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IPO观察|华曙高科闯关科创板 两大家族的的股权结构惹争议

来源:和讯财经 作者:王十三 2022-11-21 18:17:3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IPO观察|华曙高科闯关科创板 两大家族的的股权结构惹争议)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近日,由美籍父子许小曙及许多控制的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曙高科”)将接受科创板IPO上会审议。

据悉,华曙高科专注于工业级增材制造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客户提供金属(SLM)增材制造设备和高分子(SLS)增材制造设备,并提供3D打印材料、工艺及服务。

不过随着公司招股书的披露,市场对于公司利润的依赖性、两大“父子群”的股权竞争给予了高度关注。

利润依赖政府补贴

招股书显示,华曙高科是国内唯一一家加载全部自主开发增材制造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并实现SLM设备和SLS设备产业化量产销售的企业。

从营收层面来看,华曙高科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2019-2021年期间,公司营业收入由1.55亿元增长至3.3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6.79%。

对于公司业绩增长帮助最大的业务来自于3D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营收占比在2021年达到了87.84%,并于2022年上半年进一步增长至88.28%。

在营收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公司归母净利润也在激增,由2019年的1795.05 万增长至2021年的1.17 亿元。

仅从业绩层面来看,华曙高科确实表现亮眼,但在业绩之下,同样存在值得关注的不足之处。

招股书显示, 2019年-2022年上半年期间,公司累计获得政府补助金额7542.94万元。其中,2019年、2021年公司政府补助金额占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64.43%、41.26%。倘若失去政府补助金额,华曙高科在2019、2021年的净利润就会失色不少。

研发费用趋势下降

高科技企业的研发属性一直备受市场关注,华曙高科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如人意。

招股书显示,华曙高科研发费用率在2019-2021年期间持续的下滑,由20.26%将至11.69%,虽然在2022年上半年有所上升,但已经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在华曙高科研发费用趋势下降的同时,行业可比的公司的研发费用却呈现出逐步相反的增长态势,由均值13.98%上涨至16.87%。一增一减之间,华曙高科能否保持产品竞争力有待考虑。

值得一提的是,华曙高科的研发费用已经低于同行,但公司的销售费用高于同行。

招股书显示,可比公司铂力特(688333)在2019-2021年期间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6.45%、6.24%、7.06%。同期,华曙高科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4.84%、15.34%、12.40%。

华曙高科的销售费用率虽然也在呈现下降趋势,但仍达大幅度高于同行可比公司。

股东们的“奇怪操作”

华曙高科的实际控制方是许小曙与许多父子,通过控制公司第一大股东美纳科技间接控制华曙高科44.53%的股份。

在许氏父子之外,侯氏父子的持股比例同样不低。

华曙高科第二大股东为兴旺建设,持股比例为24.38%。兴旺建设由侯兴旺、侯四华、侯培林分别持有40%、30%和30%股份。华曙高科第三大股东为侯银华,持股比例为12.37%。

有意思的上述四位侯姓股东为亲属关系。招股书显示,侯兴旺与侯培林为父子关系,侯兴旺、侯四华、侯银华则为兄弟关系。

此外,侯培林还通过长沙华发、宁波华欧持有公司股份。据招股书统计,侯氏家族合计持有的股权比例达到了37.18%,对于控制方许氏父子有着较大的威胁。

对于侯氏家族是否是一致行动人,华曙高科在问询回复中进行了否认。

华曙高科一方面表示,侯银华与兴旺建设主要投资方向存在差异,兴旺建设主要从事传统行业,侯银华偏向于高新技术类业务;另一方面,华曙高科表示,侯银华与兴旺建设投资发行人是独立作出的投资决策。

既然两者彼此不影响,投资方向有差异,那么为什么一向专注于兴旺建设突然间加码了高新技术?

华曙高科,给出一个事实依据——在申请上市前期,侯银华辞任发行人董事,并将其所持全部股份(比例为 12.37%) 对应的表决权持续且不可撤销地委托给美纳科技行使。

这意味着,侯银华与兴旺建设不存在一致行动人的事实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在签署表决权委托的同时,侯银华辞任了公司董事职务。

那么新的问题产生,侯银华为什么要在上市前期转让自己的表决权,又辞任董事职位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眼查中,二股东兴旺建设被列为“高风险企业”,法律诉讼高达294条,开庭公告97条。此外,兴旺建设的岳阳经开区分公司及其负责人在2022年10月被岳阳市岳阳楼区人民法院列为限制消费令名单。

大客户突击入股

“父子群”的股权纠葛之外,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发展”)的突然入股也引起关注。

招股书显示,无锡发展在报告期内一直都是华曙高科的前五大客户,于2019年-2022年分别贡献了公司营收中的647.21万元、5286.75万元、4099.22万元、1473.35万元,占比分别为4.17%、24.33%、12.27%、8.36%。

在上市前夕的最后一次增资中,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通过私募基金聚丰增材及云晖三期,于2021年12月29日投资本公司,合计间接持有公司 423.7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 1.14%。

对于大客户在IPO前夕的最后一次增资中突然入股,市场同样存在疑问。

(责任编辑:吴鸿森 )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