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银国际证券白冰洋离职,近两年业绩领先)
金三银四跳槽季,基金经理变动愈加频繁。
2月22日,中银国际证券(以下简称“中银证券”)公告,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职,不再担任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健康产业、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聚瑞的基金经理职务。
白冰洋是近两年市场瞩目的绩优基金经理之一,其管理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以9.26%的收益位列2022年普通股票型基金第五位。2022年,在中证医药指数下跌22.44%的情况下,她管理的中银证券健康产业录的8.70%的回报。
中银证券明星基金经理白冰洋离职
资料显示,白冰洋2012年加入中银证券,并于2016年开始担任基金经理。截至2023年2月22日,白冰洋基金经理任职期限达6年之久,是中银证券的知名基金经理。
截至2022年底,白冰洋管理4只基金总规模为12.9亿元。其中,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和中银证券价值精选混合规模较大,分别为5.33亿元和5.15亿元。4只基金在去年的弱市中均有不俗的表现。截至2月21日,其管理的中银证券优势制造、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中银证券价值精选混合和中银证券聚瑞混合近一年的业绩分别达到24.24%、22.56%、17.15%和11.83%。
在投资策略上,她更偏向“原教旨主义”的价值投资,注重性价比和安全边际,从这个策略出发,她不是为了买入伟大的公司,而是避免买入期待很高但实际平庸的公司。中银证券价值精选的重仓股平均市盈率为12倍左右,低于同类平均。
她曾介绍道,“自己买的不一定是基本面好的,而是注重性价比高的。往往我的投资的都有点“非主流”,集中在市场可能不热门的领域。原因可能是周期性的业绩较差,或者是业绩增速不够吸引人。好的赛道往往市场认可度高,很少会有我期待的‘折扣’(安全边际),所以投资比较少。别人的关注点在于上涨空间多少,我的关注点首先是下行风险是否可控。”
在操作上,白冰洋行业配置较为集中,行业轮动特点突出。以全行业基金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为例,2020年年末白冰洋接手产品之后迅速对重仓股进行了调整,在2021年的1季度将重要方向放在了基础化工、有色金属、煤炭等领域,去年3季度,白冰洋在投资方向上再次做出调整,重点加仓制造业和房地产板块,减仓能源板块。
去年三月,白冰洋因仓位过高,流动性管理不足收到监管的警示函。监管认为,白冰洋作为中银证券优势制造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的基金经理,在基金管理运作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导致该基金在2021年10月28日当日未能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百分之五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
《公募基金运作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要求:开放式基金应当保持不低于基金资产净值百分之五的现金或者到期日在一年以内的政府债券,以备支付基金份额持有人的赎回款项,但中国证监会规定的特殊基金品种除外。
行业流动加速,中小机构难留住人
白冰洋离职后,四只产品分别由李明蔚、林博程、张丽新和吕文晔四位基金经理接任。
其中,中银证券健康产业将由李明蔚接管。公开信息显示,李明蔚具备多年医药行业从业经验,曾经就职于上海市瑞金医院,担任住院医师,随后加入华创证券,担任医药行业研究员。2018年,李明蔚加入中银证券,担任研究与交易部研究员,接管中银证券健康产业混合后,将开启作为基金经理的职业生涯。
此外,偏债型产品中银证券聚瑞,将由此前和白冰洋共管的吕文晔单独管理;中银证券价值精选、中银证券优势制造分别由林博程、张丽新接管。
中银证券于2015年获批公募牌照,截至2022年底,资管规模为1245.48亿元,其中,非货资产管理规模为1173.08亿元,资产类型中,债券型基金比重最大,规模为1119.89亿元。
根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月22日,今年以来已有超600只基金(不同份额合并计算)对外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涉及195家基金公司(包含已发公募产品的券商资管)旗下126位基金经理。
包括泓德基金邬传雁卸任所管全部基金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王宗合离任鹏华成长价值、鹏华优质回报两年定开;冯明远卸任信澳先进智造、信澳匠心臻选;曲扬卸任前海开源医疗健康;谢治宇管理的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增聘基金经理;曲扬卸任管理的前海开源医疗健康。
基金业马太效应明显,头部公司拥有更多资源禀赋,在投研支持、团队建设和销售募资上更有优势。“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基金经理成长一段时间后,通常选择离职或者另谋高就。从薪酬和激励机制来讲,小公司无法和大机构媲美。当然,也有一些中小基金公司通过给明星基金经理股权激励等方式,加深人才绑定。”某业内人士评价称。
对于白冰洋的离职,中银证券回应称:“近年来,公司通过导师制的传帮带等,持续完善并形成了一套成型的公司内部人才队伍建设体系,内生培养优秀基金经理和投研人员。”