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机工智库发布: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郭博昊 2022-07-13 19:0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机工智库发布: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超万亿元)

见习记者 郭博昊

7月13日,由工信智库联盟指导、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主办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发布会(2022)”在京举办。本次会议围绕“变局与应变之策——装备制造业安全与发展”主题,探寻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安全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未来每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万亿元以上,产业规模4万亿以上,并为500万人解决就业问题。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机械工业出版社社长李奇指出,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交织,装备制造业正面临严峻挑战,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审视装备制造业格局之变,探讨应对之策。

工信智库联盟秘书处何霞指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装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是稳经济、稳就业、稳增长的重要动力。

工业互联网作为构建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装备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和方法论。要认识工业互联网发展面临的形势,抓住技术产业变革机遇,发挥我国庞大的产业规模、完整的产业体系和市场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各级智库机构发出自己的声音,为推动制造强国建设提出专业化、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下一步,工信智库联盟要加强工信智库的支撑服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智库机构服务产业转型和企业发展的能力,做好趋势研判和政策需求分析。

对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外部风险及应对之策,机工智库研究员罗蓉指出,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国际经贸规则和安全秩序快速重构,叠加俄乌冲突、管制与制裁、碳边境税、疫情等多重不确定因素,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塑并呈现新的特征,如回流+近岸的布局、多点化从“中国+”到“-中国”的转变、知识力+政治力的介入等。

在此背景下,大国战略竞争持续加剧,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升级,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技术、资本和能力等多重风险。技术面主要体现为阻断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的渠道,如对先进技术实施出口管制,并将更多中国企业纳入实体清单,阻止获得和使用美国技术。资本面主要体现为阻碍中企的投融资渠道,如以国家安全为由,加严涉及关键基础设施、关键资源、基础技术领域的投融资审查。能力面主要体现为阻拦中国参与竞争规则、标准的话语权,如通过构建新多双边机制,构建去中国化的事实,从而主导新的贸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制订。

因此,在当前异常复杂、严峻的形势下,要树立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分析产业链供应链不同环节的风险点,精准实施稳链、固链策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基础的稳定产业生态,深入理论研究和政策工具储备,加快布局科技情报体系,在识变、应变、求变中发挥我国的特色和优势。

机工智库研究员袁雪峥在题为“以世界级的创新能力培育世界级的领先企业”的研究报告中指出,随着我国制造业向质量提升转型变化,基于多重动力集成、多种要素融合的新模式新业态的创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

目前我国创新组织形态正在从单一企业、部分企业创新向产业链集群或产业链生态型创新转变;创新着眼点在从简单产品开发制造转向更符合“第一性原理”的客户需求方向;技术创新重点从简单的技术集成和应用开发进入基础技术创新突破。

研究发现如果将传统价值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解构,那么价值链上的各环节都可以被解构为企业不同的创新建设方向,形成六大创新节点能力,分别是基础技术推动力、供应链掌控力、制造工艺革新力、产品创新先驱力、客户需求引领力、商业模式延展力。领先企业会将解构后的价值链节点彼此链接,而非以传统的链状的形式存在,这就形成了其基于自身能力建设的创新“钻石”。同时,世界级制造企业在自身创新“钻石”基础上还会紧密并联其他创新企业,进而结成形态稳固的“蜂巢”。基于此,我们形成了关于制造企业创新策略、创新模式的钻石-蜂巢模型。

装备制造业与实现双碳目标间的关系,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工信智库联盟副理事长石勇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和根本。主要体现在,能源生产从主要依靠资源转变为更多依靠装备,使能源由过去的资源属性转换到装备制造业属性。这次绿色转型核心根本就是换技术、换装备。

石勇指出,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报告,装备直接或间接地在工业过程中运行导致了全球变暖的大部分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双碳目标主要的创新动力来自于装备。机工智库粗略统计:近十年与双碳相关的专利70%以上来自于装备制造业。

“我国未来每年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将达到万亿元以上,产业规模4万亿以上。将为我国GDP增长贡献一个百分点,对增长贡献率将达到20%。可以解决500万人员的就业。”石勇说。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