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万科2022半年报分析:好多了)
这篇文章,是我对万科半年报的分析,还有接下来对万科的投资思路。
先说说上半年万科的经营情况:
1、从行业来看,中国房地产开发行业,上半年销售金额6.6万亿,下滑29%。
这种动销不畅,以及政策的高压,让开发商们纷纷开始观望,直接结果,就是新开工面积下降34%。
房子不好卖,也间接让房子的原料——土地,变得不好卖了,上半年土地成交面积下滑54%,平均溢价率4%,去年是17%。
2、万科上半年销售金额2153亿,下滑39%,新开工面积1069平米,也下滑了39%,都比行业下滑要严重。
以上当然不是好现象,但地产的大头在下半年,等到全年销售情况出来后,需要再观察,看是哪里出了问题。
3、看完销售,来看营收。
万科上半年营收2069亿,增长24%,这个增速虽然很漂亮,但大头开发业务,结算的是前面几年的销售,实际销售情况第2点已经讲过了。
分业务来看营收:
开发业务1789亿,增长24%,占比86%;
物业服务122亿,增长42%,占比6%
物流仓储19亿,增长39%
商业40亿,增长10%出头
租赁15亿,增长10%出头
虽然物业和物流业务增速高,但架不住开发业务底子大,万科的基本盘还是在开发。
4、整体毛利率20.5%,下降2.5个百分点,其中大头开发业务毛利率21.9%,下降3.1个百分点。
毛利率下滑,从行业形势来看,是因为拿地成本不低、售价受到限制造成的,从拿地到出售这中间有个时间差。
关于毛利率的未来走势,我相信管理层的判断——毛利率短期是有很大压力,但最终会向正常毛利率回归的。
逻辑上很简单,原来是面粉、面包都贵,后来突然面包限价,但贵面粉已经买了,未来的话,面粉和面包间的正常利润空间,会出来的。
5、归母扣非净利润117亿,增长9%,归母扣非净利率5.7%,去年6.4%。
从毛利率到这个比率,中间的损耗率,今年是14.8%,去年是16.6%,今年万科的成本控制做得很不错,主要变化点是:
销售费用48亿,增长12%;管理费用48亿,还少了1亿;财务费用2亿,减少15亿。
销售费用增速低于营收,主要是因为公司的营销支出做了控制,效果不错。
在营收增长的背景下,实现管理费用下降,这个确实挺少见的,万科还是良心的。
财务费用方面,万科存量债务的融资成本4.08%,上半年新增成本3.59%,这么大的公司、这么大规模的债务,能控制财务费用这么好,不容易。
除了以上主要变化,还有合联营投资收益-3亿,去年22亿。
我看了报表附注,主要是联营企业的亏损9亿左右,说明上半年这个市场,对操盘能力一般的地产企业来说,实在是个绞肉场。
6、从投资来看,万科规划和在建项目大约8600平米,货值至少1万亿,按照现在卖的速度,卖个2-3年没啥问题。
再加上,已经到嘴边的已售未结6600亿左右,所以万科的投资整体不需要太着急,业绩说明会上,管理层说了,现在投资的标准已经很高了。
以上是半年报的观察,然后讲讲我现在对万科这个生意的看法:
1、房地产是个空手套白狼的生意——借钱买地、生产外包(建造)、合伙销售,存货又很压资金,所以必须靠杠杆把ROE撑上去。
既然是高杠杆生意,就跟银行的逻辑是一样的,比的不是行业顺风期谁跑得快,而是谁的眼光长远,坚持不做错的事。
很明显,加杠杆、扩规模、弯道超车,就属于错的事。
这事以前顺驰干过,15年以后,恒大、融创等又干了一次,结果怎么样,我们也都看到了,而且我估摸着,未来还会有这种公司出现,因为这是人性。
2、在这种行业,其实对企业文化的要求相当高,就是坚持做对的事情,即关注用户、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不犯大错,不作死。
在这方面,万科一直是优等生,这个大家有目共睹。
当然,现在一些地产商的产品水平、服务能力,已经不输给万科,但要说均衡发展、不犯错误,万科是相当优秀的。
3、万科2021半年报出来后,我很担心当时发现的“操盘能力参差不齐”问题,而这是由房地产开发的生意模式决定的——每个项目都是从头开始、标准化很难做。
在这一点上,上半年万科在努力地应对:
一方面,对产品线进行迭代,在一些重点项目试着做产品力提升;另一方面对于重要、复杂的项目,由总部把控关键节点,努力确保项目不出问题。
这些动作,大概率是能见到效果的,万科是有操盘能力的。
比如业绩说明会上,郁亮表示,在浙江这个房地产企业竞争最激烈的市场,万科依然是做得最好的那几家,万科做复杂项目的能力,哪怕放到国际上去比,也是领先的。
但我认为,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房地产开发这个生意模式,因为这个生意就是这样的,他天然不是最棒的那种。
4、至于未来市场空间,我非常同意管理层在业绩说明会上的说法——这个市场需求大得很,而且我们要始终相信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追求居住改善的力量。
总的来说,我认为万科的生意模式,并不是最好的那种,但公司的文化和能力,是相当不错的,公司管理层在努力地把这个生意变得更好,财务数据也在反应这些。
5、对于我自己而言,因为万科生意模式不是让人垂涎的,所以我目前的想法是,未来不再追加投入,并在售价能公允反映公司价值的时候退出。
需要说明的是,最近你们看到我对很多持股的观点,都是在合适的售价时退出。
我这么做,并不意味着这些公司不好,事实上,我手上的公司——哪怕是鲁泰这个我天天抱怨想卖出的公司,没有一家是所谓的烂公司。
如果不是我把自己的标准提得很高(3家,最多5家,是我认为最顶尖的投资对象),这些公司中的任何一家,如果在合适价格买入,长久来看都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未来我的投资方式,会是越来越接近巴菲特芒格的方式,即永远拿最好的投资机会,作为机会成本,检验新投资机会的吸引力。
这个朴素的道理(机会成本)是具有普适性的,对不同人的不同之处,是每个人对不同投资机会吸引力的判别能力。
原理上,如果你有100%的把握,你应该发现一个更好的,就马上卖出手上所有持股、一把梭哈那个更好的。
但是,我暂时没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会选择不急于出手,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更明确的思考结论或时机出现。
我这种办法,当然看起来没有那么洒脱、甚至会给人一种拖泥带水的感觉。
这背后,反映的是我对自己投资能力的保守态度,以及对“世界不可知、股市是个神经病”这一判断的经验信任。
所以最后,我必须要提醒各位:
每个人的钱,都只能代表自己的想法,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
所以,别人的做法和想法,都只能成为你的参考,最终的投资决策,一定要自己独立做出。
千万不能跟着别人、人云亦云、盲目抄作业,否则,总会有意见不一致的那一天,那时候,你就会体验到不知所措的痛苦了。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恒生指数(HKHSI)$ $万科A(SZ000002)$ #2022年中投资炼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