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关于牧原出栏1亿头猪的来龙去脉)
看了昨天牧原投研的记录,里面居然省略关于未来3~5年出栏1亿头育肥的提问纪要。
关于这个出栏规划,我是很清楚的。此前也是根据公司要求一直不予谈论。
本来听了电话会议,就感觉投资者所提问题基本都是老生常谈的初级问题。不像一个专业机构问的话。
上午我根据董秘的1亿头规划大致测算了未来的平均利润规模。也看到了很多投资者发表了看法。乐观者看到还有80%的成长空间,悲观者认为成长空间有限。
2018年8月非瘟后,我国养猪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核心种猪、能繁被重创。
紧接着2020年初新冠爆发,连正常的两会都被迫延迟到5月份。在会上确立了“六稳”、“六保”工作。
在接下来的半年里,各地政府为了确保猪肉安全生产,放开了养猪用地的供给。
从土地审批、流转、平整、环评立项等等都是特事特办。
各大猪企开始了跑马圈地的步伐。
2021年3月,曾经去南京牧原调研。才更多的知道其中的隐情。
1、一亿头的土地储备,但对外只说8000万头。因为批地的窗口期只有半年,到2020年底就基本结束了。这其中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我们现在看看头部的几大猪企,从它们的规划产能就很容易感受到了。
这其中养殖模式的不同是能否获得土地的关键。
2、2021年、2022年,公司几乎没有新增养殖类子公司。如果没有政策窗口期,公司再花10年也很难达到1亿头这个规模,因为越往后,扩张的基础越困难。实体经济的发展完全不同于虚拟的网络经济,可以无限制的扩张和想象。
所以,如同看电影一般,最后只有牧原进场了,其它人被关在了外面。
3、地拿到就要开工,保供都有指标任务的。2020年、2021年只有牧原实现目标任务,最惨的可能就是正邦了。
4、1亿头出栏,指的是育肥猪。不包括仔猪销售。老秦在北京说要达到美国的出栏规模,也就是1.3亿头,实际是含仔猪。在自身扩张没有完全实现之前,以仔猪销售为主,以后不排除采取公司加农户方式进一步扩大出栏规模,这个规模有多大,公司没做调研,先专心做好自己的事。
5、出栏1亿头,配套的饲料产能就接近3000万吨,光这个规模就又排世界第一了。从目前具备的7500万产能看,到达1亿头,2500万头资金缺口350亿,此外还有屠宰项目,资金总缺口超400亿。所以董秘说3~5年实现,出于公司经营安全稳健性考虑是合理的。
6、对公司未来的发展规划。我即不乐观也不悲观,而是保持客观的基本分析。所以对于成长性这个问题,从横向做个分析比较:还有哪个传统行业的龙头企业能有确定性的80%以上的成长空间?
网页链接
$牧原股份(SZ00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