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让转债回归股债混合品种的本原)
桂浩明
相对于沪深交易所中的主板、创业板以及科创板市场,可转债市场的规模并不大,不过活跃度却很高。作为一个带有一定股票特征的债券品种,理论上在交易中其价格弹性并不会很大,但实际上,这几年可转债价格波动惊人,并且普遍处于相对高估的状态,有的甚至溢价率超过100%,并且多次出现因为价格大幅上涨而触发强制赎回的情形。
另外,由于绝大多数可转债上市后都具有正收益,也使得市场上形成申购可转债的热潮。一个原本并非大众型的投资产品,就这样在市场上得到了广泛的追捧。
可转债之所以会火爆,应该与其交易规则有关。
也许是认为可转债在属性上是归于债券一类的,有关部门为了保证其交易具有足够的活跃度,因此在交易规则的设计上,也是重点向债券模式靠拢。时下的可转债实行T+0回转交易模式,不设涨跌停板。另外,对投资者也没有资金规模以及投资经历方面的要求,并且在发行时实行信用申购的模式。
投资者只要拥有沪深交易所账户,开通了参与可转债交易的权限,这样即便资金账户上没有一分钱,也可以申购100万元的可转债,如果中签只需补足实际获配所需的资金即可。
同时,因为没有涨跌幅限制,可转债上市后价格波动幅度往往偏大,考虑到是T+0交易,一些短线资金也敢于高位追涨。
而且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需要有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以及较好的偿债能力,相应的经营水平也就不会太差。这也使得投资者在购买可转债时,往往比较大胆,操作风格相对激进。
的确,相对于股票来说,可转债的风险是要小一些,毕竟在可转债存续期可以利用价格弹性做差价,而如果持有到期的话发现转为股票不合算,还可以选择兑付本息。但是,这些是建立在交易时可转债价格与正股价格没有出现明显溢价的基础上,如果溢价很高,无论是转股还是兑付,都可能出现亏损。而通常可转债在发行时就存在一定的溢价,如果在二级市场上这种溢价被大幅度放大,其风险就会很大。
只是,由于现行交易制度下可转债具有非常好的流动性,人们往往忽视了相应的风险,以至可转债价格经常被炒得很高。这不但失去了其作为债券的基本特性,也使得转债的特征变得模糊,更多是给人一种投机工具的印象。
这种状况显然是与可转债作为股债混合品种的本原不相符合的,客观上变成了高风险交易工具。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交易制度的改进着手。
最近公布的可转债新政,规定了20%的涨跌幅限制,同时设置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要求。
从可转债的基本特征来看,参照很多正股所实行20%的涨跌幅限制,应该基本可以满足交易的需要。而保留T+0的模式,则是充分考虑了其作为特殊类型债券的要求。
对投资者的门槛是2年交易经历与10万金融资产,这个标准并不高,但也能够把那些没有相应投资知识与经验,资金体量也偏小的人士排除在外,避免风险在缺乏承受能力的投资者中蔓延。至于在发行时的信用申购模式则继续予以保留,这也是充分兼顾到了市场的实际,继续为扩大可转债的投资者队伍提供条件。
客观而言,这几年来沪深交易所的可转债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去年通过发行可转债,筹集资金超过2700亿元,相当于当年IPO融资额的一半,成为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途径。
去年中证转债指数涨幅大于18%,远超主要股票指数。但是,人们也应该看到,转债市场存在某种过度投机现象,一级市场波动与风控措施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需要加强监管,以让可转债回归股债混合投资品种的本原,为稳健型的中长线投资者提供兼顾风险与收益的投资品种,从而有效地防控市场风险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