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媒体广场 - 雪球 - 正文

抄底,是一种小聪明

来源:雪球 作者:villike 2022-11-22 07:25:2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抄底,是一种小聪明)

这是我对《段永平投资问答录》阅读感受的第25篇,写这一系列的背景是:

“今年,我在分析一家公司的过程中,有一个因素,我认为非常地重要,就是“企业文化”。

把企业文化纳入考量的投资人很少,我想起了之前对OPPO文化的了解(阿段是联合创始人),又想起雪球推送的段永平过往一些语录中,经常出现企业文化的字眼。

于是,我找到雪球之前推出的刊物《段永平投资问答录》,这一开始读,我只能找到3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

我的天……

看上册的时候,时不时会看得我头皮发麻、浑身起鸡皮疙瘩,我好像听到身上投资的“任督二脉”在啪啪作响!

这两本刊物我已经下载下来,电子版在我的XX号(villike的财务自由笔记)后台,输入问答录,就有下载地址了。

段永平先生的内容非常短,往往几个字、一两句话就回答完了一个问题,所以我建议你们先看我的阅读感受,我会尽量把我受到的冲击和触动,以及对我们投资的输入写清楚。”

以下加粗字为原文摘录,未加粗字是我的阅读感受。

网友:基于散户,段总能有什么好建议么?

阿段:如果你非要定义自己是“散户”,其实最好还是不要碰的好,因为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必须有“大户”心态(就是把整个公司买下来的假设),没有这种假设的“投资”,长期而言是危险的。

这一段很重要的是“大户”心态:

要把公司看做非上市公司,要把自己看做要收购整个企业的投资人。

只有用这种心态,才能摒弃“股市”思维,关注到企业本身,比如他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收购划不划算等方面。

网友:为什么大公司会比小公司更容易了解些?一般大公司往往代表着复杂的业务,而小公司相对往往业务简单,不应该是更容易了解吗?

阿段:一般而言大公司公开资料多,历史长。大公司就一定业务复杂吗?乔布斯笑了哈!苹果非常简单,茅台也是。小公司业务简单吗?贾布斯也笑了。

对于大公司而言,财报数据是充分的,这对理解商业模式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大公司的领导人一般会更受重视,能找到的公开资料更多,比如采访、传记等。

还有,大公司一般历史年限久,有机会让外界观察企业文化,比如,能否顺利完成CEO的良性传承等。

总之,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用来形容企业同样很合适。

前半句,指企业的商业模式,后半句,指企业文化,时间久了,判断好坏的难度会下降很多的。

就我个人而言,上市5年内的公司,我是不会去考虑投资的,在这上面我犯过错,就是万洲国际,将来复盘的时候再仔细检讨。

网友:请问做股票这个行业可以把他当成一种事业去做吗?

段永平:有人可以。但一般而言,不把他当事业可能能做得好一些。

……如果你还在想需要多少稳定现金流的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做“职业投资者”,不然大风大浪来的时候很难保持平常心,当然超人除外。

……当一个人需要问别人自己可不可以靠投资赚钱的时候,多半应该是不行的。投资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能够理性地思考。

每次牛市,股市中就会弥漫着一股“全职做投资,得到幸福生活”的声音。

当然了,随着股市接下来的一地鸡毛,这种声音就会迅速消失。

不瞒你们说,我自己也曾经想过“全职投资”这个事情,但经过多年的思考和酝酿,我现在已经基本放弃了。

原因就在摘录中:

第一个,全职做投资,你的成绩很可能会不如你非全职的时候。

原因在于,非全职时,受制于时间精力,你大概率只能关注几个自己相对有把握的公司。

另外,你没有那么多时间去关心股价,反而无意中切中了投资的奥秘——非上市公司收购思维。

除此之外,上班可以让你与现实世界保持接触,这一点对于做好投资也很重要,只闷头想和出去与世界接触,效果是不一样的。

这还没完,对于业余投资者来说,因为有持续的现金流入,其实更容易把投资做好:

一方面,你会有一种“有事儿干”的感觉,毕竟时不时就有钱进来,可以规划怎么投资;

另一方面,持续的现金流,可以帮助你做“增量投资”,不断地输血增加筹码。

如果你是全职投资,大头都是“存量投资”,这时候,很容易动作走形。

第二个,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全职做投资的话,是没有足够的“自由现金流”的。

因为,大多数人都有房贷、车贷、日常花销等固定开支,一旦你决定全职投资,这些固定开支就会成为沉重的负担。

而且你要想好的是,全职投资往往意味着重回职场的困难。

如果三五年后,你撑不下去了、又回不去职场,这时候,就会面临着更困难的处境。

第三个,阿段说得没错,如果你还在犹豫、还在问别人“我这样的情况全职投资可以吗”,那答案一定是不可以。

因为,首先你的经济条件,一定没有到可以不工作的地步。

其次,这种事情,你其实是应该独立思考的。

事实上,“独立思考”是你“全职投资”的立身之本,这第一步都迈不过去,谈什么后面的路呢?

理解了这些,就知道为什么我说“根本没有‘全职投资’这回事儿,有的只是“全职生活、爱好投资”了。

如果真的有一天,我的资产多到自由现金流绝对充裕——比如股息收入可以覆盖固定开支的3-4倍(我随便说的,将来可能会调整,毕竟我也没有那么富过)。

那个时候,我还需要问“我可以全职投资吗”这种问题吗?

我可能会很自然地告诉朋友:

我准备退休了,因为投资带来的现金流足够生活了。

阿段:封仓 10 年是个很好的思路,选股时就该这么想……做对的事情和想10年都是一个意思。

……从十年或以上的角度看,定量分析很荒唐。因为定性分析要更准确。比如人们可能很容易知道茅台 10 年后大概能赚多少钱,但无法准确知道10年后的某一年能赚多少,也没必要知道。对苹果这类公司则更是如此。

这里我想说的是,我要求自己以后买股票时,一定要去想10年后的事情,如果想不清楚或充满恐惧,那就不要投。

至于10年后的事情,怎么才叫想清楚,我觉得分两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至少10年后,这家公司还能维持良好的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吧?

如果你都看不清10年后,这家公司是否还存在,那这就属于典型的看不清楚。

第二个层面,如果能确定10年后这家公司还能存在,那10年后这家公司大概一年能赚多少钱?

这个数值就更是毛估估了,但即便这样,常识也是非常重要的武器。

比如,之前我说格力10年后一年赚300-400亿是大概率事件。

有个读者留言,说这也太乐观了,我觉得格力一年能增长4%就不错了。

我问他一年增长4%,10年后是多少?

我没有细算,大约是1.5倍左右,去年格力赚220亿,1.5倍,可不就是300多亿了?

这就是常识的意思了。

还想说一个感受,是关于摘录最后一句“苹果这类公司则更是如此”,这里我有两个想法:

第一个,苹果的模式是一年推出一款iphone,这种方式可以让苹果有充足的时间,打磨下一款产品、提高成功的概率,但也让商业模式具有不确定性。

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下一代产品的表现到底会超过、约等于还是低于上一代产品,我理解这是摘录最后一句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摘录中举了两个例子,茅台的例子比较容易,因为茅台酒的工艺,判断5年后的业绩难度较小,10年后难一些,但也可以模糊地看。

但对于绝大多数公司而言,想要判断10年的情况,还真的只有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常识这三个因素可以用。

所以,最终得出的结果,一定是模糊的、也很可能是不准确的,但如果功夫下到,就方向而言,还是可以基本靠谱的。

网友:好价格就是抄底吗?

阿段:好价格并不一定是抄底的价格(如果是当然好),好价格指的是10年后回头看:哇塞,那真是好价格。

如今茅台股价大约1500-1800元,我没有关注,大概在这个范围吧,10年前,茅台120-200块之间都有过。

这就是阿段说的好价格,你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120-200都不错。

我们买股票的时候,也不妨这样看看,想想10年后你的公司市值能有多少,别忘了把这些年的股息算进去。

网友:大行对淘宝的估价是100亿美元,是考量了未来两年的高速增长后的估值……

段永平:大行的估价经常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他们也就顶多看两年,能看远点的都不愿意干这份工作。

阿段给我们展示了很好的“独立思想”的典范,他怎么想的,就怎么说,现实生活中我们恐怕很难一直这样。

他说“能看远点的都不愿意干这份工作”,仔细想想好像是的。

之所以大家明知道不对、还这么热衷于预测短期,就是因为这份工作待遇优厚(和社会上大多数工作比起来),这也是每年那么多毕业生挤破头、也想进这种公司的原因。

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不会想去干这份工作了吧?

网友:您习惯是一次性全仓买入,还是分批买入?我很纠结。

阿段:你纠结的东西不是关于价值的,10年后回头看没啥意义。除非你钱太多,不然见到好价钱只买一点点是件说不过去的事情。

阿段说得没错,如果你能很大概率确定看懂了一家公司,而收益率又让你满意,那没理由只买一点。

但在迫不及待“一把梭”之前,我觉得,有几个问题考虑一下:

第一个,你真的能做到,对一家公司看得清楚吗?

阿段可能可以,你可以吗?

你真的可以吗?

第二个,投资到最后,看是收益率,换句话说是机会成本。

哪怕对同一家公司而言,由于股市是个神经病,他可能会抽风给你更低的价格,如果你一把梭了,后面你怎么办?

第三个,依然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你现在觉得,某家公司大概率一年可以给你赚10%,进而一把梭了。

如果几个月后,你发现另一家公司可以给你赚15%,而第一家买入的公司由于市场不景气,已经跌了20%。

这时候,你是割肉,还是不割肉?割肉的话,请回到第一个问题去,不割肉的话,你哪来钱买?

这一部分,是我看完阿段的东西后,依然决定不改的内容之一,未来我的买入,依然会是逐渐向下摊低成本买入,不会一把梭哈的。

从我过去这些年的经历来看,这种方式是好的,尤其适合于上班、有持续现金流入的投资者。

@今日话题 $标普500指数(.INX)$ $恒生指数(HKHSI)$ $上证指数(SH000001)$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