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2023的“起手式”会是什么?)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经过一段横盘后有所分化,其中创业板指相对较弱并一度回落至平盘线附近。午后,指数整体波澜不惊,持续横盘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51%、涨0.18%、跌0.11%报收。盘面上,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4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个股涨跌比3228:1500,个股平均涨幅0.65%,赚钱效应较强,两市成交额6041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74%。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入近1亿。
随着疫情冲击的减弱,2022年的最后一周A股三大指数均以阳线报收,市场初显企稳苗头。而作为2023年的开局,首周市场又能否给大家亮出一个漂亮的“起手式”呢?在前一次早评中,锐叔分析了一些2023年的宏观经济、外部环境、流动性、资金面等影响市场的重要因素,并认为2023年将是历史上难得的阶段性经济强复苏、宏观流动性宽松、外部因素影响向好共振的一年,这一背景下的A股市场自然值得期待。今天则主要对年初行情节奏做一些预判。
最近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是疫情。从刚公布的2022年12月制造业PMI来看,较11月下行1个百分点至47.0%,这个数值不但低于去年上海疫情期间的47.4%,且为自2009年1月以来最低值(除2020年2月外);非制造业PMI下行5.1百分点至41.6%,这个数值同样不但低于去年上海疫情期间的41.9%,同样且为(除2020年2月外)记录以来最低值。由此可见,疫情对经济进而对市场的影响程度有多大。
不过,从最近对市场情绪影响较大的疫情动态来看,全国百度发烧搜索指数于12月17日达到顶峰80211,而截至到前天,该指数已降至5559,较峰值下降93.1%并回落至“新十条”发布之前;全国百度疫情指数也是在12月17日达到顶峰265224,而截至到前天,该指数也已降至34837,较峰值下降86.8%并创下去年4月以来新低;发烧搜索指数和疫情指数大幅回落,反映本轮疫情高峰已经过去。疫情高峰过去意味着经济将迎来复苏,以疫情达峰较早的北京为例:①北京地铁日客流量(7DMA)已修复至22年6月下旬水平,相当于19年均值水平的约35%(11月末地铁客流量相当于19年均值水平的约15%);②北京电影票房(7DMA)修复至22年7月下旬水平,相当于19年均值水平的55%(11月末电影票房曾多日为0);③此外,航空近期也有明显起色,国内不含港澳台的日执行航班数已修复至22年6月中旬水平,相当于19年均值水平的约45%(11月末的日执行航班数相当于19年均值水平的约15%)。上述数据显示,北京的线下经济强度或已修复至22年6月下旬-7月下旬水平,虽然全国整体稍微会滞后一些,但预计很快会跟上。因此,从疫情影响这个角度来看,当前时点大致和去年上海疫情后的5月初类似,市场走势自然有望部分复制去年5-7月的那轮行情。
另外,通过对2013年之后元旦后、春节前市场行情“日历效应”的回溯,元旦后5个交易日及春节前5个交易日均有较为明显的“日历效应”。就胜率来看,元旦后5个交易日及后10个交易日市场大概率上涨,尤其元旦后5个交易日三大股指胜率更高,均达到70%。就涨跌幅来看,创业板节后上涨幅度较高,元旦后5个交易日和后10个交易日涨幅中位数分别为3.32%和2.71%;春节前10个交易日,市场胜率方面优势并不明显,上证指数与创业板指上涨概率 为60%,而深证成指仅为40%;但临近春节,随着1月中下旬地方两会密集召开,市场对两会的政策预期升温,节前5个交易日胜率及涨幅均有明显提升,三大股指中创业板表现突出,上涨概率达80%,涨幅中位数为2.32%。
总体来看,年初市场震荡上行几率较大,节奏上可能大概为元旦后有一段反弹,稍事休整后,临近春节再延续反弹之势。结合隔夜A股先行指标富时中国A50指数小跌可能让A股低开,今天早盘时段或有不错的低吸机会。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按不加权方式排序,传媒娱乐、互联网、文教休闲等涨幅居前,医药、医疗保健、矿物制品等逆势收跌。题材方面,结合涨停个股数量和板块指数涨幅,NFT概念、网红经济等较为活跃。
上周五涨幅前列的传媒娱乐、互联网、文教休闲等,本质上也属于大消费范畴,其上涨体现的还是消费疫后修复这一市场主线,并反映消费主线的行情正在从之前涨幅较大的出行链向相对低位的品种扩散。在去年12月26日的早评中,锐叔就曾提到,“传媒娱乐、文教休闲中的线下部分其实和旅游、酒店餐饮、食品饮料等消费类品种一样,之前受疫情冲击较大,因此未来随着防控政策的优化和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同样具有较强的复苏弹性。日韩欧美经验也表明,疫后复苏阶段传媒标的拥有可观弹性,防疫政策调整后影视院线、体育赛事转播等标的均出现明显涨幅,而疫后的经济增速恢复又带动广告营销公司股价上涨。传媒娱乐的另一大驱动逻辑则来自于近期政策定调支持平台经济健康,转向常态化监管。传媒板块相比部分消费赛道,还有两个优势,一是前期反弹幅度不大,目前位置仍处于近三年的底部区域,不像旅游、酒店餐饮等已明显高于疫情前的2019年时的水平;二是估值较低,截至2022年11月1日,申万传媒PE-TTM为18倍,为历史底部。总体来看,后续随着利好政策相继出现,叠加疫情的边际好转,线上线下有望形成强力共振,传媒板块有望延续修复态势。”从目前传媒娱乐和文教休闲两个板块指数的位置来看,距离疫情出现前的2019年底的水平还有相当距离,因此预计后市还有修复的空间和潜力,仍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在求是刊文《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提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统筹推进,强化任务落实,创新政策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行业在机制、路径、模式探索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积累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稳步构建以“数据二十条”为纲领的“1+N”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产权界定、数据市场体系建设等制度和政策,更好构建完善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体系化制度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安全发展等将是贯穿未来多年的中国经济及资本市场主线,时代的机遇包括,信创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新半军”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受益于国家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和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共同富裕孕育“新”需求及再造“老”行业。2023年,包括“数字经济”以及“安全发展”、“自立自强”相关的能源科技、国防科技等先进制造业及“新基建”,一方面,对于经济稳增长有明显贡献,同时又符合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2035年发展目标的领域,有望成为2023年中国经济结构性亮点和赢家。以信创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板块在去年10月-11月曾有亮眼的表现,但之后出现了一波回调,在年底最后一周又出现企稳迹象,或许意味着板块又到了逢低布局时,大家不妨适当关注一下。在今天的权限部分,我们也将给大家分享一份与数字经济关系密切的计算机板块的投资建议及重点标的,以供参考。
操作策略:
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市场有所企稳。短线来看,跨年之后,随着疫情进一步回落、年初资金面好转,并结合元旦后短期行情涨多跌少的日历效应,市场有望重拾反弹之势。拉长时间来看,此前上证指数对应的市盈率已低于多次历史大底时的水平,对应的市净率则创历史最低,即已具备极高的中长期安全边际及投资性价比;目前估值虽有所抬升,但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而国内地产政策的边际放宽与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带给市场对经济回升的预期,加之稳增长需求下国内流动性宽松态势有望维持,以及外部因素扰动减弱,“跨年行情”仍有望继续演绎。不过,从节奏上来看,春运前后可能还有一波疫情的扰动,以及明年3月重要会议之前市场政策的预期边际减弱,结合技术上3175-3200堆积了一定的套牢筹码,在新一轮中级行情启动之前大概率还会有一个反复震荡的过程。操作上,轻仓者逢低加仓为主;重仓者则可继续持股为主,等待进一步反弹。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62208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