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守正——带投资人穿越迷雾)
执笔之际,北溪管道爆炸,核武阴霾重现,整个世界正变得高度不安定,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人类的脆弱和无知。
美元指数在本季度创记录攀升,全球资产大幅下挫,港股创下11年新低,英国养老金危机,如今又轮到了瑞士信贷。我依稀记得2008年的国庆节,也是在这样的阴霾下度过的,在市场久了早晚要经历周期,经历危机,我们也一直为此准备着。
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很多投资人却在追加认购我们基金,非常感谢这份长期信任,这是我做基金产品的重要动力,我个人近期也持续追加公司产品以实现更深度的绑定和利益共担。
我一直把投资视为生存游戏,追求持久而不是一时的得失,这个季度我们在消费和互联网领域,逆势增加了研究力量,请来了两位有丰富经验的分析师,希望我们能在覆盖深度和广度上继续精进。这也是熊市给我们的礼物之一,不去追求能力(认知)以外的东西,而专注于能力本身,我相信会水到渠成的。
我们在配置上更关注当下的现金流以及对应的分红和回购,更关注股权本身给我们带来的回报,而不是股价。我经常会自问的问题是,如果市场先生忽然不报价了,我们多久可以收回我们的投资?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当然应该比两年前更开心,目前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到回购和大股东增持的行列。
很多宏观问题,我是没有答案的,但我们可以应对,可以选择,可以比较。现在全球的核心资产都在下跌,估值也回归到合理偏低的水平,那我们多头端继续守正,不断在这些资产之间做比价,通过微调追求更好的单位现金流回报,然后耐心等待拐点出现。这个拐点可以是资产定价的崩盘,也可以是经济基本面的转机,我们见招拆招。
空头端,虽然市场沽空水平依然在高位,但我们在9月底开始大比例降低我们的空头仓位,体现在持仓结果上就是总仓位下降,净仓位有所增加。因为目前做空的标的估值已经不高,我不会追求低估到更低估的收益,就像我们不在两年前追求高估到更高估的那段收益一样,这也是一种守正。
非常时期,我们也在努力寻找高赔率的衍生品(不超过1%仓位)以保护我们的组合,潘兴广场资本在2020年3月份的表现让我印象深刻,用1%的衍生品实现了一百倍的回报,有效抵御了美股历史罕见的四次熔断。
作为管理人,作为信奉自下而上的投资者,我们一样会彷徨焦虑,宏观的重压下,微观有时候很无力,但微观就像流水,潺潺细流,最终也能淌出一条道来。我会竭尽所能,带我们团队和投资人穿越当下的迷雾,再次感谢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