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 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

来源:证券时报网 作者:张淑贤 2022-09-28 14:2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发布 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

9月2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布《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简称《规划》),这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旨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陆域总面积 5.6 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 4.7 万平方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长三角约1/6的陆域面积,承载了长三角 1/3 的人口和约 1/2 的经济总量。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规划》不是传统法定规划,而是各城市合作协商的共识性文件,重点在于描绘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大都市圈发展的共同蓝图,以及各城市携手共进的路径举措。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其中,加速提升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巩固强化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绿色化工、汽车制造;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航空航天、海洋产业。

以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为例,生物医药产业以张江、苏州工业园区为核心,联动各级各类中小集群,全面探索跨界创新,全力推进生物制品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探索临床研究与转化能力,实现国际影响力的研发外包,同时推行异地监管、 VIC8 新药孵化模式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按照苏沪引领、无锡、宁波、南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形成上海、苏州两大产业链体系,发挥无锡、宁波、南通中端制造优势,集中力量做好芯片设计及高端生产。在苏沪锡通以外,鼓励多地同步发展具有关键技术的中小企业集群,共同完善产业链条。

高端智能装备产业按照常苏甬三核、沪通为辅、多集群布局的发展思路,全面加强高端智能装备制造的整体实力。常州围绕高端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的核心技术及生产环节重点发力,同时突出轨道交通制造业技术和生产的全面自主,形成出口优势产品;苏州聚焦机器人本体、智能装备集成、工厂数字化发展;宁波围绕工业互联网、关键基础件、高端装备,努力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上海发展高端数控机床; 南通重点发展智能专用设备与增材制造设备等,同时在海工装备方面,加强与舟山错位互补。湖州以智能物流装备等为重点,加大与苏州 吴江等地联动发展,加快培育长三角智能物流装备先进制造业集群。此外,嘉兴等将加强与周边联动,强化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特色。

新能源产业规划提出合理推进新能源产业,形成以上海、南通、 湖州为核心的三大基地,重点发展风电氢能装备、储能产业集群,实现绿色循环产业 的全面提升。

《规划》同时在上海大都市圈探索区域碳排放交易与碳金融制度的创新体制建设,引导培育碳交易咨询、 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碳交易服务机构,依托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织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企业债券,将都市圈建成全国重要的碳交易平台和碳金融创新中心。

9月27日召开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实施推进会指出,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是上海与周边八个城市的“大合唱”,与南京、杭州、苏锡常、宁波都市圈等互为腹地、相互促进。要在现代化都市圈建设上率先展开探索,在完善城市化发展战略上率先走出新路,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创造新的鲜活经验。要汇聚资源、整合优势、联合起来,打造世界级都市圈,提升整体竞争力、赢得发展主动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机器人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