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Cube:涂鸦的新壁垒)
出品 | 子弹财观
作者 | 龙老师
编辑 | 闪电
美编 | 倩倩
1、万物互联的前沿
1995年,Windows95上市,人类计算机进入图形化时代和互联网时代。
Windows95的光芒四射,使很多人忘记了比尔盖茨还在这年出版了一本新书《未来之路》。在这本书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
但很多人记住的是,盖茨的豪宅里有几公里长的通讯电缆,它们连接了屋里屋外的多个使用Windows NT操作系统的服务器。每间房都使用触摸感应器控制照明、音乐和室温。访客都要佩带电子探针,方便电脑知道他们是谁和身在何处。
这套20年前被称为举世无双的科技豪宅,放在今天,抛开房产本身的奢华属性不谈,在智能属性方面,可能只要几万元或十几万人民币的设备就能搞定,例如用路由器、无线网关和各种小巧的传感器和智能家居配备。这些在公开渠道随手可得的设备,直接就把首富的奢华下放到了普通人间。
这就是IoT的魅力,它被称为“万物互联”的基石,也是真实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网关”。随着数字化、智能化大潮的到来,IoT市场也备受关注。
越是规模以上的企业,越对选择物联网私有化部署的兴趣就越浓厚,其中首当其冲的是数据信息安全。
而私有化IoT平台可以有更多个性化的数据安全设置。系统数据完全私有化,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数据丢失和泄露的风险,大大提高企业数据的私密性和安全性。政府、金融等行业的客户在使用云平台时,需要满足监管部门的安全合规要求。
同时,私有化的物联网云平台全部资产(包括数据资产)都是属于企业,数据传输不会经过第三方,接入的设备和云组态都不受限制,同时也能扩展更多功能,如通过大量边缘计算设备的增加,使得企业的物联网中台具有强大的感知能力。事实上,这种功能的扩展是“乐高积木式”的,有着无边无际的拓展空间。
也正因此,越来越多企业开始寻求打造与自身特性吻合的私有物联网闭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问题和挑战却纷至沓来,给企业们带来诸多烦扰,市场迫切需要一个可支撑全行业全场景的企业级IoT产品的出现。
我们要说的Cube,一个企业级IoT平台部署解决方案——Cube智慧私有云。
那么Cube智慧私有云是如何解决企业搭建私有化IoT平台的各种问题的?
首先,Cube有着强大的设备连接管理能力,具有高可靠性的物联网底座。
这意味着,如果你是一个家居或家电企业,你也完全不需要自己从通讯协议和传感器开始研发,你可以专注于自己的产品,而把连接和管理它们的开发通过Cube来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实现人、机、物的互联互通。
而即使你已经在物联网上做了大量的投资,它们也不会白费,Cube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可以很好的兼容你此前做过的开发。
其次,Cube拥有丰富的应用拓展能力和各类开发工具,对各类用户都很友好,对有复杂的扩展需求的B端用户也能满足。
物联网并非仅仅在我们感知的C端如智慧零售、智能家居方面具有价值,它在工业领域的增量空间更是大得惊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未来的任何制造业从底层都是物联网化的。由此也意味着物联网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中,拥有巨大的潜在增量市场。
不过,传统企业要搭建私有的物联网体系,不但成本高昂,而且痛点和“坑”是很多的,小到各种协议、各种兼容问题,大到整个IoT网络的运营和管理。
所以,对于绝大多数有需求的企业来说,自己搞一套物联网是典型的“重复造轮子”。而且,它们一方面想用较低的成本获得成熟的技术体系;另一方面又希望保有自己独特的价值和竞争壁垒,这就需要二次开发。
针对于此,Cube的解决方案中,从设备运营、用户运营到数据分析及丰富的增值服务,都能快速完成各类应用开发。
而且很重要的是,涂鸦智能有鲜明的第三方属性,所以它对谁来说都是公平可信的,这种中立且第三方的生态化赋能方式渐成主流。
2、集大成者Cube
涂鸦智能,通过多年IoT Pass和SaaS业务的发展,已经在全球IoT产业建立了底层生态。它的特点是具备独特的碎片化场景适应性与粘合性。这使它成就了自己在IoT产业的地位。
目前,Powered by Tuya所链接的设备数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IoT硬件生态集群之一。更重要的是,基于涂鸦IoT行业生态与IoT智能硬件生态,涂鸦平台聚集了来自全球的64.7万开发者,他们可以提供无穷的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即使在全球,这种规模也具备充分的生态竞争能力。
但我们更应该从商业价值的角度,去理解涂鸦的企业级IoT平台部署解决方案,也就是今天的主角——Cube智慧私有云。
人类进入数字化时代后,由于技术革命,行业也经历了商业价值的三次嬗变,分别是IT化、平台化和生态化。Cube就是一个有丰富生态土壤的解决方案,它更开放、没有边界、汇聚了海量的开发者参与共创,并以高度的成熟度带给使用者完整的解决方案。
Cube给用户带来的商业价值,可以用“内生外化”和“灵活上云”来形容。
所谓内生,是一个企业从内部入手,通过物联网来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降本增效,比如燃气、电力、物流这些Tob的企业。物联网在其中起到的是给企业赋能,加速生产要素的数字化,并加速其在体系内连接的效率,从而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而所谓外化,主要是通过物联网发展出一种赋能外部用户的能力。如今已广泛应用于智能零售、智能家居、全屋智能、安防监控和智能驾驶等领域。
更重要的是,由于Cube的赋能,使得无论是内生还是外化,企业在物联化的过程中都可以拥有多云融合的部署能力和基于云原生平台带来的各种灵活、弹性和可组装的能力。这也大大增强了用户的商业韧性。
生意场上,无快不破。
有些传统的企业,如家电、家居企业等,产品力很强、品类丰富、场景多样,是物联网落地的好场景。但这样的企业往往趋于传统,在数字化能力上短板明显。而使用Cube后,它们不用在物联网这个层面上再搞底层自研,可以“拿来即用”甚至个性化定制。这样就可以与同类型企业建立起显著的差异化竞争力,更快地“杀”入新赛道,抓住宝贵的时间窗口期。
而通过云端赋能和多云融合,Cube在物联网赋能的基础上,也“顺便”解决了用户应用的云原生化的问题。这种在赋能上的高性价比、高兼容性和周期短等特点,使得企业客户可以更加省心省力。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Cube带来的不仅是“快”和“高效”。它还因为强大的可延展性,为用户部署上的特殊需求,乃至于基于物联网的科技创新,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而可拓展本身就是一种商业价值。以现在的造车新势力为例,车只是一个载体,上面的各种传感器使得驾驶无人化、座舱智能化和态势感知自动化得以实现,一个很难归类的新物种就此诞生,而这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可拓展性这种特点造就的。
著名的未来学著作《未来呼啸而来》提出,未来的创新模式会发生变化,会在成熟生态和新生生态之间,创造性的产生叠加式创新。
例如,医疗行业其实是一个古老而比较封闭的行业,但可穿戴设备的出现,让人们可以用很低的成本进行血糖检测、血样检测、血压管理等,这些几十元或者几百元的终端,与规模庞大的人工智能模型建立连接,从而把慢病管理这个困扰医疗行业多年的问题轻而易举解决。而一旦如此,这就会打开全新的市场,进而会产生商业势能的指数级增长,甚至打开新的万亿级市场。
而Cube就是一个能够提供基于扩展和叠加、融合的解决方案,部署上它是私有的,但视野上是开阔的。
3、帮助客户飞翔
人没有飞行的能力,但人会制造工具,比如飞机——有了好的工具就能做到人做不到的事情。
不久前,涂鸦智能(NYSE:TUYA,HKEX:2391)与印度尼西亚最大电信集团Telkom宣布达成合作。涂鸦智能提供的物联网平台私有化部署解决方案Cube,助力Telkom在印度尼西亚落地了物联网服务和产品。
IndiHome Smart是Telkom旗下的智能家居系统品牌。它让用户使用智能手机,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集成控制智能家居设备。在涂鸦智能的支持下,IndiHome Smart更加开放、中立,可以控制大部分主流的印尼智能家居品牌,包括Bardi、Hannochs、Den和Arbit等。
同时,这些服务也涉及到企业级用户,例如,为增强IP摄像机的安全性,SooltanCam允许具备Cube支持的云存储功能的IP摄像机进行远程操作。借助Cube推出的这些产品,它们可以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增值服务。
这也是笔者想说的第四点——从这些案例,我们看到,Cube可提供专业的平台部署方案设计、部署交付和运维托管服务,以及行业领先的智慧解决方案。
这些特性的核心,是除了提供强大的工具箱之外,具有同样强大的可塑性、可组装特性,从而帮助用户释放自己的商业想象力的同时,还能辅助用户管好、用好自己的IoT平台。
更进一步的价值是,Cube除了让希望拥有私有物联网闭环的企业能快速迈入万物互联时代,还提供了强大的后台管理能力、数据能力,并以云原生的方式部署,从而让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内部的管理创新和降本增效,找到有效的数字化抓手。
而从另一个商业角度来看,Cube的出现,改变了企业对外部世界的感知能力。笔者不久前访问了国内某造车新势力的负责人,他提出一个有趣的观点,那就是涂鸦使得物联网成为打通企业内外部管理和创新的“超级感知器”。这些设备能够用直观和数据两个角度去度量企业的经营和了解用户的感受,从而让数字化转型更充分,打开了拓展业务的边界。
而这又反过来使得企业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得更容易穿透对齐的数字化管理,进而进行更科学的策略制定、拥有更智能的系统管理。
4、结语
现在,ABC合流是行业的主流,也就是AI+Big data+cloud。从这个角度看,Cube其实已经具备了这样的特征,强大数据能力、管理能力、链接能力,并基于云原生的载体。
我们甚至可以畅想,在Web3.0时代到来的过程中,在我们的世界从数字孪生到数字原生,甚至虚拟与现实真实难辨的时候,我们一定是基于物联网为节点,跨越虚拟现实和真实生活场景,让一切设备具备链接的能力,让每个组织都可以基于连接而创造价值,也让每个人更平等的获得数字化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