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目科技冲刺“自动驾驶第一股”,芯片涨价压低毛利,三年亏损超9亿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纵目科技冲刺“自动驾驶第一股”。

(原标题:纵目科技冲刺“自动驾驶第一股”,芯片涨价压低毛利,三年亏损超9亿)

近日,纵目科技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科创板上市,顺利的话公司也将成为A股自动驾驶第一股。

三年亏损超9亿

纵目科技主要从事汽车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整车厂商提供由智能驾驶控制单元、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毫米波雷达等硬件及配套软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驾驶系统。

不过到目前为止,自动驾驶风口上的企业亏损是常态,比如美股自动驾驶第一股的Mobileye在最近两年的财报中均披露为亏损,除此之外美股中涉及自动驾驶的公司也基本还未实现盈利,纵目科技也是如此。

在2019年至2021年以及2022年第一季度的报告期内,纵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4966.01万元、8383.04万元、2.27亿元和9003.48万元,同时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约为1.6亿元、2.09亿元、4.16亿元和1.55亿元。

截至2022年3月31日,纵目科技存在未弥补亏损约为11.19亿元,整个报告期内公司累计亏损金额达到约9.4亿元。

同时,现金流出缺口越来越大,报告期内,公司的尚未盈利导致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期间分别净流出约1.11亿元、1.98亿元、4.64亿元和1.66亿元。但由于下游车企产品的销售需求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纵目科技预计还将持续亏损。

芯片涨价毛利降低

目前,纵目科技瞄准的主要赛道还是自动泊车辅助系统,公司构建了智能驾驶系统核心软硬件全栈开发和量产能力,其中具备L2级别自动泊车辅助功能的产品在近二十款车型上实现量产,年出货量超过10万套。

未来公司收入增长主要取决于智能驾驶系统渗透率的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新车型项目的持续量产落地时间以及下游整车厂商订单的增长等因素。

事实上,纵目科技对下游企业客户相关产品车型的依赖度相对较高,报告期各期,公司来自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达到89.42%、89.31%、71.84%和86.32%。

另外,报告期各期,公司芯片采购额占物料采购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86%、61.06%、69.53%和60.66%。在2021年汽车芯片供不应求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公司产品所需部分芯片采购价格上涨,对公司毛利率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10.75%、16.43%、13.21%和10.38%,整体相对较低,并且在2021年后也存在持续下滑的趋势。

目前纵目科技还处于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研发的阶段,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较高且持续增长,期间金额分别达到约1.2亿元、1.72亿元、2.69亿元和8673.74万元,占当期收入比重分别为240.65%、205.13%、118.32%和96.34%,三年多累计研发投入达到约6.48亿元。

此次IPO中,纵目科技计划募集资金总额20亿元,其中12.92亿元主要还是投入上海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此外4.5亿元用于东阳智能驾驶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一期)的建设,以及2.5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小米两次投资成为第五大股东

据天眼查APP显示,2015年至今纵目科技已经完成了数十次的融资,最近一次在2022年3月,此次融资金额达到10亿元人民币。

多轮融资后,纵目科技的股东列表也不乏明星机构的身影,投资方中包括高通控股、君联资本、复星系等投资机构。

其中,小米官宣造车后在智能驾驶产业链上投资的第一家公司就是纵目科技,2021年5月,小米产业基金斥资约2.12亿元,以43.45元/股的价格从纵目科技原股东手中受让相关股份。

此后又以56.48元/股的价格受让其新发行股份。截止招股书披露时,小米产业基金持有纵目科技股份约4.73%,为其第五大股东。

但在机构先后入股纵目科技的同时,今年2月至7月间,公司原股东德丰嘉润、常州丰浩、科博达投资以及员工持股平台宁波纵目分别以“原股东存在自身资金周转需求,同时受让方看好公司未来发展”的原因出售了部分公司股权。

其中,交易的最低价格为70.17元/股,最高价格也仅为84.2元/股,但这相较于同期引入机构投资者的价格还是要便宜很多。(蓝鲸上市公司 徐晓春 xuxiaochun@lanjinger.com)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相关股票: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科博达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