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2年度总结)
截止到2022年12月28日,净值化核算投资收益率-13.3%,继上一年度收益率-18%后,再次录得负数收益,我真感到汗颜。对标的指数沪深300今年-21%,投资收益率跑赢了沪深300指数,只能说,指数比我更加不争气。
今年主要亏损来源如下:
1、第一大亏损:沃森生物。年初56的价格跌到年末39的价格,股价下跌30%,给整个组合贡献-20%,也就是其他股票赚的钱,都给了沃森补窟窿,仍然有些缺口。中间有减仓,目前仍然位居A股第一大持仓,不过持仓占比降低到了25%以内。沃森是个成长股,生意模式没问题,企业文化也没问题,问题在于估值,之前买入的时候过于乐观,估值得安全边际不够,现在600亿的市值,对应明年20亿净利润,估值合理。目前手上拿着HPV9和MRNA的期权,尤其是后者,明年三月如果能行权,沃森估值空间打开,如果不能行权,目前主营业务支撑未来三年到50亿净利润也很有希望,对应估值1000-1500亿吧,这个需要业绩来证明。
2、第二大亏损:希望教育,亏损占组合比例4.35%。主要还是遇到大股东出千,大股东低价股权激励、收购自己的关联资产等等行为,让我最终割肉出局。投资中和好的管理层打交道很重要。
3、第三大亏损:澳博控股,亏损占组合比例2%。受到游客断流、赌牌续投影响。
4、第四大亏损:抄段永平作业,卖了EDU2元的PUT,中途割肉。这个如果拿到现在,已经盈利不少了,还是自己一开始制定的策略没有坚持。
5、还有些小的亏损,其中要说有个价值千金的教训,就是估值很重要!阿里巴巴、腾讯是我看了很多年一直不太买的下手的股票,好的企业文化、好的生意模式、估值一直比较贵,2022年我第一笔开仓阿里是在200左右,第一笔开仓腾讯是700左右,还好初始仓位都在1%,之后下跌补仓才把成本摊下来。教训就是好的生意也要配上好的估值,所谓优秀企业什么时候买都是对的这种鬼话,已经让很多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我也是代价之一。
今年主要盈利来源:
1、申通快递,困境反转,8元左右的成本,平均11元左右卖掉了。弥补了一些沃森的亏损。
2、绿景地产美元债和绿景地产股票,盈利占组合6.26%。
3、万科、融创服务、阿里巴巴都有贡献一点收益。
明年的展望:
这两年教训深刻,投资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亏损,连续两年亏损,让我确实很难受,中间又花费了巨资买了不少教训。
新的一年,我将谨记投资法则第一条:不要亏损、不要亏损、不要亏损。
在选择投资组合的时候,追求安全边际,追求确定性,在买入的时候,就要大概率明白这笔投资能带来什么回报,多看、多研究、多分析,少动。
目前组合一共四个标的:
排第一的是套利类:绿景美元债,2023年3月10日到期,大概率到期兑付(白石洲银团落地、仅仅这个项目股权价值就覆盖所有债务),绝对收益能有40%,预计将会为明年的投资收益回正做出贡献。
第二是成长股:沃森生物,占仓位23%,2023年预计净利润20-25亿,市值600亿合理,主要赚成长的钱,如果三月份MRNA能够获批EUA,企业市值天花板可以打开到1500亿,不能获批,目前主营业务也可以支持这个估值。
第三是相对低估股票:格力电器,占仓位14%,预期9%的股息收益率加10%-20%的估值提升。
第四是低估类股票:欢聚时代,占仓位8%,市值低于净现金,企业近两年回购分红占目前市值比例接近40%,持续回报股东,主营业务BIGO开始盈利且活跃用户回升。这个股票预计未来三年能实现两三倍收益。
其余港股标的卖出都是持有了美元债,我觉得美元债确定性更高,待美元债到期,再考虑买回来。
2023年,我相信会是收获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