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A股的大机会,北交所会是下一个创业板?)
如果A股最近有牛市,那么机会最大的很可能是北交所。
A股历史上历来有炒新的传统,从A股刚成立的时候大幅炒作,到中小板、创业板成立后的也都大幅跑赢上证指数。即使因为诸多限制,导致走势平平的B股,在刚成立的时候也炒作过一段时间。而科创板刚成立时,即使估值很高,门槛也比较高,也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炒作。一方面新的板块代表全新的事物,各种政策都会倍加呵护。二是像熵增定律,新的板块熵值越小,筹码结构越好。三是增量资金越来越多,新的板块(除了B股外),基本上都是开户门槛越来越低,相关的主题基金越发越多,自然水涨船高。
放水之下,最优的选择当然是既有估值优势,又有成长优势的板块。常常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沪深主板股票虽然估值有优势,但成长性略差。创业板和科创板虽然成长性尚佳,但估值又比较高。而北交所个股,却兼具成长和估值。北交所个股平均20倍左右pe,估值只有创业板和科创板的近一半,而大部分个股的市值和流通盘却更小,整体业绩增速也不低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
在分析各种文件,可以知道专精特新类企业是各种政策着力扶持的企业,而且北交所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潜力较大。
其实北交所的定位也高于科创板和创业板,北交所实质级别相当于上交所和深交所。很多研究北交所的大V说北交所个股未来会有转板预期,个人觉得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不管在哪个交易所,哪个板块上市,上市公司最看重的一是融资、二是套现,而北交所的上市公司的各项融资措施也在推进中,相信今后主板有的各种融资手段,北交所也会有。随着相关主题基金以及北证50指数基金的推出,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布,流动性也在逐步改善。发展和壮大北交所也有重大的政治意义(这里就不细说了)。
现在北交所的开户门槛和科创板基本上相同,但北证50今天成交量是8亿,而科创50的成交量是750亿,相差近100倍,流动性的提升往往有利于估值提升,这方面北交所有巨大的潜力。
而北交所不需要市值配售,而是资金打新,意味着希望让更多的人在当前阶段开通北交所资格,如果像其它板块一样市值打新,很多不打算买北交所个股的人就不会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这也相当于另一种引流,只要开通权限,就有存在买入北交所个股的可能,特殊的打新方式也体现政策对北交所的呵护。
北京是我们总部经济最发达,上市公司最多的地区之一,水大鱼大,假以时日北交所未来将会是比肩沪、深交易所的存在,这里的机会很像13年到15年的创业板,甚至高于那时候的创业板。就像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上证为大盘指数,而目前深指的成交量已经超过了上证,所以北交所未来某一天后来居上也不是件值得惊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