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一顿操作猛如虎,为何回看原地杵?)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三早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经过反腐震荡,接近中午开始走高。午后,指数快速上行,创业板指一度涨超3%,沪指和深成指也涨超2%。此后指数开始震荡回落,尾盘阶段出现跳水,涨幅大为收窄。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50%、涨0.95%、涨1.05%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56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2033:2481,个股平均涨幅-0.12%,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12987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8.15%。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133亿。
“一顿操作猛如虎,回头一看原地杵”,这就是昨天行情的写照。虽然盘中三大指数一度大涨,最终也都以上涨报收,但从个股涨跌比及个股平均涨跌幅来看,其实并无进展。而从成交量放出2月24日之后的天量来看,昨天多头也是消耗了不少元气,结果到头来并无多大收获,这对当前较为亢奋的市场情绪来说,是个不小的挫折。
不过在盘前消息面上,外围市场方面倒是传来一些利好。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美联储如期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从0.75%至1.00%升至1.50%至1.75%,这是也是逾二十七年来联储首度一次加息75个基点。但由于此前市场已较为充分price in,加息落地后,美股反而小幅回升。此外,美债收益率也明显回落,离岸人民币汇率日内涨超800点,创2019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前者有助于减轻A股成长赛道估值压力,后者有助于北上资金继续保持流入态势。就看短线上A股能不能抓住这一时机,对昨天的长上影K线实现反包。如果能的话,这个长上影线就是“仙人指路”,如果不能的话,恐怕就是短期见顶信号,所以今天还是比较关键的。
昨天之所以出现放量冲高回落,锐叔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对当前市场的制约。一是微观资金面上增量资金的不足。目前市场主要增量资金来源是北上资金和杠杆资金,但近期公募基金的销售依然低迷,以个人持有为主的ETF作为代理变量则显示,基民继续净赎回基金。在总体增量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一旦出现昨天那种放量拉大金融大票的情况时,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导致其它品种的回落,反而影响整体市场赚钱效应。二是宏观经济虽然见底,但并不扎实,尤其传导到上市公司盈利层面还需要一定时间。5月信贷虽然超预期增长,但主要源于票据短贷飙升,但中长期贷款依然羸弱。背后的原因可能在于企业仍然没有积极扩产意愿,主要借短贷票据维持企业日常经营和缓解短债压力,甚至用于票据贴现套利和结构性存款。而历史上历次票据短贷飙升,但中长期贷款羸弱时,市场都是震荡市;每一次历史的大底,则都对应着代表经济预期的中长期贷款增速的转折。比如说05年、12年、18年,需求也都是比较差,宽货币到宽信用花了一定的时间,中长期贷款增速分别在05年末、12年末、19年初才起来,真正的大行情也是从这个时候才开始,在此之前市场则呈现反复震荡态势。根据目前机构的预测,中长期贷款增速可能要8、9月才能明显回升(增速超过3月份)。因此在8、9月前,市场很可能还会有一次“进二退一”式的波段性回调。
总体上,锐叔还是认为,当前基于疫后修复和政策加速下的第一波修复行情,由于指数已涨疫情前水平,以及政策密集推出期的结束,目前已进入尾声时段。操作上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急于一时。继续维持近日的建议,即:轻仓者继续观望为主,保持耐心,等待“白银坑”挖好后再跳进去;重仓者则注意抓紧时间兑现手中近期反弹幅度较大的个股并开始控制仓位。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证券、多元金融、银行等涨幅居前,石油、煤炭、化工等跌幅居前。题材方面,按涨停个股数量排序,央企改革、创投概念等相对活跃。
昨天市场主打大金融,其中券商股是领涨主力,昨天盘中板块指数一度涨超7%,虽然到收盘时涨幅被腰斩,但依然名列各行业前茅。券商等大金融之所以能够崛起,锐叔认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成长赛道大幅反弹后,资金开始寻找新的低位品种进行高低切换。而从券商股自身的逻辑来讲,锐叔昨天总结出4条,即:1、低估值;2、国内宽松预期;3、行业政策利好频出;4、情绪面。对于券商股,锐叔不建议短线去追了,昨天出现好几个炸板的票,预示短线回调或整理的可能性比较大,后市可以等待回调后再低吸参与。不过,可以在高低切换的大背景下,借鉴券商股的补涨逻辑,挖掘一下有类似逻辑但涨幅还不大的品种。锐叔找到两个,一是建筑,二是房地产。从建筑的类似逻辑来看:1、低估值。建筑央企、国企估值偏低,尤其很多央企估值水平在0.5倍PB、6倍左右PE,较于10%以上的年化增长,前述估值水平偏低。2、国内宽松预期。5月份社会融资整体超预期,其中作为基建“粮草”的政府债券净融资1.06万亿元,同比多3881亿元。3、行业政策利好频出。这就是在太多了,前面的就不说了,就在昨天的国常会上就强调,地下综合管廊是城市“里子”工程,投资潜力大、带动能力强,是一举多得的代表性项目。要结合已部署的城市老旧管网改造,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4、情绪面。二季度进入施工黄金期,全国项目计划开工提速,北京、山东及广东等多地开展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疫情得到控制背景下赶工节奏明显加快。从房地产的类似逻辑来看:1、低估值。当前龙头公司PE估值和PB估值仅略高于历史最低水平。2、国内宽松预期。央行5月15日下调首套房贷利率下限为LPR减20bp,5月20日再次公布5年期LPR下调15bp至4.45%。3、行业政策利好频出。截至5月底,住建部重点22城中有18个城市(仅4个一线城市未出台)相继出台不同程度的宽松政策,政策出台范围已于2014-16年的宽松周期相当,预计未来各城市的调控政策将据市场销售恢复情况来优化调整宽松力度。4、情绪面。5月百强房企全口径销售环比转增至3.1%。
锐叔注意到昨天家电板块也有启动迹象。3月中旬之后,家电板块指数基本上呈现横盘震荡格局,昨天的中阳则在技术上呈现平台突破之势。家电板块昨天的上涨,应该与“拜登倾向于放宽特朗普时期的一些对华关税”这条消息有关,因为家电也是关税豁免的主要受益行业之一。家电除了这方面的驱动之外,也受益于促消费政策。昨天国常会的最新部署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有关地下综合管廊部分外,促消费内容也是重点之一,其中要求:更好扩大有效投资,带动消费和就业。其实在大宗工业品消费中,家电和汽车是最重要的抓手,在促消费政策中的地位应该是相近的,比如: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3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专题会议,提出进一步扩大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家电等大宗工业品消费,壮大绿色消费和数字消费。现在汽车板块早已涨上了天,家电板块却迟迟不动。但俗话“好饭不怕晚”,现在或许该轮到家电了。当前政策面来看,在中央的号召下,各省市陆续出台家电消费刺激政策。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当地政府部门主导,发放消费券;另一种是与家电企业或销售渠道合作,政府补贴、企业让利及平台优惠叠加,共同刺激家电消费。基本面来看,地产承压至阶段性高点,空调内销预期表现积极。4月家用空调出货1541万台(yoy+0.9%),其中内销777万台(yoy+2.3%),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同时疫情缓解+夏季旺季临近,市场需求端预期表现积极导致渠道商备货意愿充分,空调内销进一步回暖。而从从618预售品类的角度来看,家电整体表现不错,特别是小家电同比有翻倍的增长,扫地机器人的销售额也有同比60.5%的增长。从出口角度来看,欧美仍是家电出口主要市场,但亚太市场战略位臵逐渐突出。亚洲和北美维持5%左右的增幅,其中东盟增速17%,在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对亚太家电出口之所以高增,主要基于:1)亚太地区是最有潜力的家电消费市场,以印尼、菲律宾为代表的东盟中等收入国家仍处在大家电普及阶段,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快,保有量提升空间可观。2)中国家电品牌通过并购、建厂加快在亚太地区布局,市场份额存在提升空间,近年来对东盟出口额维持高增速,未来有望接棒韩国成为主流。3)RCEP协议生效对于中国发展亚太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东盟多国仍处在大家电普及阶段,渗透率提升空间广阔。这对于全球化布局,具备产品、品牌与渠道优势的白电龙头来说,有望充分享受市场成长红利。
操作策略:
昨天大盘放量冲高回落,显示大盘快速上冲后抛压加大。消息面上,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落地,外围市场也暂时企稳,若A股抓住时机迅速收复昨日长上影线,行情或可延续,否则短期见顶的可能性较大。总体上,目前大盘已经涨至本轮疫情前水平,稳增长政策在“看得准的新举措能用尽用,5月份能出尽出”的导向下,疫情消退、政策加码等因素对市场的推动可能边际减弱,预计见底后第一轮修复式上升行情进入尾声时段。阶段性来看,当前左右A股走势的关键因素,在于国内经济面和政策面的走向,在这方面,重磅会议“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的表述,有助于打消此前市场对政策是否继续发力“稳增长”的担忧,可以说“政策底”被进一步夯实。而当前疫情已进入扫尾阶段,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正在推进,对经济的影响逐步减弱,经济底有望确立。同时,决策层在基建发力、地产托底、市场主体纾困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维度不断稳定市场预期,此前市场极端悲观情绪有望逐渐修复,预计阶段性行情仍有望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中期来看,今年政策面的总基调是以“稳”为主,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耐心等待新的逢低进场时机;重仓者则注意逢高兑现并开始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