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期主义者东阳光的中场答卷:高研发助跑电子新材料产业升级)
《投资者网》谢亦楠
编辑 吴悦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近两年来,面对疫情冲击,广东东阳光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600673.SH,下称“东阳光”)没有把自己的短期利益放在首位,而是围绕电子及储能产业进一步深入研发:在扩大产能的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效率,为下一阶段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2022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9.26亿元,同比上升0.61%;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上升646.2%;扣非净利润6.66亿元,同比上升2397%。
强大的系统性研发能力和内生增长确定性,也令其备受资本青睐。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有包括博时基金、中国人寿、香港中央结算公司等多家机构重仓了该股。
受益新能源行业,东阳光加速超车
高质量发展与新模式探索成为新的关键词。
“十四五”期间,国家陆续发布新政,要求大力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水能等,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
也就是说,传统的技术已难以满足新的监管环境,各个产业亟需做出新生产方式的研发升级。
东阳光就是这批企业中的佼佼者与领先者,公司以基础产业为切入点,不断向下游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延伸,如今已拥有“高纯铝-电子光箔-腐蚀箔-化成箔-铝电解电容器”全产业链,并以此赋能新能源、光伏等多个绿色产业。
以电极箔为例,作为加工工序多、厚度小、难度大的铝材产品,其铝电解电容器中的核心原料,后者广泛存在于电子信息、能源电力、汽车、工业设备等众多领域,应用场景广泛,产能供不应求。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今年有望达到1000万辆以上,对应的动力电池产量有望达644GW,同比增速达64%。电极箔供需两端受益,铝锭价格承压叠加新能源需求,拉动电容器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核心原材料电极箔量价均受益。
凭借过硬的技术、产业一体化的能力,东阳光成功拿下多个大单,产能不断升级。公告显示,乌兰察布中高压化成箔扩建项目完成96条产线安装及调试,年产量达2800万平,高能耗工序具备能源成本优势,同时向下游延伸,投资一期建设电容器生产基地,目前已取得建设用地,完成能评、环评批复。
电池铝箔业务方面,公司同样加速推进。2021年末,东阳光与UACJ株式会社合作1万吨电池铝箔产能投产,已通过日本客户村田产品认证并批量供货,同时向松下、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小批量供货验证,并规划到2025年电池铝箔产能达到11万吨。
研究机构预计,在需求高增的情况下,受到技术工艺、良率水平、投建周期等因素的制约,今明两年电极箔供不应求的局面有望延续,行业仍处于高景气阶段。
研发技术升级,冲破产业桎梏
美国对中兴、华为的制裁,让中国社会深切感受到产业受制于人的痛楚,但制约产业安全的,除了芯片、操作系统等看得见的重大核心技术和产品,也包括常人视线之外众多的关键零部件乃至材料。任何一个零件供应的中断,都会让整个产品生产停止运转。
作为消费大国及工业大国,受制于人终究不是长久之策,但如今情况正在改变。
以东阳光为首的企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研发投入,加码行业升级。2019年至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分别达到5.8亿元、6亿元、6.6亿元,在行业内遥遥领先。
电极箔要处理的是复杂、脆弱的材料,轧制精度要求严苛。设计和制造这样的产品,面临技术、良品率、设备、认证等壁垒,没有现成答案,更多依靠经验和试错,弯道超车几乎不可能。
也因此,能够在这一领域立足的,无不是身经百战的巨头。东阳光又是如何脱颖而出的?答案是切入国际一流大厂的技术通道。财报显示,公司与UACJ株式会社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深耕电子箔、钎焊箔、电池箔领域。
凭借这一通道,以及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研究院被评为国家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在研发方面不断取得突破。
其中,“固态电容器用高速变频低压软态腐蚀箔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比容固态电容器低压软态腐蚀箔高速制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获2021年中国电子元器件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铝电解电容器用高性能阳极氧化膜制造技术及应用” 荣获2021年广东省电子信息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电极箔为起点,东阳光正编织起一个庞大的新能源、新材料商业“帝国”。
公司从电极箔的腐蚀化成工序中,逐步发展出氯碱化工、甲烷氯化物、氟化工(主要为新型制冷剂)、氟树脂(主要为PVDF树脂)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锂电级PVDF作为新能源行业刚需,产品供需紧俏,原材料是其制约瓶颈。而在该领域,东阳光有年产能5000吨PVDF供应隔膜涂覆和铁锂正极,是国内极少数突破锂电级PVDF的供应商。
公司还与璞泰来达成战略合作,2023年之前将新增1万吨 PVDF, 并配套原材料产能,实现原材料自给自足。
锁定龙头客户,财务指标创新高
下游企业纷纷“投票”,或许是东阳光技术领先优势的最好证明者之一。
财报显示,东阳光与顶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国内主流空调生产企业均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包括日本电装、德国马勒贝洱、法国法雷奥、韩国翰昂,以及格力、美的、松下、LG、海尔、海信等企业。
这也让东阳光在市场积累了信用值,业绩节节高升。2021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3.4%至128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0%至8.74亿元。
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收59.26亿元,同比上升0.61%;归母净利润6.24亿元,同比上升646.2%;扣非净利润6.66亿元,同比上升2397%。
与此同时,东阳光的议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电子新材料毛利率达到32%,相比2021年提升5.5个百分点;应收账款从去年同期的24.6亿元减少到18.6亿元,存货从16.53亿元减少到14.24亿元。
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投资回报率。中报显示,公司基本每股收益达到0.215元,同比增加641.38%。为了回报广大投资者,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7元。
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公司与株式会社的电池铝箔合作项目投产设备加快客户认证进度,已逐步开始释放产能和提高销售。
不仅如此,公司在浙江省布局的铝电解电容器、超级电容器生产基地,目前正在稳步推进项目动工建设工作;在宜都布局的电池铝箔扩建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期所有场平施工、土建施工以及主设备的招标工作,进入施工阶段。
在行业分化的背景下,东阳光恪守资本市场的逻辑与纪律,钻研技术研发,向着电子材料全产业链迈进,未来必深受其惠。
7月19日,东阳光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并做出业绩考核目标,2022年及2023年,公司营收目标值分别为130亿元、145亿元,净利润目标值15亿元、19.36亿元。
申万宏源证券指出,东阳光电极箔&电容器+电池铝箔产能扩张持续推进,战略聚焦主线明确,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激励整体积极性,业绩兑现确定性高。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14.2/23/32亿元,对应2022-2024年PE为24.5/15.1/10.9倍,维持买入评级。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根本动力在于科技革命的突破性进展。中国需要更多的华为、阿里,也需要更多东阳光这样奋战在隐形战线的企业。(思维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