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十二部门联合发文,山东力促创投发展!项目储备丰厚,深创投、达晨、毅达都来了)
近日,山东出台的创投新政引发了业内的高度关注。
为引导和鼓励全社会加大对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加快形成“创业创新+创投”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山东省发改委等十二部门于10月24日联合印发了《山东省推动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近年来,山东省创业投资发展规模逐年扩大,投资山东的创业投资金额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注册在山东的创投基金备案基金数量、基金管理规模、投资案例数等主要指标稳居全国前列,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发展环境逐步优化。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投资山东省的创投基金累计投资额530.6亿元,山东省注册的创投基金在中基协备案的创投基金1530只、募资规模1409.2亿元。
接受采访的多家创投机构表示,均有和山东不同地区基金进行合作,通过近几年的投资发现,从几年前的较少人关注到如今机构纷纷而至,投资热情高涨,山东地区的创业环境和创投氛围都在发生变化,加上一些当地特有的产业优势,比如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尤其是氢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已经形成一定的产业集聚。
18条新政力促山东创投发展
根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此次发布的《若干措施》共分四部分、18条,其中涵盖了聚焦畅通创业投资“募投管退”环节、统筹资源要素和产业布局、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协调服务等四大方面举措。
同时,还提出6大项含金量高的支持政策,包括放宽引导基金出资比例,省级引导基金出资比例由原来最高可出资30%提高至40%,省、市、县(市、区)级政府共同出资比例由最高可出资50%放宽至60%;省级引导基金在天使基金工商注册之日起3年内(含3年)向社会出资人转让股权或份额的,可以省级引导基金原始出资额转让;对符合条件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总部认定为基金型总部企业(机构)等等。
鼓励国有创投机构股权结构多元化。支持具备条件的国有创投机构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创投机构与社会优秀管理机构合作等细则也受到机构的关注。
京铭资本董事长兼CEO刘翔指出,具体措施来看,进一步放宽政府引导基金出资比例上限,对于国有创投机构的管理机制进行优化,释放了更多活力,更加有利于国有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合作互动,发挥出各自最大优势。同时,《若干措施》的支持政策也是含金量十足,特别是对于优秀创投团队的“惠才政策”和创投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很好的吸引力。
华大共赢管理合伙人王磊也表示,《若干措施》明确发挥调动国资的力量,增强国有创投的活力是新政的亮点之一,此前上海、苏州等地的国资在助力地方创投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此次新政更多细则落地,能够将政府的支持、国资的作用、上市公司的力量以及市场化的机制协调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山东地区创业投资的发展。而华大共赢也已经在山东落地基金,依托华大基因龙头企业合作地方基金。
毅达资本合伙人、山东区域负责人王寅之表示,此次山东关于创投的新政在“募投管退”方面都颇具亮点。
首先,募资方面,极大地丰富了募资的来源渠道。《若干措施》明确鼓励多元化的募资渠道,比如允许机构发债,引导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理财资金与机构合作,明确进行QFLP、QDLP的试点工作等举措,在当下行业普遍募资难的情况下,可以说是创投行业发展的一股“暖流”。
其次,投资方面,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基金投早、投小、投科技。《若干措施》对于投资早期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型项目的扶持力度可谓是前所未有的,从政府层面以具体的鼓励措施,像对于早期项目投资的让利、资金补偿,再例如对国有创投考核体系的差异化考核,也进一步从政策上驱动创投基金向早期项目倾斜,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进一步以基金为杠杆促进硬科技的产业化进程。
第三,退出方面,进一步畅通了基金的退出路径。比如尝试S基金的落地,提出的股票实物分配等也具有创新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政府资金的效率,也可以最大程度地将基金退出进行市场化运作。
此外,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创投机构高端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对知名风投创投机构实施“靶向招商”,给予明确的优惠政策,有利于进一步吸引头部创投机构来山东投资发展,对接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融资,营造投资山东的良好氛围。
《若干措施》支持产业龙头企业进军创投行业。在不新增政府隐性债务的前提下,鼓励产业龙头企业设立创投机构,整合上下游产业链。
汉唐创投董事长、总经理刘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产业龙头企业设立创投机构,是未来产业投资的重要趋势之一。汉唐创投在此方面已经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与多家上市公司深度合作,着重发力产业链整合。《若干措施》的出台,对此类产业龙头企业是重大利好,一方面会激励本省的上市公司提升产业整合在企业战略中的地位和高度,另一方面也会吸引外省龙头企业参与到山东省范围内的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资本运作,为山东省的资本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规模效应初显 山东创业创新再晋级
根据《若干措施》的目标,力争到2025年,山东省创业投资综合实力得到较大提升,在山东省注册的创投基金数量及投资额年均增长15%以上,济南、青岛成为全球新兴风投创投中心,省级创业投资集聚区达到10个以上,50家以上头部风投创投机构落户山东,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地创业投资品牌领军企业达到30家以上,创业投资对全省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
近几年,山东先后出台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关于推进科技型企业科创板上市的若干措施》等,各市也纷纷出台了含金量高的奖补支持政策,积极为创业投资发展培育成长的沃土、营造良好的环境,多措并举为创业投资项目落地提供全方位便利服务。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栋指出,创业投资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阳光雨露,是支持科技创新企业登陆“双创”板块的重要推动力量。
截至2022年上半年,投资山东省的创投基金累计投资额530.6亿元,同比增长40.7%,是2020年的1.6倍。从在山东省注册的创投基金看,山东省在中基协备案的创投基金1530只、募资规模140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72%,是2020年的4.4倍和3.2倍,创投基金的只数和规模在全国的比重同比分别提高3.1个和1.2个百分点。
从投资行业区域来看,也呈现出日趋多元化的态势。到2021年底,山东省创投基金涉足行业已达26个,其中新材料、环保工程、先进制造业、金融保险业、网络产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创投项目持股比例和投资阶段呈多样性,2021年,山东创投基金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熟期、扩张期的占比分别为24%、16.4%、15.4%和44.2%。
作为蓬勃发展的新型投融资方式之一,创业投资重点培育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中小微企业和原始创新领域的科技企业,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阳光雨露,在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数据显示,我国资本市场中创业板超过七成、科创板超过八成的公司均得到过创投机构的多轮投资,山东2021年IPO上市的企业中,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的渗透率达到95%。
山东成项目储备“富矿” 机构深入布局
数据显示,山东拥有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3.16万户,全国专精特新“小巨人”362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777家,“小巨人”企业757家,数量居全国第三位;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45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788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科技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00家、2.3万家、3.2万家,逐渐成为创业投资的“丰沛资源”“科技富矿”和资本市场“价值洼地”。
王寅之向证券时报记者介绍,目前毅达资本在山东投资的项目数量超过50个,总金额超过30亿,其中4家企业已上市,1家企业IPO过会待发,还有一批项目在会和准备报会。早在2014年,毅达资本就在山东部署了驻地团队,2019年6月,毅达资本在烟台设立了规模30亿元的山东毅达创业投资基金。2021年,毅达资本又在济南落地了总规模30亿元、首期规模5亿元的山东高投毅达新动能基金,这也是山东省首个实现省、市、区三级联动出资组建的园区基金。
汉唐创投在管基金规模近15亿元,其中在山东投资的企业涉及军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投资额已达数亿元。重点关注的方向包括军工、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等。
源创多盈投资于山东的项目数量51个,投资金额20亿,上市家数17家(山东有11家)。主要集中于双碳、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大健康、新材料、现代服务等。
源创多盈投资总监张潇告诉证券时报记者,在已经投资的龙头企业里面,已经有一些进行了相关投资,具体分为两类:第一,投资于主营业务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链:做大了主营业务的广度、为龙头企业新增加了业务增长点,是更为长远的发展;第二,投资于非主营业务且无关联的项目:上市企业募资的实力较强,除了主营业务外,大量闲置资金灵活运用;可参与到创投行业,发现跨赛道的优质企业并完成投资,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支持了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除了以上机构,包括深创投、达晨财智、同创伟业、盈科资本、洪泰基金等机构,近几年纷纷在山东设立基金。
就在本周,深创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倪泽望带队与山东财金集团、山东新动能基金公司在山东进行了全面深化合作座谈会。根据山东省财金集团、新动能基金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梁雷介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基金累计投资1100余个企业项目,投资规模突破1400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融资超5000亿元。
而深创投在山东也进行了长期的布局,投出了以天岳先进、英科医疗等上市公司,深创投和新动能基金公司合作落地的财金红土等多只基金,投资了万华化学、青岛天仁微纳、荣昌生物等近20个高成长性项目,为促进山东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壮大战略新兴产业起到了良好示范作用。
倪泽望指出,新动能基金公司与深创投在基金投资等领域有着扎实的合作基础和良好的合作前景,期待与新动能基金公司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健全全方位务实合作机制,持续深化在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新兴产业企业等领域投资合作。
校对: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