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银行理财子公司跑步进场 上半年已有5家获准开业)
银行理财子公司持续扩容。
6月16日,民生银行(600016)披露了其全资子公司民生理财获监管核准开业的批复;时隔不到十日,6月24日,工商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全资子公司工银理财收到银保监会批复,高盛工银理财获准开业。至此,2022年已有五家理财子公司获准开业。
2022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的第一年,大资管背景下,随着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的设立并壮大,银行理财将给财富管理市场带来更多可能。
银行竞逐理财子公司牌照
自2018年资管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布局不断完善,“洁净起步”的理财子正逐渐成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力量。据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9家银行理财公司获批筹建,27家已获准开业。
其中,国有六大行全部设立并展业理财子,11家股份制银行、7家城商行及1家农商行设立的理财子也已开业或筹备开业中,随着金融业务对外开放的加速推进,另外还有4家中外合资理财子公司也已获批开业。
除此之外,渤银理财、恒丰理财已获得监管筹建批复,正在排队等待“开业”;还有浙商银行、北京银行(601169)、西安银行(600928)、贵阳银行(601997)和兰州银行五家银行公开表示将申请设立理财子公司。随着大型银行设立理财子的布局基本完成,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理财子设立的主力军将向区域性中小银行倾斜。
理财净值化转型效果显著
随着理财子的不断扩容,银行理财业务过渡期整改任务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资管新规确立的主动化、净值化的监管指导下,理财业务正逐渐走向专业化。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保本理财产品规模已由资管新规发布时的4万亿元压降至零;净值型产品存续余额26.96万亿元,占比92.97%,较资管新规发布前增加23.89万亿元。银行保本理财规模已实现清零,刚兑预期逐步被打破,产品净值化转型效果显著。
产品净值化转型也带动了银行理财投资者数量和创收的显著提升。国信证券(002736)在研报中表示,在资管行业打破刚兑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覆盖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
截至2021年底,存续银行理财产品3.63万只;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达到了8130 万个,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95.31%;2021年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近1万亿元。
新的管理机制释放出巨大的创新活力,在推进产品转型的过程中,理财子产品创新力度、投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带动了资产规模、效益的同步增长。目前已有20家理财子披露了2021年经营业绩,资管大潮对各家机构经营效益的提升从披露数据中也能窥见一二。其中,招银理财净利润达到32.03亿元,排名第一。
银行理财子未来竞争在投研
谈及2021年理财子公司业绩较好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理财子公司承袭了银行理财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了母行销售渠道优势,母行与子公司的战略协同效应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2021年金融市场虽有波动,但债市出现了小牛市行情,这对于主打固收类产品的理财子公司而言,无疑是比较有利的。
不可否认的是,2022年理财子公司仍然面临市场波动、与基金券商大竞合、产品需求进化等挑战。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表示,虽然2021年的数据显示理财市场规模增长了,但未来发展仍需重视。
安光勇认为,从需求方角度考虑,由疫情、封城、房地产暴雷等一系列原因导致的经济下滑,使得一部分客户收入大幅减少,没有“闲钱”购买理财产品;从供给方角度来看,受经济下滑影响,导致之前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行业(如房地产)越来越少,这也会导致可供投资的理财产品随之变少。
以上供需两方面原因叠加,安光勇认为可能会导致理财领域陷入“困境”。
不过,对于理财子未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认为,未来理财子公司想要获得全面、长远、健康的发展,一是应在主打固收类产品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产品的特色化、品牌化,推进投资资产的多元化;二是在净值化转型全面完成之后,强化净值管理,强化客户投资全过程的沟通管理,强化运营管理的精细化。
方正证券(601901)在研报中表示,各家理财子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大资管行业脱颖而出绝非易事,未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竞争既是产品、客户的竞争,也是资产配置能力的竞争,更是投研能力的竞争,谁能在投研方面率先脱颖而出,必将引领理财子公司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