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访TCL创投袁冰:做集团布局新业务的“桥头堡”,目光投向未来3-5年的产业版图)
作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制造业崛起的一个缩影,TCL的黑电、白电系列产品,在全球消费者心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大潮的到来,承载TCL集团创新业务排头兵、桥头堡使命的TCL创投,也正逐浪奔涌。
作为一个“非典型”的CVC,成立了12年的TCL创投向来习惯了低调的作风,但A股市场上的多个明星企业,如宁德时代、寒武纪、商汤科技等,背后其实都有TCL创投的身影,尤其在科创板推出之后,TCL创投更是迎来高光时刻。
背靠TCL集团强大的产业链,靠着当年集团给的5000万启动资金,TCL创投在历经十多年的精耕细作后,发展成有着上百亿管理规模的头部CVC机构。截至目前,TCL创投合计投资超过120个项目,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前沿显示、新材料及半导体等领域开展了深入研究和布局,所投资的项目中已有近50个通过IPO、并购或者转让方式成功退出。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一家CVC机构,TCL创投投资的项目仅有三成左右与当下集团主业相关,更多的项目却分布在更加前沿的赛道里,这是为什么?TCL创投董事长袁冰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给出了答案:“现在看似不相关,未来或许就紧密相关了。”把目光投向未来3-5年的产业发展版图,寻找代表未来的前沿技术和商业模式,是TCL创投多年来一直坚守的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也是TCL集团未来扩大产业版图,嫁接创新元素实现转型升级的战略助力。
TCL创投董事长 袁冰
不做交易型投资,着眼于做大企业这块“蛋糕”
证券时报记者:TCL创投成立于2009年,彼时的CVC还不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请问,彼时TCL集团是在怎样的机缘下成立TCL创投的?集团对TCL创投的定位和功能有怎样的考虑?
袁冰:其实TCL关注CVC很长时间了,但当时主要的精力放在国际化并购整合上,没有太多精力聚焦产业投资这块。但到了2009年, TCL的国际化整合业务开始告一段落,李东生董事长就提出了要站稳脚跟的同时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当时,集团就决定要设立一个投资部门,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应该有另一个视角去关注全球和国内的科技发展动向,从而增强TCL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此外,TCL那个时候还是一个多元化产品的品牌,有些代表未来方向的业务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所以需要我们通过投资去熟悉,投资也许会成为我们进入新业务的一个“桥头堡”。作为一种探索和尝试,集团当时给我们的资金也不多,也没有完全限制我们投资的行业,那时候项目的估值也不像现在这么高,所以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投资。
只不过,TCL创投当时成立的时机其实不是很好,有不少机构在2009年之前成立,恰好赶上了创业板推出,获得了不错的退出收益。但我们2009年才成立,等到我们的项目要退出的时候,却是那一波市场行情退潮的时候,二级市场环境也没有那么好了。所以我们成立的时候其实挺迷茫的,又没什么经验,就招了一些券商、投资背景的人,再加上我们这些产业出身的人,组成了投资团队。但后期我们发现,有产业背景和产业经验的人更适合我们这个投资平台,因为我们认为,交易型的投资很多时候就是赚一个上市的差价,这种思路不太适合我们,我们做产业出身的人会认为,在坡长雪厚的赛道上,只要企业发展得好,上市是水到渠成的事,企业上市只是蛋糕上面的草莓,我们不应该盯着草莓,而是应该把蛋糕做好,所以我们不做交易型的投资。
证券时报记者:TCL创投的高管团队多为产业出身,而做产业和做投资的思维模式有较大的不同,尤其在发展周期上,产业的成长周期较长,但投资却有一个退出周期,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矛盾?
袁冰:从金融的角度来看投资,无非就是要讲究退出时间和回报的问题,在这方面,我们的资金做了一些配置,除了早期之外,还有一些中后期的投资。这样,万一IPO停摆了,早期投资的项目估值还在上涨,LP也会没有那么焦虑。而中后期的项目,只要发展得好,几年后总会有上市的机会的。所以,即便基金到期还没退出,LP也会支持我们去延期。此外,我们的LP大部分能理解我们产业投资的做法。我们虽然不过分强调上市的速度,但要求企业能快速成长,以及产品有可持续的竞争力,这是我们很看重的东西。
当然,在判断项目上,产业的视角和投资的视角对项目的判断是有差异的,会存在一些矛盾。比如有的项目,我们从投资的角度会觉得估值和时机不合适,但从产业的角度看有很大的战略价值,那我们会把这个项目推给集团旗下的其他产业公司,相反有些产业方面觉得未必合适,我们从投资的角度觉得合适,我们就会自己去投。
将目光投向未来3-5年的产业发展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我们留意到,如今TCL创投投资的跟集团主业相关的企业数量占比不大,除了跟主业相关的投资之外,TCL创投还将触角延伸至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这是出于什么考虑?
袁冰:我们跟产业相关的项目占比大概三成左右,确实不算高。首先,我们不会仅仅利用现有产业的拉动去“投喂”一些跟现有业务相关的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其次,现在看起来与产业相关的被投企业占比不高,放到未来几年来可能就高了。举个例子,我们当年投资百视通(600637.SZ)的时候,它是一家做内容的公司,当初看起来跟我们做电视的没什么相关的,但我们投完两年之后,机顶盒出现了,这就跟我们做硬件的有很大关系了。还有我们很早就开始投半导体了,后来我们集团也宣布全面进军泛半导体和半导体领域。集团对我们的投资要求是,要看3-5年的行业发展,不能只着眼当下的热点。
所以,我们现在所投的看似不相关的行业,未来都有可能会紧密相关,都有可能在未来和TCL产业进行合作。
对于当下市场的热点,我们会保持敏锐度,也会去看,但不会追逐。比如好几年前的共享单车、VR等风口赛道,我们都看了不少,但都没有出手去投。我们当时的考虑是,第一,至少当下不是投资的好时机;第二,有些赛道的门槛不是很高。我们在选投资标的的时候,技术和产品的门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指标。
证券时报记者:TCL创投较早布局了科技领域,这几年随着科创板推出、硬科技投资的热浪兴起,相对于后期进入硬科技投资的机构而言,您认为TCL创投积累了哪些在硬科技投资领域的经验?
袁冰:我认为比较可贵的是,我们一直在坚持自己该坚持的东西。比如,我们坚持不做交易型的投资,但并不是说不看后期项目,只要有成长潜力的项目,我们都会看。即使我们做定增,也不单纯看未来股价涨幅的机会,而是会分析企业基本面再做决策;其次,我们坚持自己熟悉的领域,围绕当下和未来与产业相关的项目去做研究做投资,慢慢地就越看越有经验了;再次,我们积累了一套系统性看项目的方法,我们看一个项目,不会只看这一个标的,而是把它所在的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全部梳理一遍,这个技术在什么阶段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在什么时候会出现整合,哪些环节可能会受到影响,应该投怎样的项目,这就是做产业的思维。最后,我们通过缜密的投研之后,看准了一个项目就会大手笔砸下去,我们比较讲究投资的质量而非数量。
证券时报记者:在TCL创投的投资项目中,很多都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赛道里的独角兽项目,比如人工智能里的商汤科技、寒武纪,新能源里的宁德时代等,还在芯片方面投了不错的标的,您如何看待这些热门赛道的当下和未来趋势?拿下这些明星项目的“武器”是什么?
袁冰:芯片一直是我们这几年投资的重点,过去几年投资不少,但现在我们可能会稍微谨慎一点。另外,过去几年投资的重点是国产替代的产品,但从去年开始,我们内部就开始关注创新,就是一个技术如果太传统,仅仅是国产替代,创新功能不够,我们可能就不会投了。
另外,我们投商汤科技的时候它还不那么火,寒武纪当时确实比较热。我们能投到这些,也是得益于TCL这个特色产业品牌,在国内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加上我们有一群比较专业的投资人,能跟项目方很好的交流。此外,像寒武纪之前是和TCL工业研究院有合作,加上TCL在产业中的领先地位,我们也拿到了一些投资份额。
总体来看,我们投一家企业,会去研究一个产业的变化,包括在不同市场不同时间里的变化规律,而不是说这个行业现在很热,为了出名就抢着投进去,这不是我们的风格。TCL这个庞大的产业集团,各个产业部门都能为我们的投资提供强大的技术和场景的支持,让我们能攻破许多核心领域的投资。
不做单纯地“投喂” 市场低谷也是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产业资本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给予企业产业资源和场景,但另一方面,若企业日后IPO,产业资本也有可能成为被监管审查的“绊脚石”,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袁冰:我们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要求企业一定要在自己的行业内、供应链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这样它自然能活得很好,不然光靠某个客户“投喂”的话,会影响这个公司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从设立创投到开展投资的整个过程中都是非常注意这一点,我们比较关注这种产业生态链的健康和构建。相互促进、相互支持是需要的,但绝对不是单一方面的“投喂”,然后把钱赚一把就走人,这不是我们的风格。我相信这种做法也不会长久,因为产业发展是非常快的,如果只是围绕现有的技术和供应链去做事情,短期内对企业的提升有一定帮助,但长期来看,可能就会被动了,因为躺久了,就难以适应站起来。
证券时报记者:近些年的投资回报正在逐渐缩小,甚至Pre-IPO投资机构还会出现亏损,您认为如何调整对投资回报方面的心理预期?今年的投资计划是否会随整个大环境而改变?
袁冰:我们从2009年做到现在,整个市场也经历过多个周期,我们的整体收益率都还不错,原因是我们的投资尽可能不受外界因素影响,关键还是看企业内在的成长情况,给予它多少估值,我们今年上市的企业也有破发的情况,但我们在这些项目上的回报依然非常可观。其实我们不太在乎在二级市场上PE估值下滑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成长性,迟早都能涨起来,恢复到正常的估值水平。
我们今年的投资节奏会根据具体标的的估值变化而变化,结合今年的整体经济形势,如果有些项目的估值不做相应的调整,我们应该会谨慎一点。我们没有太苛刻的投资任务,就是要根据市场变化来定,但无论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都主张大家都看项目,只有看多了才会对这个行业保持敏感度,如果实在没有特别值得投的项目,也不要勉强。虽然说现在市场处于低谷,但我们认为今年应该是最需要去投的时候,低潮对我们来说也是机会,核心是企业的估值和成长预期能匹配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