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仲量联行: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抢滩上海办公市场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张淑贤 2022-09-19 18:11: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仲量联行: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企业抢滩上海办公市场)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里的重点行业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接近681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突破350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50%。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前20中,中国品牌占据半壁江山。

作为新能源汽车之都,上海在“研、产、销”全方位占据全国高地,产业 “低碳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下,吸引了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上从三电系统到整车研发,从车载芯片到智能驾驶,全行业内众多企业纷纷入驻上海。

仲量联行中国区研究部总监姚耀表示:“随着产销增长以及智能技术突破,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更多元的产业生态。上海在全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我们预计将有更多相关企业进驻上海,并成为上海办公楼、产业园需求来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就研发而言,上海依托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等方面根深蒂固的产业基础,汇集了行业内众多人才,拥有丰厚的研发资源和实力。结合新能源汽车车载系统、智能驾驶等应用场景,众多零配件企业、AI智能技术公司、以及整车品牌研发机构,相继选择进驻上海,以求创新突破,引领行业发展。

仲量联行上海商业地产部产业园区总监俞则人表示:“上海产业园区内承载了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租赁需求,以整车品牌商为例,许多公司选择在漕河泾、张江、市北等产业园区板块内的独栋项目作为其总部与研发中心。张江集成电路半导体等产业基础成为车载芯片以及造车品牌研发的办公首选地之一;金桥板块借助其传统制造业的优势,吸引了众多新势力品牌以及智能技术公司。”

就生产而言,2021年上海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1600亿元,产量达到63.2万辆,位居全国首位。上海新能源汽车品牌梯队完整,内外资齐头并进,疫情期间特斯拉计划在上海设立第二工厂,进一步提升产能。上汽等传统汽车厂商深耕上海,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借助长三角枢纽城市的作用,产业上下游企业纷纷布局上海,从零件到整车,助力上海成为新能源汽车在全球供应链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便捷的板块,逐渐受到车企上下游公司关注,例如临近临港工厂区域的前滩、后滩板块,以及虹桥交通枢纽和临空板块,临近交通枢纽的办公物业吸引了许多零配件企业和车载系统等公司承租。

本地活跃的终端需求持续推动上海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发展。2021年,上海以全年销量超24万辆蝉联全国各城市榜首,同时以62万辆的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一。即使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响,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仍领先全国。庞大的销售端市场需求,帮助车企在上海完成产业闭环,同时众多外资汽车制造商也选择立足上海,扩大其中国市场布局,纷纷设立设计、研发和展销中心。部分外资汽车品牌选择中央商务区拓展其业务。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众多企业,在上海办公楼及产业园区市场中落子布局。在《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中,上海明确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发展高地”的目标,到2025年,上海新能源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产值突破3500亿元。9月初,上海发布《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细化了产业空间布局,临港、嘉定等产业聚集地功能将进一步提升,为新能源汽车在上海发展奠定新格局。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