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实现长期主义和短期交易的完美结合)
股票投资需要有长期视角。我就自己而言,我在买入股票时秉承了巴菲特的一个理念,如果你不打算持有一个公司十年,就不要持有十分钟。也就是说,我在选择公司时,主要看公司的长逻辑。不会考虑追逐一些短期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做呢?我的出发点在于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我认为当我以长期的视角去选择一个公司时,我选择的公司的长期成长性和竞争力是有保障的。成长主义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底线思维。对于敢拿十年的公司,在选择时更挑剔,遇到下跌时也不会慌,甚至如果仓位没有加到位时,还敢补仓。
长期主义是从基本面确定性角度给予自己一个安全边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长期主义并不意味着真要拿一个公司5-10年。仅仅是选择自己认为拿5-10年还非常安全的公司。
股票投资的另一个安全边际是估值。好的基本面再结合好的估值,这将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组合。一般来说,这样的完美组合并不常见。
但是有时候这样的机会会出现,同时,投资者买入这样的公司后,并不能较快的盈利,甚至要经历多年的煎熬。这又是什么情况呢?这里我首先对于前面提到的估值做一个澄清,一个公司是否低估和他当前的市盈率是多少关系并没有那么大,市盈率估值并不准确,而且经常有误导性。我说的好的估值是指一个公司的真正价值相对于价格是低估的。也就是说,我们用了未来收益折现后(当然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投资者真的有能力对于一个公司进行粗略的估值),发现公司确实是非常低估的。
公司基本面不错,估值也不高,但是投资者多年没有赚到足够的钱。原因出在哪里呢?原因恰恰出在长期主义上,出在长期视角上。无论我们看一个公司的基本面还是估值,都是动用了长期视角进行的。长期基本面不错,同时也低估的公司,往往可能是短期出现了问题或者缺乏短期的催化剂,否则也不可能如此低估。
这里出现了这么一个情况:长期投资者是否需要关注短期逻辑。当然是否关注因人而异,对于想关注短期逻辑的人,我这里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这里我以白酒公司为例做一个说明。2021年底的时候,我有这么一个思考,2022年白酒公司的业绩可能会被多点爆发的YQ 冲击。届时可能会冲击到白酒公司的股价。那个时候白酒公司的估值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便宜。站在长逻辑看,YQ的冲击也就差不多还有一年,一年的业绩波动对于公司的长期价值没有多大影响。站在短逻辑看,短期的业绩冲击会影响市场情绪,影响股价。在估值不便宜的情况下,暂时回避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我在那个时候,选择了长逻辑。放弃了短逻辑。
关于这个事,我目前的想法是这样的:
如果一个公司的长期基本面很确定,估值也足够低。这个时候,我不会考虑短期逻辑的冲击,把短期逻辑的冲击当做一次困境反转的机会。可能正是因为有短期的不利因素,才给了足够低的估值;
如果基本面很确定,但是估值谈不上很便宜时,这个时候,如果短逻辑影响时间不算很短。那么就必须把短逻辑纳入考虑。这里的短逻辑我们分成两种情况。
一种是正面的情况。当出现正面情况了,即使公司估值不便宜,向上的概率都很大。在估值可以接受的情况下,有好的短期逻辑时,这个时候可以考虑买入。
还有一种情况是负面情况,当公司估值不便宜时,这个时候减仓是更好的选择。要么等估值降下来再介入,要么等短期不利因素消失。
投资本身就一个概率事件,就是做大概率正确的事件。合理地结合长逻辑和短逻辑,有助于我们提升成功的概率。
以上是二马关于长期主义和短期逻辑的一点思考,截至目前,我认为大的框架我基本上想的差不多了。细节还需要推敲。主要是推敲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长短逻辑的结合。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