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明德生物:医生创业成功样本 IVD综合服务新星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丽湘 2022-07-25 01: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明德生物:医生创业成功样本 IVD综合服务新星)

公司/供图 黄剑波/摄 翟超/制图

证券时报记者 陈丽湘

近日,证券时报“走进上市公司排头兵”采访团走进明德生物(002932),与董事长陈莉莉面对面交流,深入探讨抗疫保供、后疫情时代如何塑造第二增长曲线等话题。

十年前,作为医生的陈莉莉看到了国内即时诊断(POCT)技术和欧美国家之间的差距,毅然回国创立了明德生物。公司成立后发展迅速,于2018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乘着行业发展的东风,明德生物创立十年硕果累累,去年净赚14亿元,最新市值已突破100亿元,成为国内POCT行业的领航者之一。

医生创业成功样本

2008年,陈莉莉已经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当了10年医生,并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学习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彼时她已经创立了明德,同时兼顾着科研和创业,但还在思考未来要选择哪一条路。

真正让她下定决心全身心投入创业的是在一次美国的体外诊断博览会上。国内外即时诊断技术和产品的差距,使她觉得这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

当时国内即时诊断领域的国产产品比较少,而进口的产品操作却比较繁复。作为心血管内科医生的陈莉莉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国内病人量较大的急诊科需要好多台小设备,并且操作复杂、检测效率不高,使许多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送进医院的时候因得不到及时诊断而错失治疗良机。陈莉莉觉得这是行业痛点,同时也看到了商机。

2012年初,怀揣着“让POCT遍及中国大地,使快速诊断成为可能”的梦想,带着“创新即时诊断 引领智慧医疗”的使命, 陈莉莉团队5人正式出发。这是明德生物真正发展的元年,到今年刚好十周年。

陈莉莉的嗅觉是敏锐且正确的。过去十年,国内体外诊断(IVD)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据相关统计,过去十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以每年约18%的速度快速增长。尤其在新冠疫情暴发的近三年,行业发展更是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21年的国内市场规模一举超过1000亿元大关,而十年前这个数字还不到300亿元。

在陈莉莉等人的带领下,站上行业风口的明德生物发展迅猛。2012年,明德生物在国内率先推出高通量智能POCT免疫检测平台,实现检验一步式操作,可同时兼容近30种疾病标志物的检测。这款创新产品为明德生物带来了稳定的现金流,助力其快速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6年后,明德生物敲开了A股大门,IPO上市,如今市值已经超过100亿元。

IVD综合服务新星

创始人海外科研背景、十年临床医生经验,使其深深了解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带领明德生物很快就在业内崭露头角。这也使陈莉莉被评为中国体外诊断产业领军人物。

2017年以来,明德生物陆续上市了免疫定量分析仪、干式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12导联移动心电图机(远程心电网络建设)、HB1000糖化分析仪、POCT化学发光平台CF10/CP800、数十款化学发光试剂、血气分析平台PT1000、QPT1000快速荧光定量PCR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以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等多款分子诊断试剂,推出PCR实验室建设、急危重症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核酸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明德生物的业务已覆盖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7500家医疗机构,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服务和技术支持。在国内,有超过5000家医疗机构使用明德生物的POCT产品,二级和二级以上的医院占比超过60%。

创新是医疗健康行业的灵魂,明德生物能在短时间内上市多款创新产品,源自其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2019年~2021年,明德生物研发支出合计超过2亿元。目前,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300余人,硕士学历及以上人员占比超过60%,其中有6位是“3551光谷人才计划”获得者。

在明德生物武汉总部的展厅中,密密麻麻摆设着上百件公司近几年取得的各种奖项和发明专利证书。截至2021年底,该公司已取得产品注册证书252项、欧盟CE认证37项;专利数量为81项,其中发明专利16项。

经过多年发展,明德生物已经从一家高通量POCT领导者发展为国内领先的IVD综合解决方案企业,公司产品线涵盖了院前医疗机构实验室、急救中心等医疗信息化建设,院中体外诊断产品供应、院后第三方独立医学检验服务全产业链,体外诊断产品矩阵日趋完善。

参与抗击武汉疫情

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的新冠疫情,一定程度推动了国内外体外诊断行业的发展,行业竞争格局也得到快速洗牌和重塑,明德生物就是从中快速成长起来的企业之一。

武汉疫情暴发时,作为本土医疗健康企业,明德生物肩负着抗疫的责任,克服交通不便、人员不齐、防护物资不足等种种困难,快速推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陈莉莉回忆起那段时间的奋斗,用了“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来形容其团队。

起初,明德生物并不具备优势。2020年1月初时,国家已经紧急审批了几家企业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上市,但没有明德生物的身影。两个月后才拿到产品注册证的明德生物并不具备先发优势,但其凭借过去十年的积累,很快就打开了市场。

陈莉莉对记者表示,在外界看来,2020年的明德生物在核酸检测领域是一张新面孔,但实际上,明德生物那时在分子诊断领域已经有将近6年的研发经验。2014年,公司就已经启动分子诊断PCR技术平台的研发。武汉疫情暴发之前,公司已经基于该平台获得过同类检测试剂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证书,有成熟的分子诊断技术平台、生产质量体系,积累了丰富的注册申报和临床经验。因此,疫情暴发后,明德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在短时间内推出核酸检测产品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明德生物的这款新冠核酸检测产品是国内第一款预混式新冠核酸检测试剂,大量节省了人工操作的时间、提升检验效率,并降低人工操作可能带来的失误。截至目前,明德生物已累计向国内外市场提供逾11亿人份的新冠核酸检测试剂,检验机构覆盖率迅速提升至全国前二。

新冠检测产品,也为明德生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促使公司业绩更上一层楼:2020年及2021年,分别实现净利润4.76亿元、14.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逾10倍、2倍。今年上半年,国内各地散发疫情也使明德生物刷新业绩纪录:第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4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公司还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将超过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新冠核酸检测集中采购单价大幅下滑,导致部分企业业绩增速明显放缓,但明德生物受此影响相对较小。陈莉莉对记者解释,在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价格持续下降的大趋势下,公司一方面凭借产品力优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因规模优势也在压缩成本,从而控制毛利率水平。

多管线发力

寻求第二增长曲线

尽管半年净赚超过24亿元,但市场给予明德生物的估值并不高:最新总市值约为108亿元,市盈率4.5倍。市场普遍关心的是,业绩大增之后,后疫情时代的明德生物将如何在高基数上保持增长?

面对这个问题,陈莉莉信心十足。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明德生物有丰富的研发管线,创新产品陆续上市,努力实现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公司在研产品超过100个,高效的项目开发模式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目前,明德生物的产品主要涵盖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急危重症信息化解决方案、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三大领域。后两者占明德生物营收的比重仅为5%,但增速明显,承担着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重任。尤其是危急重症领域,明德生物重点布局的血气产品被寄予厚望。

血气诊断,是体外诊断的主要分支之一,主要用于对人体血液中血气、电解质及其他危重生化指标的检测,主要使用场所包括危重病人监护室、心脏病人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等。由于血气电解质POCT检测的是动脉血,对采血技术要求较高,此前该产品的发展一直受限制,近几年因动脉采血技术的普及而进入快速放量期。

目前国内血气诊断的市场规模约为20亿元,但95%的市场份额被进口产品占据。明德生物研发的湿式血气分析仪是目前唯一获批的国产产品,今年开始推向市场。按陈莉莉测算,到2025年全球血气诊断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00亿元。

据陈莉莉介绍,明德生物重点布局的急危重症智慧诊断整体解决方案,也将成为公司未来业绩的增长点之一。该整体解决方案能与明德生物丰富的产品和信息化系统协同,使用时将所用到的检查检验设备物联网化,建立起基层站点和各等级医院的数据通道,使患者能更及时地得到上级医院的救治。这与国家近几年推出的“重点提高急救体系建设能力”政策相吻合。

除了内生增长外,加大对外投资并购也是明德生物为未来增加业绩增长点的计划之一。

近两年业绩劲增为明德生物积累了大量现金。陈莉莉表示,未来会在积极投入研发的基础上寻求外延式并购的发展机会。并购标的的选择上主要以能与公司协同发展的业务为主,例如体外诊断上游原材料、纳米孔测序、多组学检测等领域。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明德生物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