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泛瘤种RET抑制剂市场潜力激发,普吉华有望成疗法首选)
8月18日,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02616.HK)披露了同类首创药物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Pralsetinib)全球I/II期ARROW临床研究的更新数据,在医学期刊《Nature Medicine》上重磅发表,引发了业界对普吉华泛瘤种疗法潜力的关注。
普吉华是中国首个高选择性RET抑制剂,其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甲状腺癌(TC)两大适应症已在中国和美国获批上市。此次发表的数据涉及NSCLC和TC领域以外的十数个瘤种,数据证明了普吉华在RET融合阳性的多种实体瘤中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普吉华应用于泛瘤种提供了初步数据支持,其诊疗价值和商业潜力进一步凸显。
《Nature Medicine》此次发表的泛瘤种研究的疗效数据,共涉及分别确诊为胰腺癌、胆管癌、神经内分泌癌、肉瘤、结直肠癌、小细胞肺癌、汗腺癌、唾液腺导管癌、胃癌、卵巢癌等的23例疗效可评估患者。研究结果显示,无论肿瘤类型如何,普吉华®均显示出强大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临床研究的主要终点总缓解率达到 57%;在中位随访时间26.7个月时,患者临床获益率达70%,疾病控制率达8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 11.7 个月。根据RECIST 1.1标准进行基线后肿瘤评估,91%的患者靶病灶缩小。
普吉华已在NSCLC和TC治疗领域充分展示了确切的临床优势,并被纳入国内外多项权威诊疗指南,包括《CSCO NSCLC诊疗指南(2021)》、美国《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2022》、《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甲状腺癌》等。结合此次公布的泛瘤种研究数据,普吉华的治疗潜力已拓展至十数个存在RET融合阳性的瘤种,有望带给患者全新的治疗机会。
根据研究资料,RET基因发生点突变和融合突变会引发多种肿瘤,包括NSCLC、乳头状TC和包括结直肠癌、卵巢癌、胰腺癌、胸膜间皮瘤、胃癌、胆管癌在内的多种实体瘤。另据估算,到2025年,全国每年新诊断的各类RET基因变异的肿瘤患者预计将达到7万人,其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普吉华可覆盖潜在适应症与患者数量)
普吉华作为强效高选择性的RET抑制剂,已被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两大适应症,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RET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和用于治疗晚期或转移性RET突变甲状腺髓样癌(MTC)及RET融合阳性TC患者。目前,普吉华正在通过篮式试验进行其他实体瘤的适应症拓展,即按照肿瘤的驱动基因“不限癌种”来选择患者治疗,这也意味着该药物正在加速患者人群和瘤种覆盖。
实际上,作为国内首个高选择性RET抑制剂,普吉华自获批上市以来就表现出强劲的市场潜力。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普吉华和另一款精准治疗药物泰吉华共同实现了超过1.6亿元的销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