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影响火电企业灵活性改造积极性的几个主要因素)
1、深度调峰时长。火电机组额定出力一般在70%,灵活性改造后,火电机组可将出力负荷降至30%甚至以下。但是70%~50%的期间的负荷下降是没有收益的,属于义务调峰。只有在50%负荷以下的调峰服务(称为深度调峰),才有收益(比如在50%负荷以下,继续降负荷,每少发一度电给一定的钱,比如4毛钱)。那么每天深度调峰的时间越长,获得的调峰补偿收入就越高。比如一个300MW的机组,每天参与一个小时,30%负荷的深度调峰,就是少发了6万度电,可获得2400元钱。如果每天参与2个小时的深度调峰,就可以获得4800元钱的调峰补偿。
2、调峰补偿的价格。每度电调峰补偿价格越高,收益越高。这个很容易理解。
3、调峰的深度。调峰的深度越深,比如从40%负荷降到30%负荷,需要补偿的电量就越多,获得收益就越高。
4、改造成本。灵活性改造需要支出一次性改造成本。然后在生命周期每年折旧(一般按20年折旧)。目前改造成本大约0.65元/瓦。如果改造成本上升,那么总成本将增加,逐年折旧将增加,火电企业的收益将下降。
5、煤价。因参与调峰少发电可以少用煤,单同时少发电也少了相应的售电收入;同时灵活性改造后低负荷运行的机组单位发电的煤耗会增加,增加部分用煤成本。因此比较难以衡量。
6.新能源指标赠送。当前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后的收益不理想,很多为亏损。但是考虑新能源指标与灵活性改造捆绑后,经济价值就得另行统计。灵活性性改造略亏的钱,或许可以在新能源上赚回来。比如贵州刚出的政策,灵活性改造超过50%的部分可以获得2倍的风光新能源指标,同时这部分新能源还无需配储能,将来同火电打捆送出,调峰需求也省了,性价比凸显。这里面的经济账就需要企业仔细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