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资美元债投资 迎来重要窗口期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陈书玉 2022-09-05 05: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资美元债投资 迎来重要窗口期)

证券时报记者 陈书玉

在美联储加息缩表步伐加快、通胀上扬叠加风险资产估值高企、中美利差倒挂等因素影响下,中资美元债持续承压。

目前时点如何看待中资美元债投资机会?近日,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融通基金基金经理成涛。在成涛看来,最坏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三到六个月或许是中资美元债投资机遇的窗口期。

中资美元债存量近万亿美元

在成为一名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债券基金经理之前,成涛曾经长期从事外汇和海外债券交易工作。工作至今,成涛已有10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历,他在2012年5月至2015年10月就职于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交易员,2015年11月至2017年5月就职于嘉实基金,任外汇交易员。2017年6月加入融通基金,曾任国际业务部专户投资经理,现任融通中国概念债券 (QDII)基金经理。

中资美元债一直是他重点关注的投资品种。据介绍,中资美元债是指中资企业(包括境内企业或其控制的境外企业或分支机构)在离岸债券市场发行的、向境外举借的、以美元计价、按约定还本付息的债券。中资美元债起步于2008年前后,并在过去十年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目前存量规模已接近万亿美元,成为中资企业不可或缺的融资渠道之一,也为投资者带来了相对丰厚的回报。根据Bloomberg数据,自2012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以人民币计价的彭博中资美元指数绝对回报为96%。

不过,2020年8月以来,中资美元债收益持续下跌。以人民币计价的彭博中资美元债指数衡量,最大回撤高达23%,不少QDII债券基金业绩也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撤。对此,成涛表示,主要是由于人民币升值、美国利率进入上行周期、国内经济动能放缓、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逐步暴露等诸多因素共振造成的。

中资美元债迎来配置机遇期

展望中资美元债市场的后市发展,成涛旗帜鲜明地指出,在经历了两年的风雨洗礼后,中资美元债市场已迎来重大配置机遇期,原因有三:

首先,从绝对收益率水平衡量,中资美元债已经系统性、较大幅度地高于同一发行人在境内发行的人民币债券。一方面,中美国债利差显著倒挂,3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高达3.4%,处在2008年以来最高点,3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仅有2.2%,处在2008年以来最低点;另一方面,中资企业在海外的信用利差也远高于境内。对于同一家发债企业、境内外收益率一高一低,性价比不言而喻。当前境内资金环境宽松,资产荒频现,但如果放眼境外中资美元债,境内投资者仍有很大的选择空间来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配置资产。

其次,从周期位置看,中资美元债收益率水平处在筑顶阶段,在未来一年或开启下行趋势,有望为投资者带来资本利得。自2021年以来,中美周期出现明显错位。中国经济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是实质性放缓,货币政策连续降准、降息,带动境内债券收益率下行;美国在大规模财政刺激之后放松防疫政策,导致经济过热、通胀高企,美联储今年以来连续大幅加息,带动美元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展望后市,中美周期有望反转,国内稳增长政策集中发力,猪肉等周期性通胀因素逐渐回归,流动性易紧难松,货币政策或回归正常化,国内债券收益率易上难下。而美国收益率曲线深度倒挂,提示经济衰退可能性较大,加息最快的时间大概率已经过去,市场甚至预期2023年进入降息通道,美债收益率有望反转下行,也将带动中资美元债收益率回落。

最后,美元相对人民币有望继续走强,利好境内投资者持有美元债。自2020年8月至2022年3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7.2升值至6.3附近,升值幅度达12.5%,此后又逐渐贬值至6.9,成涛认为,美元相对人民币仍有升值空间。一方面,全球经济走弱、美国相对偏强的大环境通常都是美元的升值周期,目前来看仍未结束;另一方面,美元指数在过去一年升值幅度高达22%,突破上一轮周期最高位,相比之下人民币的贬值幅度偏小,人民币贸易加权指数不降反升,这主要得益于中国较强的贸易顺差支撑。随着日元、欧元、韩元等主要出口型货币对美元汇率相继创下过去十年新低,人民币或将对美元继续温和贬值,同时贸易加权汇率指数维持相对稳定。

“在中资美元债市场经历了创纪录下跌后,投资者仍然应该相信周期的力量。钟摆偏离中间位置越远,在极值位置回摆的动能也就越大,这种时刻在中资美元债市场或正在悄然到来。”成涛表示,历史上,由于中美周期错位,境内外债券价格的相关性较低,境内投资者在当前时点配置美元债,一方面或可提升组合到期收益率水平,另一方面也可适当对冲未来一年境内银行间市场收益率环境反转的尾部风险。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