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高通胀率等重压下 濒临衰退的英国只差最后一击)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下的英国正遭遇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难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给仍受英国脱欧和新冠疫情影响而“步履蹒跚”的英国经济带来巨大压力。
在经历近年来前所未有的脱欧及新冠疫情冲击之后,英国当前正面临着更棘手的问题,包括通胀率飙升、生产力持续低迷和一系列破坏性罢工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英国经济濒临衰退。
其结果是导致英国消费者信心骤降,分析人士警告称,这可能进一步导致经济衰退。目前,英国铁路工人因生活急剧水平下降而进行大规模罢工,据媒体报道,周一部分刑事大律师们已参与“罢工潮”,接下来教师和医生群体有可能接连参与罢工。
消费者悲观情绪——英国人比半世纪以来任何时候都悲观
总体数据显示当前英国面临的形势空前严峻。第二季度英国经济有可能萎缩,这使得英国陷入经济衰退的概率增加。从预测数据来看,英国经济前景看起来并没有市场预期那样悲观,英国政府官员们预计2023-2026年经济增长将会稳定在1.8%的年增长率水平,但低于趋势水平。然而,已经困扰了这个国家十多年的疲弱生产力问题似乎没有结束的迹象。
据预测数据,英国自金融危机以来的经济放缓势头将进一步恶化
不仅明年的经济增长趋势将落后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英国通胀率也在不断上升。截至今年5月,CPI同比增幅达惊人的9.1%,续创40年来最高水平。英国央行预计,当能源价格在秋季再度上涨时,届时通胀率将再次加速,可能达到11%以上。
有分析人士称,这些情形让人们回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黑暗岁月,当时评论家和政治家们因为英国的经济表现,将其称为“欧洲病人”。
严峻的价格压力——英国物价上涨步伐快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生产力低迷——英国经济的痛点
但这些数据无法体现阻碍英国发展的更深层次结构性问题——其中最主要问题是生产力增速,在2008年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英国生产力增长缓慢。
一个工人能生产多少产品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因为这一数值驱动着经济的长期增长潜力。低下的生产力限制了产出增长速度,并压低了工资。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工人实际工资数年时间后才恢复至2007年水平。
生产力萎靡——十多年来,生产力增长乏力一直困扰着英国经济
智通财经APP注意到,经合组织(OECD)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英国,一小时的工作收入约为60美元,这一数字在美国超过70美元,在法国和德国约为67美元。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就经济低迷的原因展开了讨论,他们表示,如果英国打算走出发展“慢车道”,解决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英国国内发展差距同样明显,伦敦表现一直优于其他地区,部分原因是金融服务集中在首都伦敦。约翰逊政府在2019年上台时承诺要改善该国的较贫困地区,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这一承诺正在发挥作用。
生产力差距——数十年来,伦敦一直较英国其他地区拥有生产力优势
对生产力差距的其中一个有力解释是缺乏投资。与大多数主要经济体相比,英国公司在工厂、机械和技术等方面的支出规模更少。财政大臣苏纳克曾表示,税收系统是问题之一,他正在研究一种方法来改善进行投资时公司可以申请的投资补贴。
英国企业的投资水平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脱欧后遗症”愈发严重
英国脱欧带来的不确定性似乎也让企业高管们感到不安,自2016年英国进行全民公投并退出欧盟以来,英国投资规模一直没有起色。
若英国脱欧前的投资趋势继续下去,企业将再投资约310亿英镑
欧盟以外的一些限制也对英国贸易产生了影响,因为进出口商要应对更高的贸易壁垒。尽管自全面公投脱欧以来英镑大幅贬值,但几乎没有证据表明各项对外业务受益于英镑竞争力提升。
彭博经济(Bloomberg Economics)的分析数据显示,在新冠疫情前,英国的贸易表现落后于其他大国,并且自疫情以来,英国未能充分参与全球贸易反弹。
新冠疫情后全球贸易有所反弹,但英国获益甚微
彭博经济学家Ana Luis Andrade表示:“英国脱欧已经过去六年了,距离与主要贸易伙伴建立新关系也已经过去六年了。从英镑贬值16%到贸易和投资大幅下滑,英国脱欧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这些数据只是强化了我们的观点,即离开欧盟的生活大概率使得英国实际状况更糟糕。”
伦敦等地高额的房价
房地产市场是另一大制约因素。自1995年以来,房价几乎没有间断地上涨,令首次购房者承受不起。伦敦等地长期以来一直是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引擎,但现在房地产市场面临供应短缺,房价居高不下。
另外,移民成本和难度限制了劳动力流动性,使得企业和公共服务部门无法招聘大量劳动力,导致消费者将更多的财富投入房地产市场,这一规模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在英国,让人们买得起房仍然是一项巨大的政策挑战
住房是对消费者最明显的消耗,但工资增长同样滞后。经通胀率调整后的实际工资正在以20年来最快步伐下降。即使在2019年,英国的工资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加拿大。
即使在新冠疫情前,英国的工资水平也比美国低接近30%
当前,英国工人们正竭力抗议生活水平下降,铁路工会卷入了自1989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潮”,而教师、医生和律师等群体正威胁将参与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