中期角度锂矿行业具备较高的投资价值。当然,从短期角度看,锂矿板块指数从4月下旬低点以来涨幅已高达近50%,锐叔不太建议去追涨,最好等待波段回调后的低吸机会。

光伏板块的表现也很亮眼,板块指数涨超3%,板块内涨停及涨超10%个股数量达到21只。驱动上,美国政府准备周一宣布,两年内不会对进口自越南、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太阳能产品征收任何新的关税,此举将旨在帮助停滞不前的美国太阳能发电项目走上正轨。虽然这次撇开了中国,但东南亚的组件商大部分还是中国的,所以国内那些海外一体化布局的光伏企业一样会受益。不同于侧重传统能源发展的特朗普执政时期,在以拜登为代表的政府上任后,气候变化问题重新纳入了美国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战略之中,因此可再生能源发展有望提速。与拜登的脱碳目标相呼应,美国光伏行业协会SEIA也在2021年9月修订了光伏行业发展路线图,将2030年光伏发电占比目标从20%上调至30%。按此目标测算,美国2021-2030年年均光伏装机或达到75GW。 不光是美国,近期欧洲也在加速推进光伏发展,欧洲能源独立目标明确,推动能源转型加速,官方给出到2030年年均新增光伏装机45-50GW的目标,实际上量可能更为激进。中国光伏产品供应全球,2020年我国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出货量全球占比均超过70%。而面对贸易壁垒,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应对,头部组件企业进一步补齐海外供应链,保障全球出货能力,同时有望通过新技术领先巩固在全球范围内的整体竞争力。早在5月19日的早评中,锐叔就曾提到,从行业的景气度来看,光伏也是当前新半军等成长赛道中最好的,在一季度几乎所有成长赛道净利环比下降的情况下,光伏板块仍呈现正增长。因此,光伏板块很可能是高成长赛道中阶段性表现最强的方向,在赛道股中可以重点关注。不过,短期来看,和前面分析的锂矿类似,介入短期涨幅已经较大,也是不太建议去追涨,最好等待波段回调后的低吸机会。另外,结合美国宣布对东南亚光伏产品免征关税,未来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哪些在东南亚地区有产能布局的光伏企业。

操作策略:

大盘延续涨势再创见底以来新高,而且呈现放量加速态势。短线上看,当前市场资金面并不支持市场连续上攻,需要注意短线上涨过快之后,容易出现震荡,且随着3260左右技术压力的来临,及稳增长政策落地可能边际趋缓,未来短期走势存在波段调整的可能性。阶段性来看,当前左右A股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经济面和政策面的走向,在这方面,重磅会议“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表述,有助于打消此前市场对政策是否继续发力“稳增长”的担忧,可以说“政策底”被进一步夯实。而当前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正在推进,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底有望确立。同时,决策层在基建发力、地产托底、市场主体纾困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维度不断稳定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极端悲观情绪有望逐渐修复,预计阶段性行情在“犹豫”仍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中期来看,今年政策面的总基调是以“稳”为主,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不宜追涨,暂时观望为主;重仓者则可开始考虑逐步兑现并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太阳能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