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把握制造业投资新趋势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向劲静 2022-11-29 07:31:4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把握制造业投资新趋势)

《投资者网》向劲静

编辑  胡珊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

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11月28日下午,由思维财经&投资者网主办、中制智库联合主办的2022年度思维财经投资者年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中制智库理事长兼研究院院长新望以“制造业正值黄金时期,新形势下有哪些新趋势和投资机会?” 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是新望院长的演讲观点:

制造业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着力点

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发展的主题,就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经济体系,最重要的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其中,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是着力点,而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保障。

与以往的四个现代化有所不同的是,整个经济体系的现代化主要包括:现代化的产业体系、现代化的市场体系、现代化的宏观调控体系、现代化的分配体系、现代化的所有制体系、现代化的开放体系等等。

而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当中,最重要的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四大块,第一块是实体经济,第二块是高新技术,第三块是现代金融,第四块是人力资源。也就是说,现代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然后是以高新技术、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为辅助的一个系统结构。

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而实体经济的80%是工业,工业的87%是制造业。这就是说,我们要搞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落脚点是实体经济,如果穿透了看,也就是制造业。

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交通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其中“强国”和数字中国,很大一部分都和制造业有关系。二十大对制造业再次给予非常大的肯定,对于制造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二十大提出,未来五年,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基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对现代化进程的规划是,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构趋势明显

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与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新国际局势有关,也与整个通过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环境变化有关。

中国制造业得益于2001年中国入世后快速发展的十几年,已高度嵌入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当中。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短期内将对中国带来许多挑战,比如产业链供应链停顿、断裂、紊乱,尤其是高端制造业,美国联合其盟国对中国采取断链脱钩围堵、封锁、隔离的策略,对中国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提升,造成了很大障碍。新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

如今的局面,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比如:中美贸易摩擦、全球新冠疫情,再加上俄乌战争对全球性的经济秩序的冲击和引起的混乱。三重冲击下,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逆全球化,或者说全球化逆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原来全球化高涨的时期已大不相同,正在出现一个重构的趋势。

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构趋势越来越明显,原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布局都讲效率性,哪里要素便宜、哪里生产效率高,产业链就往哪里布局,资本就往哪里去。但现在可能不是这样了,现在是哪里更安全、哪里更自主可控就去哪里。原来是离岸化,现在是在岸化、友练化。同时,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也由原来的细长变成短粗、由原来的链状、条状变成块状、群状。

二十大报告提出,不仅要供应链产业链安全,还要讲求韧性。对此,我们应该有信心,产业韧性本来就是我们独特的优势。这优势主要从四方面来看,第一,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特点就是全链制造,它有产业纵深,有产业转移、快速转化的空间。我们是拥有联合国工发组织全部工业分类41个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全产业覆盖的国家,我们有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是我们最大的韧性。

第二是我们拥有强大的产能,尤其是以中小民营制造业企业为主的阵营,有非常顽强的生命力、竞争力;第三是我们有超大的内需市场,我们的内需市场现在是全球第一,社会商品零售额超过了美国,原来是一个消费潜力最大的国家,现在是一个现实的内需大国,超级内需市场;第四我们有国家层面的产业协调能力,我们中国产业政策是非常有效,美国人现在也搞产业政策,但是中国的产业政策有效性、效率性是非常好的。

“专精特新”是中国制造必由之路

二十大报告提出来,对于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过往的发展我们靠的是低成本战略、靠成本优势,如今这种优势在慢慢衰减,人口红利也在递减。此外,还有其他比较优势,比如:土地的价格,环境的成本、人力资本的成本。在这方面,已经较其他东南亚国家实际上在衰减。

未来如何发展?低成本发展战略行不通了,我们要有新的战略,一个战略是“专业化战略”,另一个是“差异化战略”。所谓的专业化就叫“专精”,差异化就叫“特新”。

原来我们制造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制造业都是“大”,强调的是“大而通吃”、“大而不倒”,未来必须走向专业化生存、专业化引领、专业化发展,必须要走“专”,所谓的开口一尺、深达千米,这就是必须要做专业化的发展。

而在差异化发展战略方面,未来必须从原来的装配制造、集成制造转向基础制造,要做好分工协作领域里的深化和细化。我们需要工业强基,要搞产业基础再造。具体讲,就是从基础的设备、基础的材料、基础的零部件等做起,所以就要从专精特新领域下功夫,这也是我们未来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必由之路。

补短板是短期策略,锻长板才是长期战略。我们要有长板产品、长板企业,要有专业化产业集群,这样在未来的国际竞争当中才可能占据主动权。

2018年以来,工信部已经遴选出了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总共有8997家,其中还有冠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1183家,有719家专精特新企业已经上市。这些企业都表现出非常好的国际竞争力,有的已经成为世界级的隐形冠军企业。

对于不管是制造业的从业者,还是制造业的投资者,我们倡导从四个方面来把控好自己的专精发展之路:第一是产品要专用;第二是市场要专业,你要有这个市场的定价权,标准制定权;第三是企业要专注,拒绝多元化,坚持长期主义,技术至上,做到极端制造,利用自己的专利人才来发展;第四是企业家成为专家,很多专精特新企业的企业带头人都是有工匠精神或者有科学精神的负责人。(思维财经出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