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小银行陷资本补充难题?近50只二级资本债到期不赎,这两家“反悔”)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作者:张昕迎
近日,九江银行(06190.HK)对其某期二级资本债“先不赎回又改口”事件,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1月5日,九江银行公告称对其于2018年发行的第一期二级资本债券选择不行使赎回选择权。但仅仅几天后(1月9日),该行又突然“变卦”,决定赎回该期总规模15亿元的二级资本债。
作为银行重要的资本补充工具,二级资本债近年发行广受青睐。不过据时代财经了解,2022年以来,银行到期不赎回二级资本债的案例正在激增。
1月11日,西部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雒雅梅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整体来看,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并非合理行为。“无论何种原因使得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都侧面反映出银行目前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或资本补充压力。”
“银行选择不赎回,会引起投资者对银行经营情况的担忧,短期内引发二级资本债估值上行,长期来看资本补充难度则会进一步增加。”雒雅梅说。
雒雅梅认为,此次风波后,高评级的二级资本债不赎回风险将降低。“此次事件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和二级资本债市场的大幅调整,预期后续监管层面对二级资本债不赎回的审批会更加审慎,因此不赎回风险会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银行发行二级资本债,可以帮助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发行期限一般为“5+5”,在第五年银行可以选择行使赎回权。
根据监管规则,在距到期日前的最后五年,二级资本债中可计入银行二级资本的金额会被实行减记,这就导致对资本补充的力度有限。因此,“5年后不赎回”对银行来说其实是一笔并不划算的买卖。
这也代表在一般情况下,银行均会行使赎回权。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年内有超30家银行行使了赎回权,其中不乏百亿发行规模。比如,工商银行(601398.SH)于11月全额赎回了规模为44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中国银行(601988.SH)、宁波银行(002142.SZ)的赎回金额也分别达300亿元、100亿元。
时代财经注意到,最近一次行使赎回权的银行为重庆三峡银行。1月9日,该行公告赎回其规模为10亿元的2018年第一期二级资本债。
对此,雒雅梅对时代财经表示,从近年银行发债情况来看,国有行及股份行发行规模占比较高,而中小行发行数量占比较高。
“国有行发行规模明显攀升,主要源于我国四大行工农中建为G-SIBs银行(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同时面临附加资本监管要求、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风险加权比率监管要求,资本补充诉求较强。”雒雅梅说。
但相比于大行,近年来中小银行“到期不赎”的情况正在激增。
刚过去的2022年,是二级资本债的赎回高峰期。Choice数据显示,2022年共有118只城农商行二级资本债面临赎回,涉及金额1518亿元,占全部存量的28%。
根据西部证券的统计,截至2023年1月10日,共有50只二级资本债到期未赎回,发行主体均为城农商行,以低评级主体发行的债券为主,“A+”及以下的二级资本债数量占比为72%。
雒雅梅向时代财经解释,目前不赎回风险主要集中于低评级农商行,“发生过不赎回事件且仍有存续二级资本债、或资本充足率离监管要求较近的银行,也存在不赎回风险。”
其分析称,若银行选择赎回并新发相同规模二级债进行替代,对银行资本充足率无影响;若银行选择赎回后没有新发二级债替代,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但对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无影响。
“若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资本充足率或将逐年降低。”雒雅梅表示。
“到期不赎”的银行中,大多资产质量和盈利水平较低,但也不乏九江银行、天津银行这样的上市城商行。
其中,九江银行的主体评级为AAA级,属于信用较好的银行。
不过该行近年在充足率方面有一定隐忧。
从资本充足率来看,根据九江银行财报,截至2022年9月末,其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99%、11.02%和8.42%,均低于商业银行平均水平(15.09%、12.21%、10.64%)。
“出于对未来融资难度上行的担忧,九江银行选择不赎回二级资本债。”雒雅梅对时代财经表示。
而对于九江银行后续又进行赎回的操作,雒雅梅则认为,这可能出于其维护自身资本市场形象的考虑。
“赎回二级债后,九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距离监管要求仍有一定缓冲空间”,雒雅梅解释,“另一方面监管层面也担心九江银行作为主体评级为AAA级银行选择不赎回,会引发投资者对江西省信用环境的担忧。”
同九江银行一样,天津银行(01578.HK)在2022年12月,对该行规模为100亿元的2018年二级资本债券不行使赎回选择权。不过仅一天之后,天津银行就“反悔”了,最终宣布选择行使赎回选择权。
目前A股共有17家上市城商行,港股则有16家(包含“A+H”上市)。
业绩方面,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9月末,江苏银行(600919.SH)以537.56亿元的营收、212.13亿元的净利润居于A股上市城商行之首,此外,北京银行(601169.SH)、宁波银行(002142.SZ)、上海银行(601229.SH)、南京银行(601009.SH)的净利润均超过百亿。
对比来看,港股上市的九江银行、天津银行的盈利能力相对较弱,在上市城商行中处于较末队列。
根据财报,九江银行2022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38亿元,同比下降8.0%;天津银行同期实现净利润30.28亿元,同比增加12.8%。
资产质量来看,截至2022年9月末,郑州银行(002936.SZ)、兰州银行(001227.SZ)、九江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76%、1.71%、1.71%;而天津银行截至2022年中报的不良率为2.28%。
二级市场方面,城商行2022年“跌多涨少”。
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A股仅有6只城商行实现股价上涨,其中,江苏银行、成都银行(601838.SH)、苏州银行(002966.SZ)区间涨幅超30%,郑州银行、兰州银行年内跌幅均已超过25%,九江银行、天津银行港股2022年分别跌去11.11%和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