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卖出比亚迪,巴菲特究竟看到了什么?)
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赛道来说,巴菲特卖出比亚迪都是一件大事。
虽然,迄今为止,实际卖出的股份数量很少,但引发的动静却很大。毕竟,一个是新晋的迪王,一个是备受尊敬的股神。
原本,买和卖不过是股票市场最常规的操作,不值得大惊小怪。问题是,我们确实曾经听巴菲特和芒格说过,真正的好公司是永远不需要卖出的。
那是不是说,巴菲特对于比亚迪,也有一些不那么满意的地方呢?$比亚迪(SZ002594)$ $比亚迪股份(01211)$
虽然自知水平和股神天差地别,仍然忍不住,想要揣测一下股神卖出比亚迪的逻辑。毕竟在这件事上,猜错了不丢人,万一侥幸猜中,将会是我们投资进阶路上的一个深刻印记。
闲话少叙,进入正题。
01 国内市场的天花板究竟有多高?
前几天,比亚迪刚刚庆祝了今年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王传福还亲自点了蜡烛。按照前8个月的销量表现推算,比亚迪全年销量应该在160-180万辆,且仍然保留着冲击200万辆大关的希望。
要知道,去年全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销量才60万辆,算上燃油车才73万辆。“翻番”已经不足以形容比亚迪的增速了。
王传福公开喊话,明年的目标是冲击400万辆。然而坊间传闻,比亚迪内部的目标更为激进,大约是设定在500万辆的水平。
如果这一目标达成,按照2021年的数据,比亚迪在全球车企销量排行当中应该可以排到第六名,身后是本田和福特,距离第五名通用一线之遥。
而如果从去年的73万辆算起,用两年时间冲到400+,这样的销量成长速度,在人类汽车行业的发展史上,绝无仅有。如果真的做成了,可以吹一辈子。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比亚迪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天花板,到底有多高?
去年全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年销量是2000万辆,其中大众市场份额最高,约占了16%,这个份额略低于大众在老家德国的占比,但是也相差不太多。
放眼全球,丰田在北美市场份额最高,大约占了16%,远远低于其本土市场的47%左右,丰田在中国市场就没有大众那么威风,两家合资厂加起来销量大约170万辆,不到9%的样子。
通用在北美市场的份额紧跟大众,大约是15%,而其中国市场的份额跟大众相仿,同样在15-16%的范围。
总的来说,除了丰田在日本独占半壁江山这种特例之外,大部分汽车厂商,在单一国家的份额天花板都在15-20%,这算是一种行业普遍规律。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比亚迪明年就有可能触及这个天花板。
当然,这只是基于历史数据归纳出的结果,并不是什么不可逾越的定理,毕竟世界是在变的。就算比亚迪一举突破400万辆,成为中国市场无可争议的No.1,也不能证明它无法再进一步,挑战500甚至600万辆。
毕竟全球市场的前两名——丰田还有大众,年销量基本都在千万级。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然而,在偌大的中国市场上,怀抱远大梦想的并不只有比亚迪。在某些关键节点上,竞争对手或许确实落后一步,但绝不会从此一蹶不振。仅就本土市场而言,比亚迪面临的挑战并不轻松。
02 谁会成为比亚迪的拦路虎?
首先是插混市场。在插混市场上,能够拿出和比亚迪DM-i性能相仿的解决方案的厂商,其实有好几家。长城的DHT、吉利的雷神混动、本田的i-MMD和丰田的THS都是很优秀的混动技术,然而,这些厂商想要对比亚迪构成威胁,存在着两大基本障碍:
一是产能,二是成本。
而这两点又是相互纠缠的:只有成本够低,新建的产能才能得到充分的消化,才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一旦燃油版和插混版的价差过大,消费者就会用脚投票,而这反过来又将制约插混版动力总成的成本进一步降低。
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解释:你只做到和比亚迪一样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这是远远不够的,你还需要和比亚迪一样便宜,这样才有足够多的人来买单。
目前来看,传统车厂里,只有吉利$吉利汽车(00175)$ ,做好了和比亚迪正面对抗的准备。
像帝豪L雷神混动版,摆明了是瞄准比亚迪秦Plus而去的,且价格上还存在一定的优势。可以预想,在未来一年里,吉利大概率会完成自己主销车型的雷神化覆盖,从而成为比亚迪在插混领域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坊间传闻,吉利为雷神混动准备了超过50万/年的配套产能,虽然暂时还达不到比亚迪的量级,但也是很可观的规模了。
如果说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上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吉利基本上可以说是摸着比亚迪过河。
而在纯电市场,情况又有所不同。比亚迪面对的竞争对手要更加多样,无论是蔚小理这样已经初具规模的新势力,还是零跑、哪吒这样急需通过销量自我证明的二线新势力,以及大众ID、广汽埃安这些脱胎于传统合资车厂的竞争对手,不同价位段、不同产品策略都有跃跃欲试者。
虽然在过去两年,因为市场号召力和产能储备的原因,这些竞品并未给比亚迪纯电产品的崛起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未来一两年,随着新产品的快速发布和产能的极速膨胀,竞争压力无可避免的会越来越大。
比亚迪之所以能有如今的销量,性价比的优势是很大的一个原因。从财报来看,比亚迪造车业务的毛利率约为16.3%,在国内车厂里属于正常水平,但相对于零跑和哪吒动辄负40%的毛利率,想在性价比上继续领先,其实难度是比较大的,毕竟以比亚迪如今的体量,不可能像新势力那样赔本卖车,只能期待着新势力们尽快油尽灯枯,关门倒闭,才能从价格战当中脱身。
而这一幕何时才会到来,目前来说又是个很难预测的事情——肉眼可见,资本市场对造车的热情还远没到偃旗息鼓的时候。随着零跑和哪吒的IPO,最激烈的厮杀恐怕刚刚拉开帷幕,目前还远没到大局已定的时候。
当然,抛开特斯拉不谈,比亚迪的纯电产品还是国内销量最强的,但纯电的市场竞争肯定要比插混的竞争激烈得多。在这种情况下,指望着像去年那样的爆发式成长可以延续两三年甚至更久,未免有些过于乐观了。
03 全球化是梦想还是昂贵的陷阱?
汽车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个和政治走得很近的行业。
譬如说,欧美的汽车工会,有可能是全世界势力最强大的工会组织;而围绕着汽车产业的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在过去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史当中屡见不鲜。
所以,当我们聊起比亚迪在海外的市场前景时,首先要做的是提醒自己:这并不是单纯的性价比和产品力能够左右的事情。
何况,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与特斯拉相比,比亚迪的海外扩张,所要面临的政治压力要大得多。
在中国制造向全球出口,必然会面对贸易壁垒问题;而学习特斯拉全球建厂,则要面对着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管理风格的剧烈冲突问题。这方面,比亚迪不要说与特斯拉相比,就是与同在深圳的华为相比,恐怕也远不是同一个量级。
目前来看,在各方利益的博弈之下,比亚迪大概率还是要重复特斯拉走过的道路,在全球不同市场建立供应当地的超级工厂/生产基地,而这个过程:第一、周期会非常漫长,第二、业绩表现熟难预料。
离开了中国,比亚迪原本就不是那么给力的成本管理和品质控制能力,能不能经得起不同国家、语种和文化差异的考验呢?没有人知道。
2021年,比亚迪整车出口为1.5万辆,而最近8月份的单月出口已经突破了5000辆,预计全年出口可以达到7-8万辆。增幅当然是非常可观的,但绝对量仍然很少,明年400万辆的目标当中,出口能够贡献5-8个百分点,就已经是非常好的表现了,并且随着基数的进一步扩大,增速的降低是必然的结果。
海外市场或许可以成为几年后的增长重心,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无论从财务、管理还是供应链方面,比亚迪都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目前来看,巴菲特未必愿意陪王传福赌这一局。
04 智能化:下半场的十字路口
到现在为止,比亚迪销量的成长,和新势力们所热衷的智能化,基本上可以说是毫无关系。换句话说,相对于三电系统上深厚的技术储备,比亚迪在智能化方面,仍然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
无论在传感器、算法还是实测数据收集方面,无论和特斯拉,还是和蔚小理相比,差距不可以道里计。这种局面的出现,源于王传福的一个著名的战略判断: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上半场,比亚迪的领先是无可置疑的,那么下半场,比亚迪准备好了没有?这个问题,坊间有颇多争议。
新能源车所谓的智能化,基本上可以分为两部分:智能座舱和自动(辅助)驾驶。
比亚迪对智能座舱的重视程度向来不是太高,之前的热销产品比亚迪汉,用消费级的骁龙625芯片当成车规芯片使用,造成各种卡顿和死机的案例被很多车主所诟病,但也并没有影响到汉的销量,毕竟相比车机配置,车主们还是更看重外观和三电系统。
换个角度看,智能座舱的门槛相对还是没有特别高,只要下定决心解决,无论是语音控制还是车机的流畅度及应用问题,始终还是可以比较好解决的。相比而言,自动驾驶领域的水,就要深得多。
这方面,比亚迪选择的路径比较明确:相比新势力们热衷的全栈自研,比亚迪更愿意依赖于第三方供应商。譬如最近颇受追捧的Momenta,它们去年底刚刚与比亚迪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又譬如地平线,它们刚刚在今年四月和比亚迪签约定点合作。整合这些供应商的产品和资源,比亚迪的算盘是,在自动驾驶领域,虽然无法做到行业领先,但至少可以确保不落人后。
不过,众多新势力选择全栈自研,自然也有自己的理由。自动驾驶的算法迭代效率,和实际的道路行驶数据存在着较强的耦合性,车厂本身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车辆的道路行驶数据,但第三方供应商则没有这样的便利。在这种情况下,在算法的迭代速度上,相对于第三方供应商,车厂始终都可以占据身位上的优势。
当然,最终全世界所有的自动驾驶方案都会走向同质化(不见得是贬义),这是个难以避免的大趋势。但在这一天到来之前,相对于竞争对手,比亚迪有可能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落后于人。这种差距是否有可能对“下半场”的销量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还不得而知。
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样一种负面预期的存在,是无法被完全排除的。
结语:未来,犹未可知
坦白说,在目前这个时间点,我们既不知道巴菲特的抛售是否会继续下去,也不知道他此番决策究竟是基于何种考量。所有的一切都是未知数,我们只能基于极为有限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测。
但无论如何,作为华尔街的风向标,巴菲特的行动,对于比亚迪,甚至对于整个中国新能源车行业,都必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相信若干年后,也会成为商学院里加以讨论的课程素材。
在一切水落石出之前,作为投资者,不妨静观其变。
声明:本文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