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医疗微观 | 抗肿瘤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专家:亟需规范化管理)
“抗肿瘤治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血液学毒性不良反应,因此在科学治疗肿瘤的同时,规范化管理和应对血液系统毒性事件的发生,是提升抗肿瘤治疗的整体疗效的重要举措。”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院长王建祥教授在近日举行的由中国抗癌协会科普专业委员会主办,华润生物医药独家支持的“整合发展 共创未来—整合肿瘤学发展与应用高峰论坛”上指出。
山东省肿瘤医院黄伟教授指出,不同抗肿瘤治疗手段在发挥疗效的同时,常因多种机制导致血液学毒性主要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血液学毒性反应给肿瘤患者带来感染、出血风险、病死率升高等诸多严重危害,并可能因此导致患者调整甚至中断治疗,危害十分严重。
“对于血小板减少需要全程管理,主要干预措施包括治疗和二级预防,其中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类药物等治疗手段能够明显改善血小板减少、降低出血风险、减少输注,尤其rhIL-11(Ⅰ)更有着减少血小板下降持续时间、血小板恢复更快、作用持久的显著优势,可以考虑使用。”黄伟说。
来自山东省肿瘤医院的解琳娜教授、黄伟教授和来自牡丹江市肿瘤医院的孙丽秋教授分别从放疗、肿瘤内科、血液科医生的角度提到,在肿瘤治疗手段日新月异的同时,血液学毒性尤其是血小板减少的预防和治疗也应引起关注,选择合适的药物对血小板减少进行预防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邢力刚教授认为,在肿瘤相关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处理过程中,相关药物的广泛应用,使患者血小板下降得以快速且持久的恢复,希望未来相关药物可以更好的为患者保驾护航。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王静萱教授介绍,既往的专家共识更多重点关注化疗导致的抗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但血小板减少在新型抗肿瘤治疗中同样常见且发生机制与化疗不同,也应有相应的系统性管理,因此指南/共识也进行了变迁,促血小板生长因子类药物能够减少输血依赖,因此获得指南高级别推荐,包括rhIL-11及其新一代衍生物rhIL-11(Ⅰ)、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
“肿瘤治疗进入靶向、免疫治疗时代后愈加精准,但不良反应仍不可忽视,如PD-1/PD-L1、CDK4/6抑制剂等药物引起≥3级血小板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较高,因此需要严格进行多级预防和治疗的在内全程管理,避免患者在院外因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导致严重后果,绝不能掉以轻心。”黑龙江省肿瘤防治研究所所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张清媛教授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