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豆瓣等社区平台推盲水印功能,如何守护用户的隐私边界?)
图片来源:东方IC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爆料称,发现某社区平台在App与网页端的截图中均出现了盲水印功能,包含用户UID等信息。
今年初,另一社区平台豆瓣也推出了盲水印,已登录的用户在截图时可能会显示其账号ID,包含UID、TID 及带时区的完整时间。
分析认为,类似上述的社区平台,或通过加入盲水印功能,建立友好的讨论环境、并聚集起更多观点相似的人群,来营造更符合平台基调的社区氛围。
平台的此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呢?业内普遍认为,首先要看平台设置的盲水印包含了用户何种信息,在搜集信息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用户有知情权,平台应在设置盲水印功能前,对用户进行告知。
豆瓣等社区平台先后测试盲水印功能
针对平台上出现的盲水印功能,平台相关人士回应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近期,站方在小范围进行了实验功能测试,短时间测试后,该实验功能已下线。不过,官方并未说明该测试的具体目的。
据悉,该社区平台的盲水印用肉眼难以分辨,在用户截图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提醒,但经过检测工具测试或使用图片处理软件调整色调之后,包含用户UID(身份证明)等相关信息就会显现。
通俗而言,若用户将网页信息截图后转发给其他人,尽管已经过多次传播,终端仍能通过特定的图片检测手段追溯到该图的第一手传播者,并通过UID或TID(自主知识产权的对象注册码)认定用户身份。
今年初,豆瓣也推出了盲水印功能,已登录的用户在截图时可能会显示其账号ID,包含UID、TID 及带时区的完整时间。
彼时,豆瓣回应称,这是新增的“小组内容防搬运功能”,小组组长可以在“小组管理→小组内容防搬运设置”开启或关闭,开启后,对该小组内容进行截图时,截图上将自动生成经加密的【截图用户ID、被截图帖子ID、截图时间】信息。
对于已开启该功能的小组,在小组帖子下方可以看到「内容出自xxx小组,该小组已开启防搬运功能」的提示。
豆瓣表示,该功能目的是保护原创信息产权,在发生信息传播问题时可通过“盲水印”溯源,既可以验证图片真实性、防范截图伪造,也能方便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追责,精准打击问题源头。
专家:设置盲水印功能前应先告知用户
相关专家表示,平台设置截图盲水印或出于三方面的考虑,一是企业有保密需求,如发生信息泄露的情况,水印可以帮助溯源追责;二是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目的;三是如果出现安全事件,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取证。
可是,平台的此种行为是否合理合法呢?
业内普遍认为,首先要看平台设置的盲水印包含了用户何种信息,在搜集信息时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平台应在设置盲水印功能前,对用户进行告知,用户有知情权。
分析人士认为,上述社区平台的作法有点欠妥。尽管官方回应称仅进行了短暂的实验后便将盲水印功能下架,但在整个实验期间并未公开实验行为,也从未告知被实验用户账号正在进行实验。
“不难想象,假若不是先由用户发现图片中的‘盲水印’,进而上传至社交平台引发舆论,该实验的走向是否如官方所说的短期下架,还是持续推行仍是一个未知数。”
“盲水印之所以引发不少网友反感,根本上是对用户知情权的藐视。作为一个线上用户社区平台,用盲水印进行信息保护固然没错,但平台也应该停下来想清楚,无论是信息溯源,还是问题追责,软件所服务的始终都是用户。尊重用户的知情权,也就是尊重社区创立的初心。”上述分析人士表示。
如何守护用户在社区平台上的隐私边界?
归根结底,大数据时代下,用户在社区平台上的个人隐私边界在哪里,是一个重要问题。财经评论家水皮认为,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是伦理问题,是关乎科学伦理和社会法律秩序边界的问题。
目前,隐私边界普遍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私有边界,即只有本人知晓这部分信息并且有权对其进行处理,二是共有边界,即除了自己以外,他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信息。
而社交媒体大大拓展了隐私的共有边界,例如,豆瓣通过加入盲水印功能,建立友好的讨论环境、并聚集起更多观点相似的人群,来营造更符合平台基调的社区氛围。
而对于用户而言,谁能够和自己共同拥有信息,是无法估算和控制的。“盲水印毕竟包含个人信息,作为一个社区平台,豆瓣在这方面使用个人信息,并可能间接致使相关信息广泛传播,多少有侵犯隐私的嫌疑。或许正因如此,豆瓣小组已会明确提示已开启防搬运功能,用户不至于完全没有知情权。”分析人士表示。
法律专家认为,公私界限的混淆使得网民与网民之间的隐私边界变得更加复杂甚至失控。同时,社交网络中存在的隐私问题不止是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博弈,也是用户与技术之间的抗争。在用户与技术之间这场不平等的抗争中,使用者的隐私便成了最大的牺牲品。
那么,平台应如何妥善处理此类问题呢?腾讯大数据法务合规总经理王小夏指出,应该搭建跨部门、跨业务、跨系统的数据和隐私保护团队,通过科学规范的安全管理流程和健全的安全技术体系,充分保障用户权益,实现用户对个人信息的控制,为用户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在线环境。
业内律师则建议,应要求互联网平台承担更多的个人隐私保护责任。同时,网信部门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更为明确的互联网平台管理细则,以便加强监管,明确互联网平台在网络隐私保护领域应当承担的责任和相应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