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又是考验A股韧性的时刻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2-06-13 08:56:1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又是考验A股韧性的时刻)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受外围市场普跌影响,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迅速回升翻红,并持续震荡走高,其中创业板指表现最强。午后,指数继续呈现震荡上行态势,涨势一直延续到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1.42%、涨1.90%、涨2.25%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93家,显示市场情绪较高;个股涨跌比3939:605,个股平均涨幅1.70%,赚钱效应明显,两市成交额10503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7.54%。北上资金净流入逾116亿。

在欧美股市普跌且跌幅不小的情况下,A股却独自“绽放”迎来大反攻,收复了前一天的失地。A股最近又双叒叕上演“独立日”,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信心不但彻底扭转了此前悲观景况,甚至还有一点“亢奋”。不过,盘后再次传来欧美股市大跌的消息,而且普遍呈现“二次探底”态势,A股还能顶住压力,继续“独善其身”吗?

周五公布数据显示,美国5月CPI同比加速增长8.6%,刷新四十年来最高增速,给“通胀见顶”的期待浇了一盆冷水,并预期美联储将采取更激进的行动。年终加息预期一天之内飙升了30个基点,至本轮周期的最高水平。交易员预计美联储在6月、7月和9月各加息50个基点,同时随后的降息预期也在飙升。而基于加息预期的市场利率则先闻风而动,2年期美债收益率暴涨26个基点至3.07%,为2009年以来最大涨幅;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9个基点至3.25%,刷新2008年新高;3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3个基点,至3.19%。短债利率的急剧上升令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再度出现倒挂,这意味着,市场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将导致经济快速放缓甚至引发衰退。因此,美股市场也出现剧烈抛售,三大美股指数中,标普500指数、道琼斯、纳斯达克分别大跌2.91%、2.73%、3.52%,K线图上明显呈现“二次探底”之势。

尽管自4月下旬见底之后,基于国内疫情消退、政策加码等因素,A股走出相对独立的上升行情,但锐叔认为,如果外围市场真遇到持续的恐慌式大跌,A股还是难免被“殃及池鱼”。最怕将中外股市近期的这种非常态化的的背离走势视为规律,而失去警惕。首先,海外原油价格和通胀超预期加速上行,将推升美债利率上行,进而加大对高估值赛道板块的波动,而后者正是近期市场上涨的主力军。其次,目前大盘已经涨至本轮疫情前水平,稳增长政策在“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的导向下,频度开始下降,疫情消退、政策加码等因素对市场的推动边际减弱。其三,刚刚公布的金融数据虽然超预期增长,但结构上票据为主要提振,但企业中长期贷款改善相对有限、居民中长期贷款并未见好转,反映当前基本面虽然处于小幅修复过程中,但是内部动能并不强。其四,本周IPO有所提速,从前两周每周3只提高到11只,对市场情绪可能也会产生影响,在上一次(5特23日-5月27日)每周11只新股发行期间,市场就曾出现大幅震荡。

上周三的盘中“深V”,已经上周五的强力反攻,背后可能是这样的博弈逻辑:由于短时跌幅较大,而市场情绪仍然比较乐观,一些原来踏空了却不敢追高买进的投资者,此时总算等到了所谓的“逢低吸纳”的“良机”,抓紧时机入市捡货,主力也停止卖出,反而顺势拉高,于是股价重新回到高位。但由于此时主力入市拉抬价格,通常并不是想要继续往上推升股价,而是为了方便之后继续在高位出货。在周四的早评中,锐叔就曾提醒过大家,短期内如果再出现一两次类似的情况就要小心了,下一次就不见得拉的起来了。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市场情绪较为亢奋,但锐叔认为短期风险却在加大,继续维持近日的策略,即:重仓者逐步兑现并控制仓位;轻仓者保持耐心,等待“白银坑”挖好后再跳进去。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汽车类、航空、证券等涨幅居前,农林牧渔、房地产、商业连锁等明显滞涨。题材方面,按涨停个股数量排序,新能源车、光伏、锂电池等最为活跃。·

汽车产业链是这轮上涨中最大的明星,上周五再次领涨两市,汽车类板块指数涨超4%,板块内涨停及涨超10%个股数量高达25只。驱动上,中期逻辑是密集促消费政策及上海复工复产推动。短线刺激则是消息面上,6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44.7万辆,环比增长49.6%,同比增长105.2%。此外比亚迪在5月销量250.44%助推下持续大涨,也对整个板块起到带动作用。在此前的早评中,曾预计在疫情消退叠加中央和地方多项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下半年汽车及新能源车的景气度回升弹性值得期待。在个股布局上,建议重点关注购置税减半政策受益弹性较大的公司,以及5月23日和5月24日的早评中分别重点提示且今日表现强势的比亚迪和华为汽车产业链。而根据最近的盘面,一体化压铸概念也受到资金青睐。压铸技术是一种特种铸造技术,目前压铸铝合金制品在汽车用铝中约占54%~70%。汽车的传统制造工艺,主要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4个环节,一体化压铸技术是对传统汽车制造工艺的革新,通过将原本设计中需要组装的多个独立的零件经重新设计,并使用超大型压铸机一次压铸成型,直接获得完整的零部件,实现原有功能。一体化压铸的优点包括:①减轻重量。双碳背景下,轻量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一体化压铸的应用有助于轻量化的实现,特斯拉Model Y后地板总成采用一体压铸后重量降低了30%。②提高效率。与现有生产工艺相比,一体化压铸通过简化生产工序提升节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③降低成本。一体化压铸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生产、土地、人工等成本。特斯拉率先应用一体化压铸的后地板,制造成本相比原来下降了40%。从发展前景来看,未来除外覆盖件外,其余车身结构件的冲压和焊接环节均可能被压铸工艺替代,一体化压铸零部件的ASP有望持续提升。预计从2023年开始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将迎来快速提升。据天风证券测算,国内一体化压铸的市场空间到2025年预计将达272亿规模,2022-2025年的CAGR达221%。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汽车产业链短期涨幅已经较大,如果后市大盘出现调整,之前涨幅大的品种就存在更大震荡的可能,所以短线上还是要注意避免追高,等待震荡后的低吸机会为上策。

上周五盘后,央行发布了5月社融数据,整体超预期。尤其值得注意的是,5月政府债券融资10600亿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6701亿元,也是今年前5月中发行最多的一个月。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政府债就是基建投资的“粮草”,政府债的持续放量意味着新一轮基建潮呼之欲出。今年,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拉基建成为稳增长政策的重要发力方向,在具体项目上审批提速。2021年12月发改委发布《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2022年1月10日国常会上提出对列入规划、条件具备的项目简化手续,在政策指引下2022年项目审批提速,2022年1-4月,发改委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38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0个,总投资5333亿元,同比增长301.9%。此前疫情管控对工程施工进度、项目招投标及工程款结算均产生负面影响,2022年3-5月,受疫情影响,多地施工现场实施封闭管理甚至停工,工程进度放缓。4月建筑业PMI为52.7%,环比回落5.4个百分点。2022年3-4月公司单月建筑业新开工面积较去年同期下降37.5%及39.1%。在此背景下,基建产业链行情也告一段落。但随着疫情消退,二季度全国各地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受疫情影响的一些地方逐步复工,疫情影响逐渐淡去。二季度进入施工黄金期,全国项目计划开工提速,北京、山东及广东等多地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疫情得到控制背景下赶工节奏明显加快。回顾2008年及之后几轮政策稳增长下的基建行情,建筑板块指数涨幅从26%到290%不等,行情持续时间从6个月到16个月不等,今年的基建行情显然还有不小潜力,可以继续关注。短期在关注方向上,可以结合最新消息面的情况:周五盘后,国务院印发了《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2022年抓紧启动实施一批老化更新改造项目,2025年底前基本完成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任务;周五水利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全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新开工10644个项目,投资规模4144亿元,共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108亿元,同比增长54%;澎湃新闻6月10日报道,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推进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视频会议,要求加快抽水蓄能项目开发建设,提前谋划电力设备制造结构调整,提高机组设备制造产能,满足当前及未来抽水蓄能大规模开工建设需要等。

操作策略:

在欧美股市普跌且跌幅不小的情况下,上周五A股却走出独立上涨行情,背后反映的是市场信心不但彻底扭转了此前悲观景况,甚至还有一点“亢奋”。不过,外围市场若出现持续的恐慌式大跌,A股还是难免被“殃及池鱼”。此外,目前大盘已经涨至本轮疫情前水平,稳增长政策在“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的导向下,疫情消退、政策加码等因素对市场的推动可能边际减弱。叠加本周IPO有所提速,对市场情绪可能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短期仍需提防出现波段回调可能。阶段性来看,当前左右A股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经济面和政策面的走向,在这方面,重磅会议“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表述,有助于打消此前市场对政策是否继续发力“稳增长”的担忧,可以说“政策底”被进一步夯实。而当前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正在推进,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底有望确立。同时,决策层在基建发力、地产托底、市场主体纾困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维度不断稳定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极端悲观情绪有望逐渐修复,预计阶段性行情在“犹豫”仍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中期来看,今年政策面的总基调是以“稳”为主,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耐心等待新的逢低进场时机;重仓者则注意逐步逢高兑现并开始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