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前中国物价形势有三大新特征!券商:CPI同比上行、PPI同比下行,剪刀差收窄将对资本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金融界
作者:子宽
金融界9月9日消息 国家统计局周五数据显示,8月全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1.2%。
当前中国物价形势的三大新特征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指出,在全球高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的通胀形势总体相对温和。这与中国超大规模经济特征、国内保供稳价政策有效落实、货币政策并未“大水漫灌”、经济需求低迷等相关。与中国过往以及当前国际通胀形势相比较,我国通胀形势总体上呈现出三大新特征。
1、总需求不足与结构性通胀压力并存。总需求不足体现在CPI中非食品分项、核心CPI与PPI同比一致下行。8月非食品CPI、核心CPI、PPI同比较上月分别下降0.2、0、1.9个百分点。结构性通胀压力体现在猪肉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中。8月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2.4%,较上月扩大2.2个百分点。
8月CPI同比未继续上冲而是有所回落,并不代表未来没有结构性通胀压力。猪肉价格虽然因近期出栏量增加而涨幅放缓,但猪周期上行周期已启动;国际能源价格近期虽然回调,但后续仍要关注供给冲击的幅度,因此对结构性通胀仍要警惕。
8月PPI下行主要源于:1)全球经济衰退预期下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传递到了影响国内;2)国内总需求不足;3)落实煤炭等保供稳价,以减少对中下游的挤压。
2、当前通胀是CPI上行与PPI下行结合,并不能简单化认为通胀是上升或者下降,而要看通胀对经济的主要影响及是否引发政策调整。今年上半年,CPI同比温和仅为1.7%,但PPI同比为7.7%,PPI高位挤压了中下游企业利润引发了制造业投资不足等问题,成为政策关注点之一;下半年,PPI持续回落缓和了利润挤压的问题,但CPI上升可能导致制约货币政策空间等问题,成为政策高度关注的指标。上一轮此种组合出现在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猪价大涨与总需求不足并存期间。
3、供需关系上对通胀的影响从需求主导转变为供给主导。疫情冲击之下,省份间、城市间的分工和产业链的畅通受到了影响,4-5月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上海、吉林等地CPI同比明显居前。当前面临的结构性通胀和输入性通胀也主要来自于供给面扰动,结构性通胀主要源于猪周期带动食品价格快速上行,输入性通胀主要来自于极端气候、俄乌冲突等导致的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波动。
9月CPI大概率弱势震荡 不排除突破3%可能
展望9月,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猪肉、鲜菜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加之上年同期基数大幅下行,9月食品CPI涨幅将有所扩大,这有可能推动9月CPI同比掉头向上。但在居民消费修复较为缓和,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供应充分的市场格局下,9月非食品价格涨幅仍将处于低位。这将对整体CPI上行幅度形成一定作用抑制。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对金融界表示,预计9月核心C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8月的基础上低位徘徊,CPI当月同比大概率在8月的基础上弱势震荡。
不过,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能源价格则依旧面临外部输入的不确定性,9月初成品油价格经历上调,7、8月份的回落的态势可能转向。核心通胀方面,未来随着疫情因素消退,回归1%以上的历史均值区间依旧可期。预计9月受节假日因素和去年基数扰动,CPI仍具备向上突破3%的可能(虽然可能性有所下降)。
国金证券认为,下半年CPI通胀抬升已成“共识”,关注明年上半年通胀超预期的潜在可能。明年核心CPI抬升,或成为CPI中枢进一步抬升重要变量之一,核心驱动或来自线下活动修复下,服务业“补偿式”涨价等。叠加猪周期启动等,中性情景下,明年上半年中枢或接近3%。
华西证券也指出,随着中秋、国庆临近,猪肉需求逐步回升,或将带动猪肉价格上涨,CPI上行趋势仍将延续,短暂破“3”概率仍然存在。
粤开证券认为,下半年和明年我国通胀的总体格局可能是:CPI持续上升,个别月份突破3%;PPI持续回落,年底短暂反弹后明年再度下行甚至出现负增长。从驱动力看,输入性通胀仍存,但可能有所弱化;结构性通胀压力上升。
一是全球经济生产从效率模式转到安全模式,导致效率下降和成本上升。
二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国内通胀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外依赖度高的油气能源和周期属性较强的工业金属。
三是国内新一轮猪周期启动将成为结构性通胀的主要贡献因素。
四是极端气候、俄乌冲突等导致国际粮价大幅上涨。
五是前期消费刺激政策如车辆购置税减免、以及各地推出的消费券等行动,将带动消费从低位反弹,边际上推动CPI上升。
PPI-CPI剪刀差收窄 企业、居民、政府和资本市场将受重大影响
罗志恒指出,CPI同比上行、PPI同比下行,PPI-CPI剪刀差收窄将对企业经营、居民生活、政府收入、资本市场等产生重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其一,居民与企业之间、上游与下游行业之间利益再分配。CPI同比上行在推高居民生活成本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销售收入;PPI同比下行降低了下游行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增大其利润空间。
其二,财政收入增速可能下行,中西部资源型省份财政收入增速和占比可能下行。我国的财政收入与PPI同比高度相关。今年1-7月我国中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速远高于东部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山西等地区受益于煤炭价格大幅上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同比分别高达34.0%和27.6%。
其三,财政和货币政策空间收窄。当CPI连续突破3%甚至达到4%时,货币政策持续宽松就面临继续推升通胀的风险,存在一定掣肘。当CPI持续上行、PPI下行,一方面财政收入下行,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有必要加大对中低收入人群生活的补贴,避免受到物价上涨的冲击,减收增支造成财政压力。
其四,资本市场感知到政策空间收窄后将提前反应,风险偏好下降,市场产生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