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云从科技获33家机构调研,数字新基建、金融领域落地成熟,将开拓智慧医疗等新应用领域

来源:金融界 作者:张希 2022-06-16 13:56:4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云从科技获33家机构调研,数字新基建、金融领域落地成熟,将开拓智慧医疗等新应用领域)

来源:金融界

作者:张希

金融界6月16日消息,今日,云从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6月1日-15日接受33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兼副总经理杨桦女士,财务总监兼董事会秘书李胜刚先生,投融资中心、董事会办公室及公司业务部相关人员。

云从科技是中科院出身的纯内资企业,被业界称为“AI国家队”。公司主要业务分为两类,分别是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行业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化进程和各行业智慧化转型升级。

云从科技打造了全球首款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其核心是具有全链的AI技术整合能力以及规模化高效的AI生产力。

目前,云从科技主要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选择在这四个赛道优先落地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赛道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相对较好,且智能化诉求明确,智能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很大,智能化转型的预算较高。同时这些行业都拥有头部客户,云从可以和他们一起打造行业智能化标准,快速向长尾和腰部客户推广。

云从科技表示将推进人机协同服务和人机交互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开拓智慧医疗等新应用领域,以提升盈利能力。

以下是云从科技就投资者提出的九个问题所作的具体答复:

1.公司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方面跟同业相比有哪些比较明显的技术优势吗?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

答:公司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在技术上拥有10万路设备的抓拍数据的超高并发接入,支持数千亿级抓拍数据的管理;支持OTA自动升级,设备实时监控和异常告警功能;引擎核心采用GPU识别,具有亿级人脸库检索、毫秒级返回、识别率高等特点。在人证数据集中百万分之一的误识率下的人脸识别准确率是 99.78%。在人证数据集中十万分之一的误识率下的戴口罩人脸识别准确率是 97.63%;T4显卡下,1080P分辨率,支持单人脸48路、单行人30路、单车辆40 路、人+车29路等。

目前人工智能平台尚处于早期阶段,同类产品的目标客户和市场策略不尽相同,各自在细分的行业和场景下有自己的优势,未形成稳定的市场格局。公司人机协同操作系统整合全链AI技术,可实现对客户应用场景中复杂业务需求的响应,并大幅提升AI应用的研发效率。当前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作为底层技术架构和基础服务,支撑行业平台和应用落地,广泛运用到面向客户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中,已实现对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等领域众多客户的项目落地和广泛赋能。

2. 公司主营业务按应用领域划分的销售情况以及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

答:公司主要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业领域客户提供产品和服务。2021年,智慧治理的销售额为86,473.11万元,占比80.78%;智慧金融的销售额为13,530.98万元,占比12.64%;智慧出行的销售额为3,119.78 万元,占比2.91%;智慧商业的销售额为1,684.75万元,占比1.57%。

3. 公司采取哪些措施,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答:公司将采取的具体措施为:

(1)加强能力建设,推动技术创新:重点投入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升级,增强公司的整体水平,为公司布局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推进技术应用,丰富解决方案:一方面,持续优化现有产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推进人机协同服务和人机交互先进技术的产业化落地,开拓智慧医疗等新应用领域。

(3)提升营销能力,加快市场开拓:进一步完善销售渠道和网络,加快市场拓展。同时,与软件开发商、硬件开发商、渠道供应商等生态伙伴积极合作,推动人机协同生态体系建设,覆盖更广泛的客户群体。通过建立与公司战略目标相匹配的营销能力,提升公司巩固和进一步提高公司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构筑更强大的商业竞争实力。

(4)加强内部管理,更精细化的通过提升人效来提升我们的利润。

4. 公司在AI应用场景领域为何优先选取了金融、治理、出行、商业这些赛道?

答:公司选择这四个赛道主要的原因在于上述赛道的信息化、数字化基础相对较好,且智能化诉求明确,智能化转型的市场空间很大,智能化转型的预算较高,同时这些行业都拥有头部客户,云从可以和他们一起打造行业智能化标准,快速向长尾和腰部客户推广。

5. 智慧治理领域的市场竞争情况

答:智慧治理领域,海康威视等传统安防企业、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华为和新华三等通信企业以及人工智能企业均参与该领域竞争。目前传统安防企业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后发企业凭借在感知数据解析、数据分析等人工智能技术优势正在加速追赶,掌握核心AI能力的新兴企业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公司作为人工智能企业,主要凭借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为核心的技术能力,为智慧治理领域客户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目前已在该领域形成一定的市场覆盖和品牌地位。

6. 人工智能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与公司的战略匹配情况如何?

答:我们认为整个AI行业的发展分为三个浪潮。

“一浪阶段”,即单点技术时代,以语音识别、人脸识别等为代表的单点技术催生了人工智能在特定场景的初步应用和细分行业,也爆发出数千个人工智能的公司,让人工智能应用出现在大众的视野。总体上,一浪是AI技术演进、产品探索和生态建设早期阶段, 主要局限在单点技术的比拼与竞争。

单点技术并难以解决复杂的行业需求和客户痛点,因此头部的AI企业开始去寻找如何能够建立技术壁垒,整合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知识推理、数据分析、智能业务流等上百种技术,建立感知-认知-决策技术闭环,通过全链的技术能力和平台化能力为客户提供深度AI赋能与价值创造。这是人工智能 “二浪阶段”。

未来“三浪时代”,随着人工智能与实体产业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将以人机协同的方式嵌入到所有的业务流程中,真正让用户体验实现革命性提升,连接线上线下各类场景和数据,实现领先的人类与智能的交互体验。

基于对AI三浪趋势判断,云从科技战略选择和定位是提供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智能化解决方案,且打造了全球首款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其核心是具有全链的AI技术整合能力以及规模化高效的AI生产力;因为兼具上述“技术力” 和“生产力”,云从实现了“最近四年复合增长率超30%、最近五年复合增长率超100%”的业绩增长,以及未来三年预期增长率在40%左右的成长性。

并且在商业化落地上,云从已在数字新基建(治理)、金融等信息化相对成熟的领域实现了成功的商业化落地,并逐步拓展至能源、公共卫生(防疫)等泛AI领域。

7. 公司核心技术形成的产品收入情况及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如何?

答:公司核心技术收入分别为42,100.06万元、52,444.28万元和73,248.8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94%、69.82%和68.43%,核心技术收入和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整体呈增长趋势。随着公司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不断完善,相关应用产品持续丰富,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业务模式日趋成熟。公司提供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中所包含的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产品和智能AIoT设备持续丰富,因此该部分产品和服务价值占比持续提高。

8. 公司与同行其他公司相比优势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与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为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AI技术能力全面。公司拥有覆盖感知、认知、决策的全链条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并将多种技术整合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中形成技术闭环,解决客户应用场景中复杂的智能化需求,技术实力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第二,AI自学习商业实践早。公司在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客户业务系统之间构建了“决策支持-业务反馈-效果改进”的正向循环,率先在商业实践领域实现算法效果在应用过程中的自我学习、自我提升;

第三,AI模型生产效率高。公司在AI生产到应用各环节中运用了数据预标注、知识蒸馏、自反馈、概率状态机等多项智能化技术,大幅降低算法生产和智能应用开发的技术门槛,显著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9. 根据公司招股书披露信息,2022-2025年,公司预测毛利率均超过40%, 且保持上升趋势,预计到2025年毛利率将接近50%,公司毛利率上升趋势的驱动因素有哪些?

答:公司聚焦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相关技术的研发,该业务毛利率较高。未来随着公司人机操作系统相关产品或服务技术不断提升,产品或服务类型不断丰富。随着生态伙伴体系的持续建设,人机协同操作系统业务的收入占比将有所提高。随着公司在各应用领域标杆项目的示范效应显现,以及公司技术实力和行业地位逐渐提高,公司对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将具有更大的议价能力,公司整体毛利率将逐步提升。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海康威视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