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背后有高人!上海国资、北大教授、神秘人鼎力相助,华侨创业30载:澳华内镜,打破日本全球性垄断 | 科创板风云

来源:市值风云app 作者:罗兰 2022-02-16 09:28:1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背后有高人!上海国资、北大教授、神秘人鼎力相助,华侨创业30载:澳华内镜,打破日本全球性垄断 | 科创板风云)

一、内窥镜治疗属于微创医疗领域

$澳华内镜(688212.SH)$是一家科创板公司,主要生产和销售电子内窥镜设备,以及内窥镜诊疗手术耗材。

公司于1994年成立,此后便一直专注于内窥镜领域。(注:以下无特别说明,内窥镜均指电子内窥镜。)

相比传统医学,微创医学和无创医学不仅提高了诊治效率,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是医学技术的进步,也预示着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而像内窥镜这种专业的医疗设备,就常常应用在微创医疗诊断上。

医务人员可以借助内窥镜,通过人体自然的腔道或人工建立的通道,对局部病灶进行观察,甚至进行一些手术。用内窥镜进行诊疗的常见术式,包括胃镜检查术、结肠镜检查法等。

根据镜体的不同,内窥镜可以大致分为软性内窥镜和硬管内窥镜。

下图所示的是硬管内窥镜的镜体形态,镜体本身是无法弯曲的,而且长度较短。由于不能随意弯曲,这种内窥镜要是进入人体的话,只能通过外科切口,即人工通道。硬管内窥镜常常用来诊断耳鼻喉、关节、膀胱等部位。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软性内窥镜,其镜体是可以弯曲的,有柔性,而且长度可以很长。因此不需要外科切口,就可以直接通过人体的自然腔道(如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所需要诊断的部位。像使用频率很高的胃镜和肠镜,就是典型的软性内窥镜。

下图展示的是软性内窥镜的镜体,其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导光插头、操作部、头端部以及插入部。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一台电子软性内窥镜设备,不仅包括镜体,还包括内镜主机(图像处理器+光源)。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镜体的导光插头连接内镜主机,镜体的头端部进入人体的受检体腔内。内镜主机的冷光源发光,光信号通过镜体内的导光纤维导入到受检体腔内。

头端部的微型图像传感器,将体腔内膜面反射过来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被内镜主机处理之后,形成了受检器官的图像。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二、软性内窥镜是个高度垄断的市场

上个章节提到,软性内窥镜诊疗主要应用于消化道疾病。而众所周知,中国是美食大国,由此导致的消化道疾病也非常普遍。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消化系肿瘤高发国家。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2015年中国男性癌症发病率前十位中,胃癌、结直肠癌和食道癌(均属于消化道肿瘤),分别位列2、4、5位,合计占比超过30%。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中国女性的比例也不低,癌症发病率前十位中,消化道肿瘤占比达到20%。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由于消化道疾病较为普遍,胃镜、肠镜之类的软性内窥镜的应用前景是很大的。即便你没有患病,每年去做消化道肿瘤筛查,也需要用到相关的医疗设备。

从全球范围来看,软性内窥镜是一个高度垄断的市场。

2018年全球软性内镜市场中,奥林巴斯占据65%的市场份额,宾得医疗和富士胶片分别占据14%的市场份额,三者合计占比超过90%。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国内情况也是如此。2018年中国软镜市场中,光奥林巴斯这一家就占了80%以上,再算上宾得医疗和富士胶,三者合计占比高达95%。而澳华内镜的市场份额只有2.5%左右。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无论是国内和国外,奥林巴斯、宾得医疗和富士胶这三家企业,都享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巧合的是,这三家企业全部是日本公司;更巧合的是,日本和中国一样,都是消化道疾病大国。

日本国内本身就对软性内镜有很大的需求,再加上日本企业的技术先进,导致日本在软性内镜这一块的优势非常明显,取得了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

因此,澳华内镜的主逻辑就是:国产替代,打破日本的垄断。

三、公司产品已打入发达国家市场,境外收入占比至少3成以上

澳华内镜的营业收入来源于三块:内窥镜设备、内窥镜诊疗耗材,以及内窥镜维修服务。

2018-2021年上半年,内窥镜设备占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从79.36%增加至88.74%。内窥镜设备一直是公司收入的最主要来源。

目前澳华内镜的内窥镜设备有两大系列:AQ系列和VME系列。下图显示的是公司AQ-200系列的电子内镜设备。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2021年上半年,内窥镜设备的销售收入中,6成来自镜体,2成来自内镜主机,剩下的2成来自内窥镜周边设备。

销售单价上,镜体要比内镜主机贵。目前内镜主机大概2万元一台,镜体4万元一件。2018-2019年,内镜主机和镜体的销售单价均有较大的涨幅,之后单价波动就不太明显了。

销量方面,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内镜主机和镜体的销量在2020年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

澳华内镜的销售模式以经销为主,先卖给经销商,后卖给终端客户。而终端客户以医院为主。2018-2021年上半年,经销模式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澳华内镜有部分收入是来自境外,而且比例还不低。2018-2021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至少在30%以上。

2021年上半年的境外收入中,23%来自德国,14%来自美国,8%来自英国。近一半的境外收入是来自这3个国家。澳华内镜的产品已经打入了发达国家市场,澳华内镜不是在中国而是在全球范围内,与日本三巨头展开竞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澳华内镜不是直接将产品卖到发达国家市场,而是通过收购当地的公司间接进入别国市场。比如公司在2018年就收购了一家以销售内窥镜周边产品为主要业务的德国公司WISAP。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四、究竟谁才是公司真正的核心技术人员?

澳华内镜目前的核心技术人员共有6人。下图展示的是他们的主要岗位和工作。

这里重点提一下1984年出生的顾小舟。他的父亲顾康是澳华内镜的创始人,顾小舟算是子承父业,顾氏父子二人共同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除了控股股东和总经理的身份外,顾小舟还是研发中心的主任,是整个研发团队的负责人。招股说明书上,对顾小舟的介绍非常简单,只是说他是北京大学的博士,其他的信息就没有了。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于是,风云君在网上搜了搜,找到了一些关于顾小舟的公开报道。

顾小舟是上海市归侨侨眷,他的爷爷奶奶长期居住在澳大利亚,自己则出生在上海。顾小舟曾留学英国诺桑比亚大学,硕士毕业回国后,又读了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博士。

所以,大家终于知道公司为什么名叫“澳华内镜”了吧,“澳华”的含义大概是指澳洲华人。

风云君认为,前面的6个核心技术人员(包括顾小舟本人)对公司非常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澳华内镜最重要的核心技术人员,根本就没有出现在前面的技术人员名单中,此人就是谢天宇。

谢天宇虽然是公司董事,其具体的职位不过就是一个公司顾问,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个顾问的年薪超过了除李宗州以外的所有核心技术人员。

更奇怪的是,谢天宇的持股比例远远超过公司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他是澳华内镜的第三大自然人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IPO之前),仅次于顾氏父子。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既不是公司的创始元老,也不在公司担任任何实际的工作岗位,为什么要给这样一个人这么多的股份和年薪呢?还要把他安排进入董事会?这确实有点匪夷所思啊。

不过看了谢天宇的简历之后,风云君瞬间秒懂。

谢天宇,清华大学的本科及硕士,曾经在日本留过学,是日本东京大学的博士,更为重要的是,他在世界软性内窥镜领域排名第一的公司——日本奥林巴斯工作了近8年,而且一直干到课长,相当于国内的部门主管,仅次于部门总经理。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前文提到,日本是世界软性内窥镜领域无可争议的老大。而谢天宇,一方面有日本留学的背景,一方面又在业界最顶级的日本企业里长时间干过。按照正常的逻辑推断,谢天宇可能掌握了日本企业的某些技术。不一定是最尖端,但起码应该学到了一些。

谢天宇后续的经历,也可佐证这个推断。

从日本奥林巴斯离职之后,谢天宇立即回国,成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两年之后,谢天宇、北京大学科技发展部,与公司一道联合成立了一家名叫无锡祺久的公司。

而这个无锡祺久的主营业务,正好就是内窥镜的基础创新技术研发——注意是基础创新。2018年开始,澳华内镜不断收购无锡祺久的股权,以致后者成了前者的全资子公司。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没有北京大学的科研资源,以及谢天宇的个人贡献,澳华内镜的技术水准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谢天宇在北京大学的个人主页显示,他的研究方向是高清软性内镜系统,这和公司的业务方向,几乎一模一样。

五、长期靠技术突破,短期靠价格战和政策扶持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澳华内镜共有研发人员108人,占总员工人数的比例在20%左右。公司共有4个研发中心,分别设在上海、北京、西安以及无锡。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公司所有的研发投入都是费用化的。2018-2021年三季度,研发费用率都在10%以上。

2019-2020年,公司营业收入受疫情冲击从2.98亿元下滑至2.63亿元,但是同期研发费用不降反增,从2018年的0.2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0.39亿元,体现了公司对研发投入的重视。

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澳华内镜共有133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0项(部分是通过收购别的公司而获得的)。这和那些日本同行相比,还是存在较大的差距。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以日本奥林巴斯为例,光2019年这一年新增的发明专利,就高达627项,存量的发明专利就更多了。而且,奥林巴斯几乎在所有相关领域都布局了专利,包括光学、生物化学、材料测试。不得不说,日本同业确实建立了很高的技术壁垒。

除了发明专利,澳华内镜披露了同业之间产品的功能性对比,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风云君大致看了看对照的数据,公司与日本同业之间依然存在差距。简单讲,性能最优的产品一定是出自日本企业。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技术积累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来了,不过短期来看,澳华内镜还是有一些优势的。最明显的就是终端价格了。

澳华内镜一套AQ-200的终端价格在100万元左右,这个价格甚至比国内企业开立医疗的HD-550还要低。(注:一套完整的软性内窥镜产品包括一套主机、一条电子胃镜、一条电子肠镜以及其他配套产品。)

而日本同业一套设备的价格都是200万元往上走。技术短期跟不上,那就只能靠拼价格了。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除了价格优势,澳华内镜也有是政策的扶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中明确说了,要提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医疗设备的竞争力,行业内的创新企业可以享受国家的补贴和扶持。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从股权结构上看,澳华内镜的确获得了国家真金白银的支持:公司第四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10%的千骥创投,背后的实际控制人正是上海国资委。


(澳华内镜招股说明书)

部分财务数据在前文分析过了,这里风云君再补充两个指标:毛利率和净利率。

公司毛利率从2018年的63.1%上升至2021年前三季度的70.3%。毛利率的提高既有产品提价的因素,也有因规模效应摊薄了固定成本,导致单位毛利率提高的因素。

公司净利率在2018年还是为负的,2019年才转为正的18.6%,不过之后又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净利率大幅下滑至7.9%。

免责声明:

本报告(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独立第三方研究;市值风云力求报告(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报告(文章)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值风云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采取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开立医疗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