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底捞4名执行董事请辞,推行轮值COO计划,小料涨价到11元引热议)
出品:创业最前线
9月22日消息,据澎湃新闻报道,昨日晚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宣布了一项董事会调整,杨华、刘林毅、李瑜及杨立因工作调整已各自向董事会请辞以辞任执行董事,于2022年9月21日起生效。四人将继续担任各自目前在海底捞集团的其他职务。
海底捞在公告中解释称,随着疫情逐步缓解,海底捞在中国内地及其他地区的餐厅经营业绩有所改善,“啄木鸟”计划带来了积极成效,今后一个精简强化的董事会结构将提高海底捞的决策效率,优化董事会与高级管理层的角色划分。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请辞的4名执行董事,为海底捞餐厅运营、产品食安方面的“大将”,均在去年8月被任命为执行董事。
此外,海底捞还表示,已采纳并计划实施轮值首席运营官(COO)计划。
据该轮值计划,大区经理、各职能部门部长或总监及各委员会主任在符合特定条件后,均有资格参与轮值计划。每一轮值首席运营官的选定和连任,需由首席执行官提名并根据公司任免流程进行任命。
海底捞方面表示,轮值计划可以让相关人员对本公司的整体管理政策,及不同业务领域和地区的管理流程拥有更全面及宏观的理解,并将他们的专业及经验应用于海底捞运营的日常管理。
目前,海底捞的首席运营官为李瑜和王金平,分别负责大陆地区,港澳台及海外地区。
近日,福建一位网友吐槽某家海底捞的小料涨价到了11元,引发热议。
微博话题#网友吐槽海底捞小料涨到11元#下更是有大量网友讨论,有人认为这个价格实在不值,也有人觉得可以理解,物价都在涨,餐厅调整定价很正常。对此,该店家也回应道,每家门店价格都是不一样的。
而据海底捞2022年半年报数据显示,期内营收总额为167.64亿元,同比下降16.6%;净亏损为2.67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9650万元,减少了376.9%。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海底捞共有1435家海底捞门店。其中2022年上半年,新开设门店18家,还因“啄木鸟计划”而关停26家。
而截至2021年6月30日,海底捞门店数量为1597家,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新开129家门店、关闭291家门店,净减少162家门店。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7月11日海底捞曾发布公告,计划将分拆海外业务在港交所主板单独上市,7月13日,特海国际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截至9月22日15点33分,海底捞股价15.02元/股,跌3.47%,总市值837.21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