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时代美术馆将暂时关停展厅项目,民营美术馆仍需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
8月17日,广东时代美术馆官方微信发布文章《凛冬将至,匍匐前进》称,今年10月8日展览《河流脉搏——穿越边界交叠的世界》结束后,将暂时停止在美术馆19楼展厅开展项目,计划中的展览、收藏、出版及公共项目将延期至2023年年底之后。
广东时代美术馆表示,希望能保持一楼人民公园、多厅、咖啡厅的开放,保持周边社区里黄边情报小站和时代101的开放,并开展小型公共项目。同时,“一路向南”线上社群将维持运营、进行中的长期研究项目“三个争议的场域”也将以线上或书面形式阶段性呈现。
此前,今年6月,广东时代美术馆宣布撤出柏林米特的物理空间,转变为更为灵活自由的组织模式。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前身为广东美术馆时代分馆,由时代中国(时代地产)于2003年在广州时代玫瑰小区启动;2010年,该分馆转变注册为独立的艺术机构“广东时代美术馆”,并正式向公众开放;2018年,在柏林启动时代艺术中心。
上述文章显示,从创办、设计、建造到运营,时代中国对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无偿投入已超过2亿元人民币。
创办近20年来,广东时代美术馆已成为中国民营美术馆的代表之一。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位美术圈人士如此向蓝鲸财经评价广东时代美术馆,“当代艺术方面的学术研究探讨做得很好,口碑也很好。几乎免费,像是在用爱发电。”
时代中国并非唯一涉入艺术的民营企业,据广东时代美术馆公众号2017年的一篇文章,截至当时中国民营美术馆的主要投资方有三类:房地产商、金融企业、收藏家。
如格力地产2018年创办的无界美术馆,为青年艺术家及新锐设计师提供发声之处;宝龙地产创办的上海宝龙美术馆2017年正式开馆,主要展示近现代及当代艺术;华侨城、鸿坤集团、美的也投资兴建了多家美术馆,美的旗下的“和美术馆”更是成为知名“打卡点”。
目前,除广东时代美术馆发布“暂别”文章外,其余多家美术馆仍在正常运营中。
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暂别”或侧面印证出,资金高度依赖地产商的模式易受房地产市场起伏影响,不具有可持续性。
实际上,广东时代美术馆曾设想参照公司股份制结构,设立数十个董事以出借资金的方式来组成基础资本金,通过封闭信托的模式产生的收益来提供美术馆运营所需资金。但这一尝试并未成功,足够额度的基础资本金难以获取,几年实践下来,仅美术馆董事杜杰参与。
作为美术教育与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民营美术馆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的道路还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