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消费复苏有“后劲” 多地出台新举措强化政策支撑)
中国网财经2月9日讯(记者 李春晖)作为三年来首个不用“就地过年”的春节,从除夕一直到元宵节,国内消费市场都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繁荣景象,复苏势头强劲。不过,元宵节后“年”就算真正过完了,没有了“节日效应”的加持,这股复苏势头会持续吗?
近日,多地乘势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新举措,打通堵点,强化政策支撑,释放消费潜能,让消费复苏“后劲”更足,不仅是“开门红”,更要一路“长红”。
节后多地出台新一轮促消费举措
发放消费券、打造新消费场景、因地制宜举办特色主题活动、扶持电商产业、取消消费限制性条款……近日,多地出台一系列稳增长、扩内需、促消费的新举措,着力延续春节势头,恢复和扩大消费。
“不敢消费、不愿消费、不便消费”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痛点。对此,多地出台的促消费新举措是与惠民生相结合。
甘肃提出推进兰州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打造“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等;山东提出开展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活动,对新认定的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县(市、区),省级给予200万元一次性奖励,并对排名前列、实效突出、创新示范作用显著的再给予20%—40%的示范引领奖励。
此外,各地还依托自身资源特色、文化底蕴,打造新消费场景、创办消费主题活动来激发消费热情,吸引四方来客。
湖南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支持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其他市州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山东发挥文旅资源优势,提出办好“畅游齐鲁乐享山东”主题旅游年,开展青岛国际啤酒节、泰山国际登山节、孔子文化节等品牌活动。
稳住消费“大头” 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汽车、家电、餐饮、家居被称为消费领域的“四大金刚”,这四大类占社零总额1/4左右。其中,汽车消费居“四大金刚”之首,在社零总额中约占10%比例。
在遭受疫情等超预期冲击的2022年,汽车消费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2022年我国全年新车销量2686.4万辆,增长2.1%,连续14年居全球首位。
今年稳汽车仍然是稳消费的“大头”,已有多地发文促进汽车等大宗消费。
山西省商务厅等17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支持鼓励各市继续出台或延续新车购买补贴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市加大补贴力度,开展汽车以旧换新、报废更新,挖掘汽车消费潜力。河南省商务厅等18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的通知,提出破除新能源汽车市场地方保护、繁荣二手车市场等。
展望未来:消费向好势头将在节后继续保持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压舱石。2023年,随着防疫措施持续优化以及疫情形势快速过峰,分析人士认为,春节期间消费向好的积极态势将在节后继续保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国网财经表示,春节期间消费的强劲表现超预期,充分展现出我国经济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活力。当前,疫情对经济前景造成的不确定性大幅下降,消费信心增强;同时,此前推出的一揽子稳经济政策和接续措施,稳定了就业和经济大盘,为后续消费恢复提供坚实基础。“消费复苏的总体趋势,确定且可持续。”周茂华称。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对中国网财经表示,随着消费场景复苏、消费意愿提升、消费信心改善、消费能力增强、消费倾向稳固,消费需求将迎来较为强劲的释放,2023年消费增速有望逐步修复至接近疫情前水平。
不过他也强调,消费的持续修复仍需包括金融政策在内的各项政策的支持与呵护。“金融机构应持续加大对消费行业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和企业纾困,特别是对消费行业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金融纾困帮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