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深圳的底气来自哪儿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卓泳 唐维 2022-09-14 05: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深圳的底气来自哪儿)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卓泳 唐维

近期,深圳欲加快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的消息在业内悄然流传。虽然拥有着全国第一、全球第三股票市值的车企巨头,但很少有人会将深圳和“汽车之城”这个标签联系在一起。

然而,日前深圳一场 “政情通报会”上透露出的消息算是“官宣”了此事——深圳市工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将打造“全产业的汽车城”。据悉,深圳正抓紧编制汽车城项目规划。

不可否认,按照发展传统汽车工业所需要的资源禀赋来看,深圳可谓“资源贫瘠”,土地面积小、产业空间受限、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但汽车产业的技术革新所带来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正朝着有利于深圳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发展汽车工业所蕴藏的巨大红利,也让包括深圳在内的诸多城市心动不已。

深圳打造“全产业汽车城”背后有何深意?在全国若干汽车强市群雄环伺之下,深圳有望凭借哪些“杀手锏”突出重围?在汽车产业技术不断更迭之下,深圳要怎么干?

为什么?

五大理由剑指汽车之城

深圳是全国制造业强市,整体的工业结构较轻,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因此,一直以来大家对深圳发展汽车工业抱有疑虑。然而,进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全产业汽车城”的内涵焕然一新,给深圳打开新的机遇之窗。

深圳市工信局副局长何志梅在上述“政情通报会”上透露,深圳建设“全产业的汽车城”,要从汽车的整车到电池,到三电关键零部件,甚至到其他的相关配置,打造一个综合产业链条的汽车城,涉及链条包括整车、电池、三电、汽车后市场、智能网联等,这是一个高技术引领的方向,在全国来说深圳这方面的优势最大。

实际上,深圳一直在持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尤其近些年步伐开始加速,这背后有怎样的深意?证券时报记者结合观察和业内访谈,梳理出深圳发展新一代汽车产业的五大理由。

第一,《深圳统计年鉴2021》数据显示,2020年深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构成中,计通设备制造业占比高达61.4%。粗略计算,计通设备制造业贡献了深圳近23%的GDP。由此可看出,深圳的工业结构呈现“一业独大”的现象。

在该行业增速近几年明显放缓的背景下,着手培育第二支柱产业显得尤为重要。“深圳要培育第二支柱产业,至少要占工业产值的20%,长远要实现万亿产值,只有汽车工业才有那么大的规模。”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创新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周林表示。

第二,从产业自身看,目前全世界制造业的演变都在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汽车无疑是这场数字化浪潮中的“弄潮儿”,搭载了“大脑”的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全球汽车界兵家必争之地。广州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运营中心副总经理吴政铭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横跨汽车制造、信息通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等学科及产业领域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规模可超10万亿级,是全球任何一个汽车强国都在积极布局的产业。

“过去传统汽车在全球的规模有多大,现在新能源车的规模就会有多大,这将是一个完全替代的过程。”隆中对策智库执行长金心异表示,这个产业对深圳来说是一个增量,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从全球范围来看,所有工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几乎都离不开实力雄厚的汽车产业。以国内城市为例,工业强市也都是汽车强市,如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汽车年产量都在200万台以上,所以,要成为一个工业强市,汽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选择。吴政铭表示,当前有汽车产业基础的城市均在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只不过该产业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仍在探索中。

第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契合深圳产业空间特点。周林分析,深圳土地资源紧张,产业空间受限,但随着汽车制造工艺的演变,造车所需要的巨大空间从一个必要条件,正在变成充分条件。“汽车工艺的革新大大降低了汽车工业的占地,比如特斯拉在上海的工厂,9平方公里未来的产能可以超过100万台,深圳如果拿出5~6平方公里,就有可能实现50万台的产能,直接创造接近1000亿元的工业产值。”周林表示。

最后,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能“引爆”深圳电子信息技术这一优势内核。深圳股权投资机构合创资本管理合伙人唐祖佳分析,随着传统燃油车向智能网联汽车逐渐过渡,汽车这个工业产品已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可形象比喻为,从一个“铁疙瘩”变成一个电子信息产品。汽车变身之后,以往传统车身里最关键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占比最重的硬件,逐渐被电池、电机、电控取代。他认为,电子信息技术在汽车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正好与深圳的支柱产业吻合,深圳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凭什么?

IT龙头企业聚集

产业链要素齐备

“国内城市发展智能汽车产业,没有谁比深圳更有基础和实力。”金心异表示。

先来看看深圳手中的牌。首先,电动化方面,电动车最关键的“燃料”动力电池最初跟随消费类电子的发展进入了深圳,比亚迪正是从手机电池逐渐切换到电动车电池业务。

其次,智能化方面,智能网联汽车工业的价值构成当中约有30%来自IT产业,这恰好能与深圳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有效衔接。

最后,深圳具备一定的汽车工业基础。上世纪80年代,深圳引进东风汽车尝试发展汽车工业,虽然当时整车业务没有发展起来,但建立了一定的汽车产业配套基础。2003年,比亚迪进入汽车工业,并坚持全产业链发展,给深圳汽车工业打下了较好的基础。2011年,长安雪铁龙汽车落户深圳,虽然后来发展不理想,但为深圳争取到了一张非常重要的牌照,留下了一座汽车整车工厂,为深圳汽车工业的集聚发展留下了底子。

“目前深圳正面临着发展完整的汽车工业的难得机遇,抓住这个机遇对深圳巩固工业强市、制造强市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周林表示。

再来看看深圳的企业基础。虽然深圳的整车品牌数量很少,但实力很强,比亚迪凭着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e平台3.0等技术,给深圳塑造一张闪亮的名片。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深圳打造“全产业汽车城”的过程中,比亚迪可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整车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核心配套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例如,比亚迪在深汕合作区主要做新能源车的核心零部件,这将对深圳的整车项目形成良好的补充,同时对深汕合作区的汽车产业链集聚,起到非常大的带动作用。

作为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机、电控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车企,比亚迪一直扎根深圳,并正布局深汕,看中的是深圳及周边的三大市场环境优势:一是深圳具有“双区”驱动和叠加的区位优势;二是深汕合作区具有产业体系拓展、城市功能延伸的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三是深圳持续加大营商环境的改革力度,能让企业安心发展。

另一家IT巨头腾讯也早已开展与汽车相关的业务布局。就在今年,腾讯推出行业首个专为智能汽车打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腾讯智能汽车云。腾讯智慧交通和出行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方案以可信的行业云平台为基础底座,一站式集成了自动驾驶研发与运营工具链、智能驾驶地图、运营服务等全方位能力,为行业提供低门槛的定制化平台和工具链(aPaaS),助力车企在智能汽车研发、运营各环节的降本增效。该负责人表示,现阶段,汽车、交通和智慧城市协同发展,是腾讯产业互联网中重点投入的领域。

作为重要的智能网联汽车方案供应商,华为从2012年起就开展了汽车产业的相关研究。2022年7月初,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曾透露,“华为在汽车业务上一年花掉十几亿美元,汽车业务是华为唯一亏损的业务。”据了解,华为2022年研发投入将超过12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流入了“重仓”的智能汽车领域。凭借持续多年的高投入,华为如今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方面的水平已经处于国内顶尖阵营。

不仅龙头企业聚集,深圳智能汽车制造供应链上的细分龙头也很齐备。如激光雷达供应商方面,深圳有大疆览沃、昂纳科技、速腾聚创等;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圳除了培育出本土新兴科技企业元戎启行、裹动智驾等,还吸引了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头部自动驾驶企业落户深圳。另外,借助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深圳还拥有一批领先的电子元器件和模组封装企业。

有核心企业的深厚布局,也有细分龙头的产业配套,叠加深圳丰沃的营商土壤、特殊的立法权等软实力,深圳打造汽车城无疑具备很强的后发优势。

缺什么?

仍需借力传统产业链

打造“全产业汽车城”,深圳家底殷实,但也并非应有尽有。由于汽车产业链长、涉及面广、带动性强、国际化程度高,几乎没有哪家企业或者哪个城市能单枪匹马撑起全产业链,唯有充分融合和借力,才能既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又能实现1+1>2的效果。

深圳还缺什么?唐祖佳分析,缺的是传统汽车执行部分,主要是机械和结构件。“深圳现在强的部分是感知和大脑部分,深圳不论是用并购还是自己做新型解决方案的方式,都要补上执行部分,因为那是汽车必不可少的。”他表示,补上传统产业链上的这些“铁疙瘩”,深圳的汽车产业链会更完整。

在补短板的过程中如何借力?实际上,传统汽车向新能源车产业更迭的过程,并非完全地弃旧图新,传统链条中部分生产要素的价值值得被重新审视。众所周知,国内汽车产业几大重镇如上海、广州、长春等,占据了中国传统汽车产业的大半壁江山,然而在产业变迁之下,汽车工业在近年出现了产能过剩。但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时代,部分落后产能中的部分产品也有机会实现“旧貌换新颜”。唐祖佳认为:“从产品来说确实竞争力不强,但如果把这个产品装上‘大脑’,或许就能派上用场了。”在他看来,深圳可以在全国几个汽车重镇搜罗相关的生产要素,并进行价值重塑,以深圳龙头公司对其进行并购或入股的方式,来整合相关要素和资源,助力深圳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得益于智能手机时代的产业积累,深圳在智能汽车产业链已拥有以华为为首的方案供应商,以及以比亚迪为龙头的整车厂商。而在上游的芯片、中游的一级供应商方面,国内市场格局未定,深圳基于强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具有后发优势。

在市场格局不断演变的过程中,深圳有一批被过去的手机行情带动起来的芯片和模组公司,正往车规级转型,以及在过去没有的新型传感器领域,深圳都具备弯道超车的机会。“无论整车方案还是一级供应商,或是最核心的芯片和传感器领域,深圳都有机会出现龙头企业。”唐祖佳表示。

怎么干?

强化和细化顶层设计

加大力度支持重点企业

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角度来看,深圳发力汽车产业链,打造“全产业汽车城”,是基于深圳优势所作出的“优中选优”。

记者从业内人士方面了解到,传统汽车供应链企业的毛利率一般在15%~20%,中位数为17%~18%。而智能网联汽车一级供应商中的新型软件、芯片、传感器等,以及目前市场上投入还不太大的汽车信息安全领域,刚开始进入市场时还可以保持相对较高的毛利。

“深圳在全产业链上都有相关的公司,只是强弱不均,如果深圳能率先参与上述这些新的技术领域,就能赚取较高的利润。”唐祖佳表示,行业的毛利率会随着产业发展阶段而波动,从长期来看,一旦技术扩散和稳定了,入局者众多,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就会回归,所以深圳可以抢占当前这个阶段的先机。

事实上,“全产业汽车城”的谋划在深圳政府的多个文件中早有端倪。今年6月,深圳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在深圳拟重点培育发展壮大的“20+8”产业集群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位列其中。8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条例》解决了智能网联汽车无法准入、无法登记、无法合法上路、无法开展道路运输等关键问题,对推动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法规支持。

深圳在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迈出了顶层设计的重要一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这种制度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和更有针对性。周林表示,首先在顶层设计上,深圳要有认识上的改变,就是要发展国际一流的汽车城,而且是全产业链的汽车城,就要大力出台对汽车整车工业的支持政策,而不只是对汽车电子、汽车动力电池、智能驾驶、车联网等细分环节方面提供支持。

其次,要充分发挥深圳的创新精神。造车新势力没有一个诞生在深圳,这与过去的产业政策不无关系,此前的产业政策一直强调发展智能网联领域,而不是全产业,但深圳有这样的条件,要鼓励深圳企业从商业模式、技术路径等方面勇于创新。

最后,在产业导向上,深圳应持更开放的态度。汽车工业的产业链条很长,附加值也比较高,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很重要,深圳要创造条件去积极拥抱相关的项目和企业落地深圳。

具体到扶持企业层面,唐祖佳表示,手机产业链上有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也试图转向汽车产业,“政府可以牵头帮助这些企业转型,为他们与车企牵线搭桥,寻求合作机会。另外,政府还能帮助企业做商业并购,加强产业链的整合。”

周林认为,深圳现在对比亚迪的支持力度很大,下一步要推动比亚迪向智能化方面上做更大的投资。“比亚迪的三电系统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但在智能驾驶方面对标特斯拉尚有不小差距,应鼓励比亚迪补齐短板,提升在智能驾驶这一端的技术能力。”他还认为,华为的汽车板块业务,大部分没有在深圳,所以深圳应该推动华为把更多汽车业务在深圳落地,特别是利用华为在这方面的能力,来吸引更多整车厂来深圳落地。

给予政策、资金,吸引人才或许其他城市也能做到,在金心异看来,深圳应利用“双区”叠加的优势,尝试打造外循环试验区,在吸引国际人才、国际资金和技术方面先行先试,“不仅仅是发工作签证,而是真正允许各类国际人才在这里百花齐放,允许资金和人才自由流动,技术和资源自然就能在这里充分聚集。”金心异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