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疫情突袭海南,中国中免的黄金坑)
8月1日至6日12时,海南累计报告本土感染者646例,三亚市自6日6时起全域实行临时性静态管理。
受此影响,最近几日中国中免连续下跌,从225元跌到了195元。不过,疫情总会过去,中免作为高收入阶层的刚需消费,与其他消费品性质并不一样,有很强的稀缺性和抗风险能力。
因此这次黑天鹅,有可能反倒形成了一个黄金坑。
01
上半年不佳
中国中免上半年业绩不佳,在预料之中。
据半年度业绩快报,上半年营业收入276.5亿,同比下降22.2%,毛利率环比增加5.5pct至34.0%。归母净利润39.4亿,同比下降26.5%;扣非归母净利39.3亿,同比下降25.4%。
二季度,营业收入108.7亿,同比下降37.5%;归母净利润13.7亿,同比下降45.2%。
业绩下滑主要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影响,上半年海南机场离岛人数累计下降37%,公司免税门店客流同比大幅下滑;上海地区因临时关闭物流网点39天。
6月公司销售环比大幅提升,当月营收同比增长13%;海南6月10日单日销售额破2亿,表现亮眼。
02
股价没有反应增量
站在现在看,中免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没有变化。
海南在营的10家免税店中,中免拥有6家。
此外,公司旗下海口国际免税城预计于22年国庆前开业,建筑面积28.9万平米,在建的三亚店一期二号地计划用地面积11万平米,并在凤凰机场持续推进二期免税法式花园综合体及三期免税项目的施工建设。
此外,2022年7月,柬埔寨国人免税购物政策启动,可在柬中免三家市内免税店购买免税商品,有望带来新增量。
目前中免业务集中于国内的机场及离岛免税,国际业务布局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参照柬埔寨国人购物政策,国际市场空间较为宽广。
总的来看,中免有这几个利好:新海港项目、自贸港区域红利、国际化,但市场完全没有反应,这就是一个预期差。
尤其是海口国际免税城,2个月后就要开业,而且将大大改变中免的体量,有望塑造第二成长曲线,但股价根本没有反应这一信息。
03
复苏最明确的赛道
从三亚的做法来看,酒店可为滞留游客提供半价优惠续住服务,游客完成7天风险排查,经评估可离岛。可见,三亚的思路还是很开明的,这也是受欢迎的一大原因。
海南的旅游购物,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受经济大环境影响。简单说,来的都是有钱人(以及代购),他们的消费能力、意愿极强。
加上现在出国不方便,更是到海南扎堆了,因此海南的客流一直是很好的,短期内的疫情,对这个大趋势基本没影响。
因此,免税行业在整个消费业中,复苏最明确的细分赛道。
从估值看,中免目前的估值,对应2023年,大概处于近5年估值中位数水平。如果明年是强复苏,其估值水平就更低了。因此,是有安全边际的。
?END?
▼
$中国中免(SH601888)$ $海汽集团(SH603069)$ $王府井(SH600859)$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