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那些年一起邂逅过的牛市与熊市)
A股看来是止不住跌了,一跌再跌。刚说完3000点保卫战,现在马上就到了2900保卫战了。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每次保卫战的口号都一样,每次保卫的结果也都一样,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天雷滚滚,市场已经彻底失去信心了。回顾自身参与过的几次牛熊,或许能够增加一点对未来的信心。
第一次经历的牛市与熊市。有些人出道即是巅峰,生逢牛市的大好时光。我初遇股市的时候,遇到的是一个漫漫长途的熊市。股市已经熊了好几年了,从2001年的最高点2200多点跌到2003年的1500多点,最低跌到2005年的1000点左右。那时股市不怎么好,但由于所学专业的因素,特别受到老师跟周围同学的影响,加上年轻,对啥新鲜事物都有兴趣,便自此踏入了股市这个“大坑”。
尽管那时交易所已经成立10多年了,但当时股市在国内还是很新鲜的事物。我们学校那时还专门跟券商合作搞了一个为期一月的模拟炒股大赛。那个热情当时是极为高涨的。每天下课回来,大家游戏都不玩,回到宿舍第一时间看模拟账户的浮动情况,然后上网站看排名。我记得自己全仓买了夏利汽车(现在这家上市公司都已经不存在了)的股票。隔天大涨3个多点,自己的模拟账户隔天就登上了排名榜第三位。当时甚至激动啊,以为自己炒股水平了的。哪想没几天就跌的一塌糊涂,前100名都看不到影子了。那些排名前面的筒子们厉害的不得了,每天频繁交易,盈利不断累积,最后收益率高得不得了,而我自己由于一直持股不动,后来大赛结束,结果自然是“名落孙山”。自此觉得学艺不精,得奋发图强,潜心学习。
我现在依然清晰记得,我们楼下有个师兄炒股非常厉害,每次上金融学课都喜欢在课间跟我们金融学老师讨论股票,预测明天什么什么股票大概涨几个点。印象中好像每次他都预测得挺准,技术分析据传特别厉害。每每均以我们老师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搞得我们老师颇为尴尬。当时技术分析在我们身边那是特别流行。因为自己不怎么懂看图,也专门去研究了下。既然要学技术分析,那就得向经典学习。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本经典的技术分析的开山鼻祖式的书籍《道氏技术》。不知道有多少人看过这本书。反正当时知道有这本书之后,心情是颇为激动的,感觉发现了“新大陆”,为此专门去各图书馆或书店找这本书。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一个书店看到了新出版的《道氏技术》,便花重金买下了这本书。当时也是如获珍宝,拿起书爱不释手地看起来了。可是越往下看越觉得很难理解,总觉得这套理论说服不了自己。不过想着买书钱也花了不少,总不能半途而废吧。勉强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自此那本书就放在书柜里蒙尘了。着实浪费了不少钱。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时也发现了格雷厄姆与多德撰写的《证券分析》、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于是专门在网络上下载了这两本书。坦白讲,这两本书都特别晦涩难懂,尤其是《反身性理论》。《反身性理论》看完后,感觉跟看了没啥两样啊。索大师确实是高深莫测啊。倒是《证券分析》这本书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价值投资的三大支柱—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安全边际、市场先生,自此进入了我的脑海里了。后来又恰巧读到了另外一本更容易理解的书《聪明的投资者》。自我感觉好像找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由于受到安全边际理论的影响,特别是《证券分析》里面讲的寻找公司净现金流高于股票总市值的公司、股价低于净资产的公司等理论的影响,当时拿着这些分析工具去大A股找公司,找了一圈,发现大家耳熟能详的好公司都没有一家符合这个标准。这对我的打击还是有点大的。特别是在2006年9月份之后,牛市开始启动之后,更是找不到符合上述安全边际标准的公司。那时的市场已经开始火热了,到处能见有投资股票获利几倍的报道出现在媒体甚至专业媒体里面。印象特别深刻,2006年12月,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了一位投资者以8元买了万科的股票,持有了大概1年多,涨了5倍。就在此时,周围的同学也在忙着开户买股票。常去的学校旁边的大书店,也是堆满了关于教人炒股的书籍。
由于水平不够,当时对这些迹象都无动于衷,怎么也没想到熊了这么多年的股票市场即将引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牛市。而我却在相信、怀疑格雷厄姆理论中完美地与大牛市擦身而过。遗憾地是与大牛市完美错过,幸运地是由于对投资理论的怀疑与纠结,没有深度参与,也避免了不少损失。而同时期的同学,却在大牛市中追捧了新上市的银行股。前几年还被世界各大机构认为技术上已经破产的中国各大银行,不到4年时间,竟然成为了大牛市中最受欢迎的股票。今天,按前复权看当时同学买的股票,15年时间,股价竟然仅仅涨了34%,收益率低到难以想象。这也充分说明,好公司不一定是好股票,安全边际很关键。
第二次经历的牛市与熊市。经历过第一次大牛市与熊市的洗礼后,加上在价值投资道路上的持续学习,自认为还是成熟不少,终于可以比较驾轻就熟地深度参与到股市这个游戏中来了。哪想一波下来,一年时间直接从6100多点直接干到2008年的2200多点。在经历了2009年的一波反弹后,股市就一泄千里了。特别是是2012年,当时股市已经跌了5年了。市场各种见底的声音都出来了。有改革开放底、建国底、甚至鸦片战争底都出来了等等。反正最后都击穿了这些所谓的铁底。漫漫熊途,多少少年英雄愁白了头。这波熊市一直跌到了2014年年中。就在众人绝望之中,新的一轮大牛市已经在悄然启动了。特别是券商股,涨得特别厉害。当年12月,公司在广西团建,在登山的路上,有个同事成为了我们中最耀眼的明星。这哥们当时重仓了华泰证券,几个月时间,翻了2、3倍。大家都对他赞叹不已。
这一轮,个人已经预感到牛市要来了,当时无论是身边的同事还是同学,讨论股票逐渐多了起来了。等到了2015年的2月份,市场更是火爆,每天上班大家都打了鸡血一样的,清晨在饭堂的早餐会谈论的都是股票。每天上班都会开玩笑的说一句,大干快上。那时候,行情特别好,还真的是大干快上啊,一到9:30开盘,大家手头持有的票基本都是一条大直线,直接封停到收市。
市场那个火爆了得。特别是在时任证监会主席的“水牛”论下,股市更是狂飙猛进,甚至某券商首席喊出了“D给我智慧给我胆,5000点不是梦”的口号。后来大盘还真破5000点了。
中国牛市真的是熊特别长,牛特别短。不到一年时间,整个大盘就开始反转了。2015年的5月末,大盘已经开始出现暴跌了。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时出差在某机场候机,由于飞机延误,早上的飞机一直到下午都还没有起飞。当时机场还是很安静的,大家都在耐心的等待。哪想3:00股市关门,马上有人开始在值机柜台闹事了。那天印象特别深刻,2015年5月28日,上证A暴跌6.5%。为此我还发了一个朋友圈,飞机延误,现在有人闹事了。现在回看发圈时间是下午的3:15。下面一堆跟帖的问,是不是股市暴跌了,大家心情不好,情绪一触即发?
这次暴跌后,大盘继续挣扎了几天,到2015年6月12日达到5178的高点后,自此大盘一跌不复返了。到了2016年年初,由于熔断机制的启用,大盘更是开盘即熔断。当时大家都笑言,还没上班已经到下班点了。
这轮牛熊市,作为一个重度的参与者,还是做到了全身而退,并且在这轮股市周期里面,捞的五粮液、伊利、双汇以及复星医药都为后来利润做了不少贡献。
第三次经历的熊市以及二个小阳春。第三次,目前来讲只有熊市,没有牛市,至多算是经历了两个股市的小阳春。第一个小阳春是2016年至2018年年初,只是这个小阳春没多久就被特朗普砸了个稀巴烂。第二个小阳春出现在2018年年底至2021年2月份。这两个小阳春不少价值股都涨得特别好,也有不少投资者把握住了这两轮小行情。
从上次的大牛市到现在,股市已经熊了7年多了。特别现在大盘一泻千里,市场信心基本都被跌没了。近几年,各种黑天鹅到处横飞。有2020年初爆发的XG疫情,有big G2的毛衣战及对抗,还有鹅五的对战以及现在大家在讨论的核战争的可能性等等。世界一片乱糟糟的样子。市场的信心是彻底搞没了。
作为一个重度的市场参与者,自认为参与这么一个游戏,还算有些心得跟体会吧。哪想也被市场打得“鼻青脸肿”的。今天算了算,去年开始到现在,估计要继续为DG再干几十年了。7月底,颇为感概地写了一篇心得体会《敬畏市场,远离市场,利用市场》,也算是对自我的心路历程的一个写照吧。
回顾股市的历史,牛市总是在悲观中诞生,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兴奋中死亡。现在的市场,到底处于那样一个阶段?
同样地,回顾人类发展的历史,历史的巨轮总在轰隆地前行。放在历史的长河中看,现在的挫折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我们是否应该在市场悲观,甚至极为悲观的时候,继续对人类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对优秀企业的发展保持一种更为乐观的信心?
时间会给出答案!
附图:经历的三次牛熊市
$复星医药(SH600196)$ $五粮液(SZ000858)$ $双汇发展(SZ000895)$
@今日话题 @雪球创作者中心 @FosunIR @投资炼金季 #复星医药# #上证指数# #恒生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