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牛熊换手率的统计和思考)
这一轮牛市,全A最高成交量一万六千多亿,明显是很多人参与的火爆行情,但行情转冷后,却迟迟不缩,最低也有五六千亿,让我十分费解。于是请群里朋友找了数据。我知道新股大扩容,注册制对成交量的影响,所以采取了换手率的算法。因为一个市场的热度,换手率是代表。参与的人越多,必然换手率越高。
拿到数据,初看一下,有点差异。看来是我的感觉错了,所以没有数据,光凭感觉,这就是民间科学家层次啊。
我分别做了五个折线图,图1是2005--2007熊到牛。图2是2008--2010熊市,图3-2015牛,图4-2018熊。图5-2019-2022,是啥我也不知道,大家自己看吧。
1、2007年的牛市,换手率从底部的1%,最高飚到8%,而且维持在6%以上接近半年时间,真的是波澜壮阔。然后熊市跌到0.5%,全程挨打的人还活跃到现在的,真的坚强。
2、2015年,从平均0.5%飚到最高3.8%,最后又跌倒0.5%,有三次强制降杠杆的因素,向下的极致追平2009。
3、2019--2022这一轮,不统计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从换手率来看,这个应该不是一轮牛市,而是极其像牛市的一次超强反弹。把所有的板块都轮炒了一遍,但没有普涨。最高2.5%,最低0.5%,大多时候,保持在1--1.5%的区间,我已经很难判断这是牛市还是熊市了。
4、2007年的波峰和波谷,换手率16倍。底部的时候,交易惨淡,遍地黄金。2015年的波峰波谷,换手率7.5倍。这时候抄底的实操难度已经提升。
5、2022,我本来是想一招鲜,继续玩之前的逃顶抄底模式,效果一般。原来市场从没冷下来。真正的冷,那种酷寒,完全没见。
6、07年到09年,其实市场也非直接酷寒,这种属于牛市热度的延续,就像喝嗨总有人不想走一样,换手率从高位跌下来,在2.5--5%之间,脉冲性的维持很久,加起来有一年多,最后才到0.5%。2015年因为股灾,只有第一波反弹大概4个月,维持了热度的延续,之后直接到1%,0.5%。那么现在的热度,是可以一直这样下去(没大涨所以也不跌),还是也会像前两次一样,渐渐沉寂?我不知道,听听大家的想法。
7、接近两万亿,才2.5%的换手率,可能大家说的对,以后再也没有全面牛市了。只会强势的结构牛。
8、以二十年的经验来说,0.5%的换手率,差不多是历史上的最低,2022年10月11日,全A市场5100亿,0.76%的换手,非常接近了,我之前凭感觉,还在等,甚至幻想3000亿,犯了经验主义的毛病,要不得,要相信数据。之后若再有5000亿,或者4000亿,3000亿,心里有了标杆了,不会再错过。
我是二十三年股龄的老股民,擅长用简单的语言,让新手也能看懂枯燥复杂的股市理论。欢迎关注:黑色磁铁的日进斗金之路。雪球ID:黑色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