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平安半年报:归母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3.9%,每股派息提升4.5%)
(图片来源:东方IC)
8月23日,中国平安公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853.40亿元,同比增长4.3%;年化营运ROE达20.4%;净利润716.76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2.73亿元,同比增长3.9%。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0.92元,同比增长4.5%。
综合金融:寿险及健康险营运利润实现589.93亿元,平安产险综合成本率97.3%
从具体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个人业务营运利润同比增长9.0%至754.37亿元,占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的88.4%。截至2022年6月末,集团个人客户数超2.25亿,较年初增长1.5%;个人客户的客均合同数稳步增长至2.95个,较年初增长1.4%。个人客户交叉渗透程度不断提升,有近40%的个人客户同时持有多家子公司合同。团体业务聚焦客户的分层经营,经营成效良好,业务规模持续增长,客户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对公渠道综合金融保费规模同比增长7.0%。
寿险及健康险方面,2022年上半年,营运利润实现589.93亿元,同比增长17.4%。其中,平安寿险推动队伍高质量转型,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26.9%,人均月收入7957元,同比增长35.1%。在渠道方面,推动代理人“三高”队伍转型,实施分层精细化管理,推动队伍结构优化。截至2022年6月末,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个百分点,钻石队伍人均首年保费是整体队伍的4.7倍,顶尖绩优人数同比增长7.7%。银保渠道、社区网格化及下沉渠道等创新渠道并行发展。在产品方面,依托集团医疗健康生态圈,通过“保险+健康管理”、“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端养老”三大核心服务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使用线上问诊的客户加保率为未使用客户的3.5倍,享有服务权益的客户贡献了46%的新业务价值。受疫情持续影响,叠加多个地区的线下展业活动受限,2022年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为195.73亿元,同比下降28.5%。
平安产险2022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1467.92亿元,同比增长10.1%;综合成本率97.3%。 “平安好车主”APP截至2022年6月末,注册用户数突破1.59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9,900万。平安产险在行业内首创车险理赔视频查勘,平均耗时仅需5分钟。2022年上半年,平安产险车险一小时内赔付案件量占比达92.9%。
平安银行2022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7%,净利润同比增长25.6%。从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不良贷款率1.02%,较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290.06%,风险抵补能力保持较好水平。平安银行零售各项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2年6月末,管理零售客户资产(AUM) 34,721.48亿元,较年初增长9.1%;“平安口袋银行”APP注册用户数14,379.85万户,较年初增长6.6%。
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2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0%。2022年上半年,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有所承压。年化净投资收益率3.9%,年化总投资收益率3.1%。中国平安表示,在长期资产供给紧缺的环境下,坚持管理资产负债久期缺口。同时通过加强风险排查、细分风险限额、强化集中度管控和投后管理等举措,有效管控投资风险。
科技赋能: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占整体坐席比43.1%
科技一直以来是平安的聚焦核心,截至2022年6月末,平安科技专利申请数较年初增加4674项,累计达43094项,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金融科技和数字医疗业务领域的专利申请数排名均为全球第一位。
其中,围绕主业转型升级需求,运用科技助力金融业务促进销售、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控制风险。如通过AI技术赋能人工坐席,2022年上半年AI坐席服务量约12.5亿次,覆盖平安83%的客服总量;AI坐席驱动产品销售规模约1,769亿元,在整体坐席产品销售规模中占比43.1%。
陆金所方面,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6.04亿元,同比增长8.4%;净利润81.88亿元,同比下降16.2%;上半年累计帮助近16万名小微企业主获得582亿元资金。
同期,金融壹账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4%至21.53亿元,优质加客户数同比增加21家至134家。2022年7月4日,金融壹账通成功通过介绍方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以双重主要上市方式回港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
汽车之家持续推动“生态化”战略升级,2022年上半年,汽车之家实现营业收入32.04亿元,净利润9.10亿元,由数据产品、新能源、二手车等创新业务模式带来的在线营销及其他业务收入占比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