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绿源电动车冲刺港交所:瞄准高端化趋势,今年上半年营收约20亿元)
"中国排名第六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商。"
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
作者|Stone Jin
据IPO早知道消息,绿源集团控股(开曼)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于2022年11月22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中信建投国际担任独家保荐人。
成立于2003年的绿源是中国最早进入电动两轮车行业的品牌之一。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1年电动两轮车销量计算,绿源是中国排名第六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商,市场占有率为3.9%。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绿源的经销商数量为1,086个,并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拥有超过9,200家零售门店。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进行的调查,绿源在消费者质量满意度上排行第一,特别是在整体产品质量、车身质量、使用寿命、电机质量和维护质量方面。
同时,绿源是行业内少有的坚持关键部件自主研发、自主生产关键部件的电动车企业——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绿源在中国持有合共282项专利,其中42项为发明专利、178项为实用新型专利以及62项为外观设计专利。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绿源是中国拥有发明专利数目最多的电动两轮车生产商。
这样的技术储备亦为绿源把握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发展趋势、拓展具备智能化功能的高端车款奠定了一定基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随着碳中和战略和绿色出行政策在全球各地持续推行,传统摩托车的淘汰速度将加快,电动两轮车的需求将继续增长。尤其是,高端电动两轮车(制造商建议零售价3,500元以上)产品具备极大发展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预计,电动两轮车市场的高端细分市场将由2022年的120万辆以32.5%的复合年增长率在2026年增至370万辆。
目前,绿源的智能化车型通过各种传感器、显示输出设备增加了人与车的交互功能,实现了NFC解锁、蓝牙通讯、定位、车辆分享以及其他智能化功能,包括定速巡航系统、助行和自动感应大灯。截至2022年6月30日,绿源已有75款在产的智能车型和22款在研智能车型产品。
至于产能。绿源现已在浙江、山东和广西设有三个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12月31日,绿源的电动两轮车年产能约210万台。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截至同日,绿源是仅有的九家年产能突破200万辆的电动两轮车制造商之一,行业内年产能百万以上的生产工厂不足20家,而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绿源浙江工厂的年产能超过160万辆。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至2021年,绿源的营收分别为24.94亿元、23.78亿元和34.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7.1%。2022年上半年,绿源的营收从2021年同期的16.12亿元增加23.9%至19.98亿元。
2019年至2021年,绿源的净利润分别为0.70亿元、0.40亿元和0.59亿元;2022年上半年,绿源的净利润从2021年同期的0.29亿元增加79.3%至0.52亿元。
绿源在招股书中表示,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工作以保持技术优势;加强销售和分销渠道,以及用于品牌和营销活动以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产能,主要涉及建设新的生产设施以及升级生产设备和机器;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