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市场分化加大意味着什么?)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周四早盘三大指数开盘涨跌不一。开盘之后,指数有所下探,但不久后便开始震荡回升,创业板指领涨,中午前已涨超1.5%。午后,指数分化加大,沪指震荡走弱,创业板指则继续维持高位横盘震荡。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27%、涨0.97%、涨1.68%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77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2552:1951,个股平均涨幅0.69%,赚钱效应偏强,两市成交额10530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3.09%。北上资金净流入逾5亿。
昨天大盘仍然延续着之前中阴收跌后第二天迅速企稳收涨的节奏,体现出当前市场情绪仍以做多为主,因此仍表现出很大的韧性。不过,沪指昨天午后的回落,给人一种其有点跟不上趟了的感觉。而近期主板和创业板指的分化、赛道股和其它品种的分化开始加大,背后也许反映的是资金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在不能拉动整体市场的情况下,就只有抱团最强方向。
这让锐叔想起去年春节前的走势,当时资金抱团的方向是白酒等核心资产,虽然白酒板块一路飙升也对指数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但后者滞涨很明显,结果就是在极致分化后迎来整体市场的大幅调整。类似情况还有去年的四季度,当时资金也是抱团赛道股,创业板指和沪指差距越拉越大,结果当赛道股盛极而衰后步入中期调整。锐叔担心当前市场正在重复这样的过程。
在昨天的早评中,锐叔将本轮行情与2020年二季度的“疫后修复”行情做了个对比,基于基本面修复的速度和力度不如2020年,因此推断今年疫后第一轮修复行情的涨幅也应该低于2020年。对此,还有一个投资意愿方面的调查数据也可以做个参考。上月底央行二季度调查问卷显示:二季度居民投资意愿17.9%、续创2009年有统计以来最低,也是连续第5个季度下滑,环比降幅3.7个百分点也是2016年以来最大,其中,按投资的资产类别看,“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理财”占比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至45.3%“股票”占比下降0.7个百分点至15.5%,为连续第5个季度下滑,也创2016年四季度以来最低。从这个角度看,大概也不能对后市前景过于乐观。
其实现在一些行情拐点信号已经出现,比如货币政策方面,7月刚开始,央行就开始回收流动性,昨天再次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净回笼770亿,7月累计已经净回笼4280亿,超过了6月净投放的总量,显示此前的宽松政策正在边际收紧。技术上,沪指日线MACD已经翻绿,深成指和创业板指日线MACD也已到了零轴线边缘,预示有出现波段性调整的可能。接下来还要面临二季度A股上市公司总体盈利水平下修带来的压力、科创板开板三周年后的大非解禁潮的压力等考验。总之,7月市场的压力不小,加之前期大盘已经涨了500多点,市场出现一轮波段性回调也在情理之中。现在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守护好之前500多点的阶段性上涨成果,将其实实在在的揣在兜里后,再次等待新的机会。因此,给大家的建议还是:轻仓者继续观望为主,保持耐心,等待“白银坑”挖好后再跳进去;重仓者则注意及时兑现手中近期反弹幅度较大的个股并开始控制仓位。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汽车类、电气设备、有色等涨幅居前,纺织服饰、医疗保健、医药等逆势收跌。题材方面,按涨停个股数量排序,储能、新能源车、光伏等最为活跃。
经过一周多的休整之后,新能源车板块再次站上风口,昨天板块指数涨超3%,板块内涨停及涨超10%个股数量高达19只。驱动上,商务部等17部门印发了《关于搞活汽车流通 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促进汽车更新消费,丰富汽车金融服务等。文件聚焦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等6个方面,提出要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降低新能源车使用成本,支持二手车流通规模化发展等政策措施。包括新能源车在内的汽车消费是促消费政策的重点,之前中央和地方已经出台了不少扶持政策,这次更是17个部门联合出手,实属罕见,新能源车赛道自然应声而起。在“双碳”目标下,新能源赛道将上时间保持改进气度,也是中长期战略投资重点。不过,从估值角度来看,根据海通证券上周末的一篇研报统计,乘用车相对PE(PB)处19年以来从低到高94.6%(89.1%)分位;光伏相对PE(PB)处19年以来从低到高69.2%(97.2%)分位。由此可见,当前新能源车和光伏又回到了估值高位。因此,既然是中长期战略投资重点,就应该以战略眼光来逢低布局,尽管当前新能源赛道依然保持火热,但锐叔反而觉得在短期涨幅已经很大之后不宜去凑这个热闹,以谨防盛极而衰之后的大幅回撤。
储能板块也是保持近期持续活跃的态势,昨天板块指数同样涨超3%,板块内涨停及涨超10%个股数量达9只。另外,与储能相关的钒电池、钠离子电池概念也是继续呈现活跃态势,昨天还冒出来一个新的电池概念——锌电池。驱动上,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新增的“防止电化学储能电站火灾事故”一节,强调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性要求,对其建造、运行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具体细则。其中明确,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不得选用三元锂电池、钠硫电池,不宜选用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这实际上就是因为安全性方面的原因,将锂电池基本排除在中大型电化学储能电站方面的应用上。我国新能源的高速发展也将拉动储能需求的高速增长,并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那么谁来分享这块巨大的“蛋糕”?目前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是全钒液流电池。近日,采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全球最大的液流电池储能电站——大连液流电池储能调峰电站,即将在2022年8月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行,势必将加速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进程。除了全钒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和锌基液流电池也有很大潜力。其中,中科院旗下金属研究所对锌基液流电池研究在近日取得进展,实现了锌碘液流电池的高能长效循环运行。锌基液流电池相比其他电池,具有成本低、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好、环境友好等优点,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不过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与前面提到的新能源车、光伏类似,储能及相关赛道也是中长期看好的高景气方向,但在短期涨幅已经很大的情况下,追涨并不合适,最好还是等待后期调整相对充分之后再考虑逢低布局。
储能除了电化学储能方式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方式,那就是抽水蓄能。而从最新消息面来看,抽水蓄能也迎来了政策驱动:国家能源局组织召开6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会议要求,加快推进重大水电、抽水蓄能和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等可再生能源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是推动落实国务院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前期工作,尽早开工、尽快投产。据《抽水蓄能产业发展报告2021》,截至2021年底,已建抽水蓄能装机容量3639万千瓦,较2020年增长490万千瓦,同比增长15.6%,抽水蓄能在电力总装机的占比为1.5%,较2020年装机占比增长0.1个百分点;核准11座抽水蓄能电站,总规模达1370万千瓦,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我国已纳入规划的抽水蓄能站点资源总量约8.14亿千瓦,其中9792万千瓦项目已经实施,未来发展潜力很大。
操作策略:
昨天大盘仍然延续着之前中阴收跌后第二天迅速企稳收涨的节奏,体现出当前市场情绪仍以做多为主,近期市场分化也在加大,背后也许反映的是资金开始心有余而力不足。短期来看,随着指数涨至疫情前水平,以及稳增长政策密集推出期告一段落,疫情消退+政策加码带来的情绪修复逻辑存在边际减弱的可能;3350以上,基金赎回压力或将逐渐显现;进入7月后,随着基金年中考核结束以及基金排名博弈续需求下降,还将面临中报预披露时段中二季度业绩下修以及科创板大非解禁潮的考验,可能引发市场波动。因此总体上预计见底后第一轮修复式上升行情进入尾声时段。从下半年维度的阶段性行情来看,随着疫情消退、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持续推进,经济底已经确立。同时,决策层在基建发力、地产托底、市场主体纾困和平台经济健康发展等维度不断稳定市场预期,预计市场经过短期震荡或调整后,仍有望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中期来看,今年政策面的总基调是以“稳”为主,基本面的大背景是“全球流动性趋于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建议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耐心等待新的逢低进场时机;重仓者则注意及时兑现并开始控制仓位。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