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聊聊中国移动的股权激励计划)
昨天,中国移动公布了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细则尚待明确。激励对象不多于11000人,涉及股票数额不高于6.14亿股,人均约5.58万股。目前,基本只有行权价格是不确定的。
对于此次第二次股权激励,我们要参考看看两年前第一次的一些情况。
两年前,中国移动推出了第一次股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为55港元,涉及股份数为305601702股,涉及人数为9914人,即人均约3.08万股。行权价格是不随现金股息分红而调整的,只随分拆股、股票红利而调整。也就是说,目前价格,如果公司员工行权,是亏损的。
这两次计划的行权期和行权比例都是一样的,即第一批40%的股份在24月后开放行权,第二批30%的股份在36月后开放行权,第三批30%的股份在48月后开放行权。行权的有效期是授予日起10年。
所以,参考第一次的定价方案,估计这次行权价格也将在50-55港元之间。但不排除公司高管使坏,压低三季度业绩打压股价,把行权价定得更低。
从第二次股权激励预案看,此次无论是涉及人数还是人均股数,都显著高于第一次。如果两次均行权完成,将会增加公司总股本约4.5%。对于中国移动这种大家认为净利润不增长的公司,摊薄4.5%相当于每年分红被摊薄掉4.5%,作为中小股东,觉得很痛!
有些人认为,股权激励,会让员工更加努力工作,利好公司长远发展,我持不同意见!
首先,如果员工看好公司发展并愿意为公司更加努力工作、创造更好业绩,最好的办法就是像招商银行那样,管理人员自掏腰包在二级市场买入并锁仓。何况目前价格已经低于第一次的行权价格。
第二,行权只是权利而没有义务,符合条件的员工,是否愿意用55港元买入呢?这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要是我是员工,我更愿意在目前价格买入,而不是行权。
第三,授予期权的行权条件,虽然有业绩要求,但是从第一次方案看,基本和净利润增速无太大关系。大家看看条件:1)营运收入的增幅(注意,是收入而不是净利润);2)净利润率水平世和世界对标运营商比较的排名;3)EVA与世界对标运营商比较的排名。可以看出,第2)和第3)点就是虚设,谁不知道中国移动是世界运营商的老大?所以,这个行权条件的实现没有任何难度,甚至可能会导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出现。
所以,我对此股权激励计划持否定态度!这也是我一向坚决反对各种乱七八糟、眼花缭乱的股权计划的原因,对于奶妈中国移动也不例外,不能因为你奶子大可以乱搞。无论什么公司,搞员工股权激励的,我都坚决投否决票!基于此,本人对$中国移动(00941)$ 的投资评级从“坚决买入”下调至“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