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保监局王俊寿: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蓝鲸银行 占健宇 2022-12-09 23:49:43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王俊寿指出,上海银保监局将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包括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好养老金融服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原标题:上海银保监局王俊寿: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

12月9日,上海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第四届“外滩金融峰会”上指出,上海银保监局将多措并举引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上海战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融资支持规模,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

“经济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金融高水平供给,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不断推进自身改革创新。”王俊寿介绍道,过去十年,上海银行业保险业金融供给的广度和深度有了显著的提升,上海银行业的资产和贷款增长均超过140%;保险深度从4.08%上升到4.56%,保险密度从3421元/人上升到7917元/人,为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风险保障。

王俊寿表示,接下来,上海银保监局将多措并举引导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大对上海战略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融资支持规模,增加中长期贷款比重,围绕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的需要,大力发展产业链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最大程度上延伸金融支持的范围和力度。

同时,将着力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在现行监管框架下开展科技金融创新试点,支持银行保险机构采用更加“柔性”的做法,支持满足更多的“硬核”科技企业及科研人员的金融需求,切实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深化科技保险试验区建设,重点为以集成电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科技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风险保障体系和金融解决方案,让传统商业保险在科技领域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此外,王俊寿指出,上海银保监局将推动金融机构持续强化对新市民群体的金融服务供给,不断提升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精准性,包括大力支持各金融机构开展好养老金融服务,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与此同时,王俊寿称,将坚持金融向上和向善,推动完善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推动金融机构树立并推行节约、低碳、环保、可持续的绿色发展理念,深入探索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为建设美丽家园提供更多的金融解决方案,切实践行金融服务为国为民。

王俊寿亦表示,当前国际形势纷繁复杂,但中国对外开放坚定不移。应当看到,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持续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没有改变,中国吸收外资稳定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这三个“没有改变”也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化能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俊寿介绍道,外资金融机构纷纷锚定上海,持续形成聚集效应。近来,贝莱德、高盛、施罗德、东方汇理、法巴等国际知名资管机构与国内大型银行强强联手成立的合资理财公司落户上海,积极参与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建设,这充分彰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吸引力。当前,上海外资银行和保险法人机构超过50家,外资省级分支机构超过100家,外资银行和保险代表处近80家,形成了中外资金融机构百舸争流的局面。

“我们将协同营造更公平、透明、开放的营商环境,鼓励中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产品、业务、人才等方面合作互补、互惠共赢,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注入新动能,携手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发展之路,为中国式金融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王俊寿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